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学前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对象相对特殊,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演唱幼儿歌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进行混声的训练,对学生迅速掌握科学发声方法,演唱幼儿歌曲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幼儿正确演唱,幼儿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我们结合幼儿教师演唱儿童歌曲的现状,分析幼儿教师演唱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声的相关要点,探讨如何实施儿童歌曲演唱指导。  相似文献   

3.
儿童歌曲是歌曲创作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品种。一般称呼儿童歌曲只是泛指,是指专门写给少年儿童们演唱的歌曲,是专为适应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声音条件而创作的。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它在我国现代歌曲发展的过程当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儿童歌曲是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从广义上看,它包括幼儿歌曲、儿童歌曲、少年歌曲三个部分。它是通过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本文拟就其"情"与"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唱歌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唱歌内容上要注意歌曲选择应适宜幼儿发展特点,以歌曲之"有趣"激发幼儿之"兴趣",歌曲音域的选择要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注意保护幼儿嗓音。在伴奏设计时,应分析歌曲风格,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伴奏方式。一、内容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特点(一)素材的选择:以歌曲之"有趣"激发幼儿之"兴趣"一首歌曲能否让幼儿认真演唱,  相似文献   

5.
第一场:单科教学VS整合教学 某中班幼儿学习故事“五官总动员”,教师先是出示鼻子、耳朵、嘴巴等图片请幼儿认识.接着又演唱歌曲“草莓蛋糕”(歌词里面有五官的内容),演唱完后又进行了五官绘画。  相似文献   

6.
严俞洁 《考试周刊》2014,(63):189-189
<正>"幼儿园歌唱教学"指在幼儿园中以3岁~6岁幼儿为对象进行的学习演唱歌曲的活动。歌曲是用音乐方式演唱出来的一种文学,由歌词和曲调两部分组成。幼儿园歌唱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完善品格、锻炼身心,另一方面包含多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歌唱中幼儿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都得到发展。一、图谱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某些教师在组织歌唱教学时先让幼儿听歌曲,然后围绕歌词提问,接着带领幼儿学唱,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在唱歌教学中复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复习歌曲,让幼儿在唱好歌曲的同时,进一步使音乐感受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复习歌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复习。用领唱、小组唱、对唱、独唱、接唱、组织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幼儿很感兴趣。特别是接唱,要求幼儿注意力必须集中,接唱的幼儿接得及时,唱的节奏、速度和前面幼儿唱的必须一致,才能使整首歌曲唱得和谐协调,这对提高幼儿唱歌兴趣、技能很有帮助。二、采用歌表演的形式复习。幼儿很喜欢边唱边做动作。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发展动作协调性;还有助于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复习歌曲《长大要当解放军》,幼儿边唱边做动作,都很认真,个个昂起头,挺起胸,唱得坚定、有力,  相似文献   

8.
现今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声乐演唱方面基础极其薄弱,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却很高。为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需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供幼儿歌曲实训课的训练时间,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辅导与锻炼,另一方面要明确课程目标,将本课程的教学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加强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并调整课程设置以弥补教学不足。  相似文献   

9.
<正>儿歌,也被称为童谣,是儿童的主要歌曲。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儿童的歌曲因其节奏押韵,充满乐趣和吸引力而在幼儿中很受欢迎。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经常将儿童歌曲的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手段,幼儿也只是为了"学"儿歌而学。目前,课程改革第二阶段的概念更多地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和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一)儿歌教学的方法1.情境表演法。情景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作性歌唱是幼儿园歌唱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通过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小组形式合作进行演唱的一种方式。其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使歌曲的艺术感更强,提高幼儿的协调、合作能力。基于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从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歌曲的演唱形式为突破口,就如何将合作性歌唱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中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生的幼儿歌曲演唱学习现状,通过分析当前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差、认识不充分、自学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学、练、演、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搭建学生演唱儿歌平台,多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积累等对策,以提高学生演唱幼儿歌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活动设计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看图谱演唱歌曲。2.能清楚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尝试仿编歌词。3.体验演唱歌曲的快乐。过程:一、回忆打电话的已有经验。二、看表演,理解歌词;看图谱,学唱歌曲。1"首次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叫什么名字?歌里讲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为什么打错了电话?2"再次欣赏歌曲,结合图谱学习歌曲。(1)第一句歌词引导幼儿按节奏来念;第三句歌词引导幼儿学习延长音;第七、八、九、十句歌词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谱学念。(2)幼儿完整学念歌词(歌词见32页朱家雄文)。(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4)引导幼儿富有情感地演唱…  相似文献   

13.
对小学音乐课演唱教学进行了思考,了解了通过歌曲演唱、歌曲律动、歌曲表现可回归课堂演唱的教学本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文章从歌曲选材、绘图创设歌唱情境、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掌握演唱技艺,鼓励幼儿创编等多种方面,探讨了使唱歌教学提高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材提示下教学建设此歌曲调活泼,节奏感强,歌词生动有趣,幼儿易于接受,歌曲中有两处切分音的运用,使幼儿演唱起来更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声乐演唱进行艺术处理.具体从歌曲演唱的声音变化对比处理、歌曲速度的变化对比处理、歌曲演唱中装饰音的运用、歌由演唱中演唱者肢体语言的表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歌曲演唱进行艺术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歌曲表演唱是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最必需具备的教学的技能,在中师唱歌课程里设立系统化的幼儿歌曲表演唱模块,并设定层次化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确定性、具体性和可行性教学目标,有助于幼师生在"学"、"演"、"编"与未来的"教"的环节里逐步把声乐的演唱技巧转化为儿歌表演唱的综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是艺术活动生生不息的源泉,艺术也是生活热情生生不息的源泉。艺术因生活而亲切、灵动,生活因艺术而丰富、精彩。歌唱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演唱出来的文学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儿童在此种活动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儿童不仅可以演唱成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歌曲,还可以演唱童谣以及儿童自己创作和即兴发挥的歌谣。常常可以看到幼儿在摆弄物品时随意地哼唱,自得其乐,或在音乐区里  相似文献   

20.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