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信息产品设计不友好、交互障碍大正在影响老年人信息行为的持续意愿,以往研究忽略了用户体验对信息行为持续意愿的影响。为探索老年人数字阅读体验对信息行为持续意愿的影响,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了老年人移动数字阅读体验影响持续使用意愿发生机理模型。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户体验在新构 建的模型中显著;老年人数字阅读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期望确认度、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在老年人数字阅读体验和信息行为持续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对全面理解信息行为中的用户体验价值具有理论意义,对开发更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信息产品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图2。表6。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从期望确认理论视角研究移动视觉搜索用户情感体验,对改善移动视觉信息搜索服务、维系用户与平台关系、提升技术采纳意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情绪和满意度构建情感体验二元维度,梳理期望确认、感知绩效、自我效能和情感体验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移动视觉用户情感体验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351份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期望确认度对感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感知绩效对情绪形成正向影响的同时,也通过特殊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情绪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短视频浪潮的推动下,Vlog(Video Blog)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因其呈现出更强的审美区隔,成为继直播、短视频之后,国内视频社交的又一形态,掀起新的风潮。因此,选择Vlog为研究对象,从Vlog用户角度方面出发以满意度和沉浸体验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Vlog用户感知价值与使用行为、忠诚度的关系,构建Vlog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对沉浸体验和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沉浸体验对观看行为和互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满意度对观看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观看行为和互动行为对情感忠诚和行为忠诚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关注社会化阅读APP平台技术特征、沉浸体验与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而为社会化阅读平台提升用户体验和促进大学生的持续使用以及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大学生群体的阅读服务提供启示.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沉浸理论的思想,提出了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内容趣味性等前因变量,将沉浸体验作为中间变量,关注沉浸体验在前因变量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结果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了505份有效样本数据,使用SPSS21.0的层次回归分析法对变量间的主效应和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可用性和反馈即时性等前因变量均正向影响大学生用户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沉浸体验在社会化阅读平台特征和持续使用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户体验已成为移动阅读市场的博弈热点,其对满意度和信任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用户对移动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不仅受到满意度和信任的影响,也会受到惯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移动阅读领域用户行为研究提供新视角,推动移动阅读市场的良性发展。首先结合用户体验和现状偏差理论构建研究模型,然后通过问卷搜集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并验证研究模型。研究发现,心流体验、资源体验及价格体验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和信任,过渡成本、沉没成本和依恋正向影响用户惯性,满意度、信任和惯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图2。表4。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微博转发是实现微博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对用户转发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对热点话题检测、舆情监控、微博营销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中用户兴趣表示不够全面准确以及未考虑情感差异对用户转发行为的影响,提出一个融入情感差异和用户兴趣的微博转发预测模型。[方法/过程] 该模型首先从维基百科中提取概念语义关系构建维基知识库,将其作为语义知识源对微博文本进行语义扩展,解决语义稀疏问题;对语义扩展后的用户历史微博进行聚类,提取用户兴趣主题和主题对用户的影响力;然后计算微博中各类情感的情感强度,提取情感差异特征;最后结合用户行为特征、用户交互特征、微博特征、用户兴趣特征和情感差异特征,运用SVM实现微博转发预测。[结果/结论] 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感知价值为前因变量,引入习惯作为满意度和持续行为间作用关系的调节变量,构建移动阅读用户的持续行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移动阅读平台应以内容为核心,牵引提升用户在持续阅读中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感知水平,促进其感知价值,从而影响满意度。习惯,作为社会化阅读惯习的浅层呈现,可正向调节满意度对持续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持续行为。  相似文献   

8.
涂曼姝  张艳  颜永红 《情报工程》2017,3(3):077-085
基于微博的情感分析近几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通常是对微博上的电影或者产品的评论。我们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微博上的热点事件的分析,将这些事件的评论分为正向或者负向,将微博用户的评论进行分类有利于辨别公众对于这个事件的普遍看法。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混合模型:CNN-SVM,用于对事件的评论进行分类。其次,根据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结构——转发树,用以解决评论中的一些分类混乱情况。实验结果表明CNN-SVM 确实提高了情感分类的正确率,新提出的转发树结构在对真实世界的情感倾向性的逼近中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索用户持续使用短视频背后的心理机制,引入冷漠依赖这一构念解释为什么用户在感受到短视频应用带来的消极体验后依然继续使用。[方法/过程]基于"情境刺激-性能体验-持续意愿"框架,构建短视频应用的持续使用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PLS-SEM对381份问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由碎片化所代表的负面情境刺激对情感疲惫有正向影响,由娱乐性、信息性、社交性所代表的正面情境刺激会正向影响活力;沉浸感对活力和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冷漠依赖正向调节情感疲惫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索用户在完成不同类型的网络学术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情感的识别及变化。研究综合采用实验法、出声思考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了75名被试完成事实型和主题型两类学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情感数据,并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用户在完成两类搜索任务过程中均会产生正向、负向和中性三种类型的情感。其中,负向情感的数量在两类搜索任务下均呈现出倒V形变化模式;正向情感的数量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中性情感的数量在两类搜索任务下均非常小。第二,用户在完成搜索任务各阶段的情感源自不同的因素。在需求产生阶段,用户对搜索任务的认知是用户产生情感的主要来源;在执行搜索阶段,用户对搜索结果和搜索策略的认知是导致用户产生情感的主要来源;在选择资源阶段,用户对搜索结果的认知是引发用户产生情感的主要来源。第三,用户搜索满意度在不同任务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用户完成事实型搜索任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完成主题型搜索任务的满意度。本研究可为开发面向用户情感需求的信息检索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受众对移动出版系统的持续使用意图,以期望确认持续模型(ECM ISC)为基本架构,从技术承诺的视角,通过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等维度,探究其与受众的期望确认、满意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受众持续使用意图的微观机理,并通过实证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模型突破既有IS持续使用研究的理性行为假设前提,透过用户的情感变化考察其持续行为,以期在移动出版这一非工作场合的享乐型系统的用户持续使用研究领域做出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861名高校图书馆用户对Web2.0各种应用形式的使用与重要性认知、图书馆信息组织现状的满意度、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参与形式及障碍因素等情况的调查发现,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明确,缺乏相关信息组织技能是其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主要障碍。图书馆应从改善信息组织现状、加强Web2.0技术培训、建立激励用户参与的长效机制等途径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  相似文献   

14.
档案馆微博利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垒 《档案管理》2012,(1):72-74
微博已在政治、企业、科技、新闻报道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文章以新浪微博平台为样本,研究档案馆开通微博的现状、影响力、服务内容,指出目前档案馆微博利用存在意识薄、用户少、影响力小、服务层次低等问题.提出档案馆要把微博建设成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新平台,档案资料征集和宣传的新渠道,发挥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力  丁宁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0):137-144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类应用已跃至移动app使用率和使用规模第一,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带来重要影响。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现有研究进展,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行为规律。[方法/过程]从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生命周期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使用、转移、退出等行为的研究,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结论]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意愿和动机的研究已趋成熟,对不同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用户行为比较和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层次较浅。  相似文献   

16.
Daylighting, a controlled architectural tool that influences users'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users' preference and satisfaction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daylight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visual comfort, on university library users were measured in relation to four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namely privacy, personal space, territoriality, and crowding. It was found that daylight and four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are relat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sideration of this relationship will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ir libraries fully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campus lif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依据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入探究信息搜索的有限理性特征,试图深入揭示用户信息搜索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规律,为精准分析、评估与预测信息搜索用户行为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支持。[方法/过程] 在阐述前景理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以验证用户信息搜索的参照依赖、风险偏好逆转、损失规避、敏感度递减及框架效应。[结果/结论] 用户的信息搜索有限理性行为符合前景理论特征:用户在信息搜索时,存在效率与效果两方面的参照依赖,且面临获利前景时,有风险规避倾向,而面临损失前景时,有风险追求倾向;延迟比提前完成任务的感受更剧烈,符合损失规避特性,且越远离参考点,决策者感受边际变化越少,具有敏感度递减特性;同时,框架效应明显,呈现出正框架风险避免和负框架风险寻求特征。这为利用前景理论进行用户信息搜索行为解释与预测提供了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在线教育评论是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在线课程的重要因素,在线教育评论信息的有用性的研究可以辅助用户选择决策,增强用户的使用意愿,推动在线教育产品迭代更新。[方法/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在线评论情感极性(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产品类型(搜索型在线教育产品、体验型在线教育产品、信任型在线教育产品)对于在线教育评论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同时研究在线教育评论信息的有用性、可信性等对选择和使用在线教育评论信息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 搜索型在线教育产品和信任型在线教育产品的负面评论比正面评论更有用,而搜索型在线教育产品的评论情感极性对评论有用性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当在线教育评论信息固定为正向评论时,在线教育产品类型对感知有用性的调节作用并不十分显著,然而当在线教育评论信息为负向评论时,在线教育产品类型对在线教育评论有用性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探究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对于知识付费平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文献的实证结果之间存在不一致问题。[方法/过程] 运用元分析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外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相关的40篇实证研究文献、14 452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内容-情境-辨识框架归纳和识别影响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和亚组分析检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在线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容、情境和辨识3个类别,包括25个自变量,其中感知成本显著负向影响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其余变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知识付费意愿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因素有需求、体验、感知专业性、可靠性、感知知识质量、感知有趣性、感知收益和付费态度。同时,研究识别了被试对象特征的调节效应,发现用户具有知识付费经历与否是不同研究异质性的部分来源。  相似文献   

20.
微博客用户特性及动机分析——以和讯财经微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财经网站和讯微博为例,使用计量学方法,对用户特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可视化软件Pajek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微博客用户的特性,关注者数、被关注者数和博文数均具有统计特性,地域差异明显;另外,两种类型的用户群体之和占用户总体的近90%,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深入研究微博客用户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