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也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教学原则:施教之功,重在引导。此中道理,老师不难懂,也不难接受。但是在教学实践之中,什么是引导,怎样引导,似乎还不是一个简单问题。 刚开始教学时,我把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看作是引导,引导的过程就是牵着学生走。如教学“两位  相似文献   

2.
古有谚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指的是能做佳肴的鱼。“授人以鱼”就是给别人鱼“。授人以渔”就是教给别人捕鱼的方法,这样以来别人就有吃不完的鱼。面对新的课改,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主动地“去钓鱼”。这样学生才会经常有新鲜的“鱼”吃,甚至会有吃不完的“鱼”。大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教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想这里的“金钥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吧!那么,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怎样才能凸现“授人以渔”呢?首先,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引路人、是向导。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信息,使他们建立起积极思维的目标和意识。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每教一个字母我就问小朋友:“这个字母像什么?”没几天,学生竟然能编顺口溜了,例如:“像把小伞t t t,像个门洞n nn,像根小棍l l l,像根拐杖f ff,……”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课堂上兴趣高涨,甚至把还没有...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渗透这一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的成功就是要把语文教"活"。语文教学体现在一个"活"字上,这个"活"字,就是要根据教学环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把"活水"  相似文献   

4.
周今华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2):26-27,46
高职院校学前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何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去才是最重要的。英语学前专业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幼师,去用更好的方法培养新一代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情感因素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以情优教,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通过情感的牵引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引导他们将情感运用到将来对学龄前儿童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的把所要教授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知,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明白今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对自己也应该提出许多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也不仅仅是看学生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简约的音乐课堂是通往高效课堂的一条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简而精,单而丰”,把丰富的内容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传递给学生。教师应用最简单的方式、语言等实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去思考。我们常说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这里的“导”,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做到“四有”,即有生成、有梯度、有体验、有评价。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提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真正地做到全面发展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一、创设机会,让学生愿意动起来小孩子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和好新、好胜的思维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相似文献   

9.
朱瑛 《湖南教育》2008,(9):14-14
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而诗意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心灵的愉悦。然而许多教师曲解了“诗意”的内涵,以为把课堂语言诗化、文学化、高深化就是对诗意语文的诠释。他们简单地把华丽的语言外表看成师者内蕴深厚的标志,而忽略学生对这种课堂语言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显然。这种远离学生感受的“诗意”,  相似文献   

10.
王登班  朱荣 《师道》2006,(2):13-13
一位教师一边用书本敲着学生的脑瓜,一边生气地大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10遍了,你还是不会!给我抄10遍交来,再不会就把家长叫来把你带走。”回到办公室,这位教师还在骂学生是猪猡,说自己起早贪黑地给他们上课辅导,可有些学生就是不好好学。我也曾这么困惑过。为了学生,教师可以把心掏出来。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难以抓住学生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上学生并不领情。他们到底都在想什么?这是我们都想问,也都想知道的。问题是:我们真的去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了吗?我们真的去了解他们都是怎么想的了吗?我们总是…  相似文献   

11.
现在人们都强调课堂要高效,追求高效课堂。有位专家提出一个简单的公式,即"幽默+简单=高效"。简单,就是要少而精,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实质就是强调落实。所谓落实,对我们教学而言,就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落实的途径分为课内(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课堂)落实和课外落实。有相当多的教学任务的落实要延伸到课外,但我们现在的话题是要增强课堂落实的效果,尽量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真正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师如何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实现"高效精品课堂",这需要教师不断去研究、反思、实践,激励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读书、去思考。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给他们点拨和启发。从不断地尝试中汲取有效、实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老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引路人,要经常变换方法加以引导,让他们产生好奇感、新鲜感,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体味读书的快乐。"高效精品课堂的精神体验是教师上得舒服,学生学得舒服。"只有教师引导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教学才能体现高效。  相似文献   

13.
一、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添加点“甜”味,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的乐趣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学生才能真正进行再创造,他们对学习的内容才会真正的理解.灵活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仅仅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创造的本质,是不可能靠强迫形成的,而是要在适宜的心理环境中让它们自由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实施我市提出的语文教学“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教改方案,我们拟定出“内引外延、两促并进”的教改课题。所谓“内引”,就是把学生已经观察积累到的生活知识和体会,引导到阅读与写作中来,所谓“外延”,就是把在课堂学得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所谓“两促并进”,就是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使读写能力共同提高。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读写训练为主线,突出一个“引”字 这里的“引”就是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方…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这就推动了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向"对话"式教学发展,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平等互助的教学方式。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使得对话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学必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设置有效的对话话题,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说,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北京大学张顺燕教授精辟地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授人以道",即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达到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而且要把内部联系、本质规律以及思想方法等灵魂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并内化给学生,使他们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数学知识本身虽然是学术的,但数学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这是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要合一。"在我们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新鲜的空气注入课堂中去。我们应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注重孩子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能老师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讲讲,应该给孩子们更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更善于去思考,更善于用自己的双手去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更善于用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更善于用嘴巴去进行对话。小学语文就需要以这种解放的思想来引导教学,来积极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思维。笔者也试图用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贯彻到我的语文教学中去,去解放孩子们的思  相似文献   

19.
王俊梅 《新课程研究》2010,(2):113-113,11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他们都认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走进课堂,学成后把知识用于生活。因此,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使其沉浸其中.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初中英语课堂中要实现“生活化”的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教师要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