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上海博物馆古代玉器馆经过一年的内部调整和改建,于9月18日重新开放。改建后的玉器馆对原有体系和展品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分为“神秘奇幻的史前玉器”、“端庄典雅的夏商西周玉器”、“灵动不拘的春秋战国玉器”、“雄健瑰丽的汉晋玉器”、“清新多元的唐宋辽金玉器”、“炫巧争艳的元明清玉器”6个部分,展品近300件,保留了原展品中最精华的部分,如良渚文化神像飞鸟纹玉琮,材艺俱佳,是远古氏族祭祀的礼器;石家河文化玉神人雕琢精致,品相完整,为当时人们崇奉的偶像;乾隆三螭纹黄玉觚,玉质莹润、裁切合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墨西哥、新西兰是世界上三个以玉器制作闻名的国家,中国的玉器则强烈地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中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古代最优质的玉来自新疆昆仑山北部山麓的于阗,于阗后来也叫和阗、和田。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后半期的考古发掘材料证明,中国制造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不仅在中国各地区有广泛分布,而且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在中华文明史上形成了经久不绝的玉文化传统。随着玉器的大量出现以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不断深化,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产工具。玉器诞生之初,它曾作为生产工具使用过。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斧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09,(10):91-96
中国嘉德北京“寻宝” 目前的“中国嘉德2009秋季拍卖会北京征集”,是继去年底之后中国嘉德再次在京举办的大规模拍品征集周。期间,征集中国书画、明清瓷器玉器工艺品、现当代工艺名家作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珠宝翡翠门类的拍品,均有资深专家现场坐镇,有问题者可现场咨询,若作品符合要求便现场签约。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的境界。在《论语》中,“仁”、“德”、“诚”“礼”、“乐”是孔子特别强调的,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礼乐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开启了中国文化重视“仁爱”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传统,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政治与伦理结合的传统。它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和近代的“审美救世主义”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以《论语》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关于真、善、美的文化,更是关系到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玉器何以有德?●潘守永雷虹霁古代中国的玉文化实在独特,有许许多多奥妙和精致之处,不仅外人(此处特指非中国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人)摸不着头脑,今人也常常难明其义。诸子百家各阐己义,历代文人学者又不断铺陈、渲染与演绎,玉文化的奥秘愈显得扑朔迷离。“玉德”...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集中代表了中国在新世纪所确定的人才观、自然观、社会观和科学观。“科学发展观”虽然是于2003年才提出的发展观,但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学之道”的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原型;中国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表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小康大同”的社会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源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科学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渊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火爆的玉器收藏成为继房产、股票、字画、黄金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业内指出,新疆和田玉近10年间价格上涨500倍。爱家收藏珠宝鉴定专家、玉尺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林概括白玉看涨的原因,一是喜爱白玉者增加。以前人们比谁的钻戒大,现在时尚是把玩玉器。玉器成品利润空间加大,玉雕加工企业激增,好的籽料供不应求,所以价格猛涨。二是曾经一度系中国白玉原料重要供方的俄罗斯自2004年始,因其玉料质量下降,供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黄刚 《华夏文化》2008,(3):19-2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董丛林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神学文化,是各具特质的两种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干,它是伦理中心主义的“人本”文化,所涵容的主要是人与人的世俗关系规范,而非人神关系规范。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圣经”,对神学、神境表现得相当冷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