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分化为富裕阶层、贫困阶层和中等收入者阶层。这三个阶层的结构呈金字塔状,贫困阶层占的比重过大。而合理的社会结构应是橄榄型的,即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占的比重少,中等收入阶层占的比重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主体。为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个体通过自身能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强弱以及社会主体获得经济利益的大小为标准,可以将社会个体分为强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阶层三大类。我国宪法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应定位于同一阶层的机会均等和不同阶层的实质平等;为使我国社会秩序达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建立有限政府、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赋予公民以更广泛的权利,以确立和保持社会阶层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 ,阶级和阶层状况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党、国家、阶级及其它政治集团或组织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依据。我们党过去领导人民干革命 ,要正确认识当时我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 ,分清敌人和朋友 ;现在领导人民搞建设 ,同样也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的阶级和阶层 ,了解各阶级和阶层的经济地位、利益要求 ,以便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 ,团结和动员各阶级和阶层的亿万人民群众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由此可见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 ,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秦伟伟 《职教论坛》2005,(10):38-40
目前我国社会已被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很明显现在的阶层结构还不合理,弱势阶层比例偏高。如何促进弱势阶层流动,优化我国的阶层结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由此引出作者对弱势阶层流动与成人教育这一论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为了避免由于利益失衡而导致阶层矛盾的激化,党和政府应协调阶层利益关系,通过创新阶级阶层思想理论、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阶层合作,引导非政府组织在化解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促成更广泛的阶层合作,社会才能逐步实现公平正义、团结稳定,国家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追求和谐,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社会已被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很明显现在的阶层结构还不合理,弱势阶层比例偏高.如何促进弱势阶层流动,优化我国的阶层结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由此引出作者对弱势阶层流动与成人教育这一论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扩大社会中间层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阶层代表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中间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是社会流动机制顺畅的社会。目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为“洋葱型”,容易累积起阶层之间的摩擦、矛盾和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扩大社会中间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乡绅一词在宋代即已出现,经过长久的历史沉淀和发展最终于明朝中后期乡绅作为一个阶层而长期存在于我国的传统社会当中。乡绅阶层是封建的小农经济与我国科举制度紧密联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一特殊阶层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长期存在又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观阶层认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阶层认同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作为阶层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反映社会分层这一社会事实,另一方面反映相对独立的心理存在。从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认同化、社会认同威胁和认同解构及重建五个方面分析主观阶层认同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方法及我国大众主观阶层认同状况阐述主观阶层认同的研究现状;从主、客观两方面来阐述主观阶层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及以后的研究进行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首次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 ,把当今我国的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据报道 ,这十大阶层是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报告认为 ,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已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 ,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着重梳理了翦伯赞在十七年史学中历史教学思潮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理论成就以及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在十七年史学中,翦伯赞积极顺应唯物史现传播的客观要求,促进了历史教学思潮的形成;反过来,由于以翦伯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注重对历史教学的探讨,进而也加速了唯物史现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背景下,为促进折衷主义风格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作者从多元化背景下折衷主义风格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多元化背景下折衷主义风格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的形式因素——简论中国画的装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色彩、构图等诸形式因素的深入分析,从理论层面上详细阐释了形成中国画装饰性这一特点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以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画。  相似文献   

14.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从感情的基础到感情的温度直至感人的程度都以更加深刻的意义诠释了"至情"的含义。倘若说《牡丹亭》为"至情"提供了一个高度,那么《长生殿》定是在它的高度上自然生发了自己感人的"温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室内空间中的具体应用,结合对现代室内设计手法的研究,文章对如何运用中国红创造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总体上讲司空图的学理论具有浓厚的道家美学理论的色彩,他受到了道家以至玄学的许多方面甚至全面的影响,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也可以说是中古以后最具道家美学精神的学理论和思想。以探讨其学理论的本质及其所收道家思想的影响为指归,以现存司空图的诗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全面深入地理解其理论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以理解司空图道家思想的体现为切入点,力求在某种程度上彰示道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的合理规模应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模。高等教育的合理规模不仅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科技、化等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在201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保持在20%左右的入学率是比较合理的规模定位。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e时代(网络时代)。E时代给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本文抓住时代特征,详细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化和网络化变革。  相似文献   

19.
从化学假说的形成与演变看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化学发展史看化学假说的形成与演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方法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化学假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化学假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假说也会像其它科学方法一样,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指导人们更加深刻地去认识事物,认识自然.显示出巨大的科学价值和人魅力。  相似文献   

20.
李春平的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通过讲述在陕南紫阳山城长大的三个年轻人刘小样、冯刚和张雪峰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纯美爱情的歌颂和对人生现实的思考。从宗白华先生的意境创构理论对小说加以解读,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深层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