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小学阶段的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朗读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学生的学习视角对小学阶段的低段语文朗读教学进行分析,不但发现了现阶段低段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还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实务操作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朗读教学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充满情感、富有韵律、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课文朗读,实现教师所制定的相关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朗读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问题及改进措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朗读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识字、发音及朗读的启蒙阶段,是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笔者从当前的一线语文教学课堂出发,依循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及朗读本身的规律,密切结合该学段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阐述了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策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来阐述小学低段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朗读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学生不仅能发展语文能力,也能体会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而目前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疑难杂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归纳能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指导和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朗读水平亟待提升的现状,阐述了教师指导班级学生以“为你诵读”App为平台进行朗读训练的实践,并初步探索出基于网络资源运用的提升农村一年级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体系——“课堂指导—‘为你诵读’平台练习—家长点评—教师点评反馈—多样化展示(电台、美篇等)”,以期为提升农村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与评价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目前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对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丹青 《家长》2023,(21):125-12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朗读是一个把“无声”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文字的过程,强调脑、耳、口、眼的协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读得流利、正确、富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流利、正确、富有感情,这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段学生的朗读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小学语文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现状,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育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基础内容。学生打好了汉字基础才能够进行语文教育的进一步拔高。而在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育受到了学生特性的限制,教师必须寻找好的方法和策略来开展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育。比如,借助现代技术,开展互动拓展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察统计;分析具体的学习问题,改进后一阶段的教学;融入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由此来提高小学语文低段的识字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革对小学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作为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从当前社会所处的大环境出发,综合分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所处的现状,并以朗读素材重复枯燥、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以及学生对阅读教学不感兴趣等问题为基础,从教师、学生和教材等多方面研究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改善路径,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以期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新课改的三维教育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强化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1.
踏上教学生涯的第一步是先在小学低段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以学生发展为主。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9):22-23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需要掌握的四项基本要素,也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语文技能。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又以读和写最为重要,包含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的低段教学中,相对于写作来说,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阅读教学也同样出现较大改变,已逐渐从言语内容转变为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在这一教学转变过程中,朗读的作用日益明显,也越来越被语文老师们重视。但基于孩子们生活阅历较少,对文字、语言描述中体现的情感难以把握,仅仅靠自己来朗读学习是不够的,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所以,为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语文老师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标点、构段方式、修辞以及关键性的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正确把握作者想通过文字表达出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观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从而真正从朗读中获益。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低段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现状,提出朗读的重要性,并探讨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是以识字教学为核心,并且是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实施的识字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直接针对生字运用语言描述的方式讲解,小学低段学生很难有效掌握生字并深刻记忆.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取生活化识字教学法,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  相似文献   

14.
所谓朗读,即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地读。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能灵活运用朗读教学这把语文教学的钥匙,开启知识大门,使学生在朗读中乐而忘返,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主要基础课程,是小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助手。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小学生一个充实而有效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位小学低段学生都能够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汲取语文知识,充实自己。经验来源于教学实践,从多年的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经验,对小学低段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作出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本文从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恰到好处的言语激发、灵活多样的方式训练、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低段朗读兴趣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本文从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恰到好处的言语激发、灵活多样的方式训练、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低段朗读兴趣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2):35-3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朗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朗读教学,还可以培育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促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含义,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仍存在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以及效率,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教学的策略展开分析,强调重视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促使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从而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部分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深化学 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培养语感,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改革 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新课改的三维教育目标,积极开 展朗读训练,通过课堂上示范性朗读,指导方法和技巧,课外自 主朗读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是教育的特殊时期,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制订课堂朗读教育计划,培养学生的艺术意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语文感染力,激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朗读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到教学的艺术,与学生良好交流,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突破与发展。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灵活的朗读形式、全体参与的朗读途径、在朗读中实现整体感知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