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而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在困惑的时候,找到一扇门。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孩子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一定会从中受益。而父母能给孩子的,除了养育,最好是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譬如阅读。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引导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尽早在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读故事。这对培  相似文献   

2.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是直观、生动的电视节目.这样的感官享受陪伴许多孩子成长,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拿起书本安静地阅读时,许多孩子无法适应这种抽象的、无声的学习模式.没有了兴趣,阅读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如何结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借助课堂力量推动课外阅读? 一、抓住感觉,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要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学生通过阅读而心情愉悦时,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那么,如何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快乐,爱上读书呢?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阅读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和老师,希望孩子多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的确,阅读不仅关系到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巧于兴趣引导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首位。我们应让学生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要把读书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犹太民族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就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在书页上蘸上蜂蜜让婴儿去舔。他们就是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书是甜的,书是个好东西。有的老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对书不感兴趣。我想这就要看教师的引导方法了。“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不妨来一次“亲作者,爱作品”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引导学生走上自主阅读之路?我在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一、让学生爱上读书书,就像玩具一样,曾经是每一个孩子的伙伴。到书店看看,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蹲着的、趴在地上的、角落挤着的、书架边靠着的……哪一个不是读得津津有味、近乎痴迷?可怎么能让初中学生痴迷于读书呢?让学生读感兴趣的书,自己选书读。读书,各有所好、各有所用,各人有自己的观感、各自的兴趣。学生读  相似文献   

6.
<正>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尤为重要。一、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以看出读书是何等的重要。如何让你的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呢?我想说:"师生共读吧!"做学生阅读兴趣的引领者,与他们一起聊聊书,品一品读书之乐,开启阅读之门。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读书是一种神奇的经历,我们能从书中学到很多的知识,看到很多不同的见解,认识到各式各样的人物和人生。读书更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在书中我们能遍访名川大山,能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不仅仅要懂得阅读,更要爱上阅读。如何爱上阅读你也许会说,读书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个识字不多的人爱上读书。没错,不读书和读书,读书和爱读书,都是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早期阅读是指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努力让幼儿和书成为朋友,让幼儿爱上读书,这样能增加幼儿的知识积累,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感。我们教师还要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更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积极探索,并使用巧妙的方法让幼儿爱上早期阅读。  相似文献   

11.
培养阅读从识字开始,家长与孩子一起读,共同体验读书的快乐;创造读书的氛围,让孩子与书为伍,与书为友,感受书香;呵护读书的兴趣,激发读书的欲望,让孩子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成才。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本文旨在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拓宽优质阅读的空间三方面,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3.
贾蓉 《成才之路》2012,(12):66-66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一个素养高的人,必定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过一定数量的书,并且从书中获益良多的人。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读书。而小学阶段又是孩子阅读的黄金时期,我们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孩子们与书结缘,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直至养成习惯,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阅读欲望;通过推荐好书,让学生有书可读;不断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榜样示范,教师与学生共读书;把书籍作为奖品。  相似文献   

15.
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读书可以使人聪明,读书可以使人充实,所以阅读就成为了人们学习、进步、提高的重要方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活动。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人的一生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学生,阅读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孩子的阅读是学校学习的内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应当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然而,这是错误的。家长不懂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开始,往往就会错过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期。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16.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拿着书本缠着父母讲故事的时候,这其实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使孩子获得应有知识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给孩子阅读。尽早对孩子进行阅读的指导,可以使孩子尽早地进入知识的海洋,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每天饭后或睡前花上几分钟和孩子一起阅读,将使孩子获益终生。适宜教育内容 1.培养读书习惯。一个人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读书学习,而学习的效率却与兴趣和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远比让孩子从书中学会什么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掌握住了阅读的主动权就掌握住了语文的主动权,语文要回归本真,阅读就要还给学生。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主动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等,为孩子们铺架阅读桥梁,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去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此时无声胜有声——创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1.精挑细选,让孩子有书可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读书要保证有书可读。首先我们可  相似文献   

18.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知道,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家长怎样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被誉为“台湾幼教之母”的台湾信谊基金会执行长张欣如女士。  相似文献   

19.
阅读既可作为消遣,又可陶冶情操。阅读既能改变人的性格,又能锤炼人的品质。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因此,应当倡导全民阅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设立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拾起读书的乐趣。小学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老师对其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会让孩子们受益终生。所以本文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出发,希望改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习惯阅读。  相似文献   

20.
“绘本”又叫“图画书”.图画书,是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书,他们一般只有三十几页,开本有大有小,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即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阅读图画书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阅读图画书的好处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不谋而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图画书是有趣的,图画书是好玩的.那就从有趣的、好玩的图画书开始,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