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守万 《学子》2012,(2):48-48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一篇课文一课时是往往上不完的,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划分为几课时来教学。有效进行课时划分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从学生学情入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在不断更新,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来描述,一支粉笔来板书,一篇课文的内容供阅读,是难以传递足够的信息的。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能够突出语文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多媒体适应了语文知识的更新,使课堂教学内容全面、直观、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操作方便,学生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个单元一般包括单元导读、4篇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内容,需14个课时。怎么教?请看两个迥然不同的案例。案例1:普遍惯例平均1篇课文3个课时,语从两个案例说起  相似文献   

4.
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对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细化定位、教学策略的灵活选择、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依然存在困惑与茫然。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第一课时有效性的探索也成了一线教师思考、探究的领域,第一课时怎样上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准备,如何提高第一课时的实效性,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探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觉得有效的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收集的都是名家名篇,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蕴含着许多生活哲理。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美好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一、教师范读要有激情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每一篇课文,教师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给学生美的享受。如,五年级上册收集的《师恩难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一个合理有趣的课堂导入是教师现阶段面临的难题之一,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觉得语文是一个枯燥而无味的学科,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并未采取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课堂导语进行设计,通过活泼有趣、生动形象的导语,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这篇论文中,主要就小学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3课《我们家的猫》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本课承担向学生说明怎样写才是“真实具体”的任务。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花猫的特点,学习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面临很大困境,甚至有些被边缘化,学生可读可不读,不重视语文。因此,必须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从小学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就要加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根据课文特点,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1.教师要根据教学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这样做就是要达到一开课就要激发学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往往局限于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具体的某一篇课文。而比较阅读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也是一种能够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是教学方式的革新。此方法值得被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 :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上得好坏 ,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 ,教师认真上好了语文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 ,就能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增强语文意识。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 ;教学研究人员更要重视语文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然而 ,近些年来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被忽视了 ,从上至下 ,从全国各地的“赛课”、“教研课”、“示范课”等等看来 ,绝大多数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即分析课。似乎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得好不好 ,不那么重…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着趣味与智慧的学科,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最活跃的课堂。但是,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却是沉闷的。在这种情况下,课改适时地被提出来了。课改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改变以前语文课堂呆板的形式、沉闷的气氛,教师要使用一些讲课的技巧,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语文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主动学习语文的目的。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故事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课本》怎样使用?编者提出:现行教材中的独立阅读课文不再占用课时,供学生课外阅读。利用省下的课时和每个学期的机动课时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课本》。这样,教学所需的时间问题解决了。但每学期所补充的9篇课文是集中教好呢还是分散在各组里教好?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还是把这些课文分散到各组去教为好。这是因为,一、我们不能把补充教材看成教材之外的教材,更不能把  相似文献   

13.
厚书薄教:改变阅读教学低效之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的深入,一线教师普遍感觉任务重、课时不够用,教学效益也不甚理想。问题的症结在于,教材变了,而教学的谋略却基本没有变。那么,语文教学固有的一些传统谋略又是什么?归结起来两句话:一是在一册教材上沿袭“单课推进”,即一篇一篇地教课文;二是“精读深讲”,即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上逐段逐句逐词地精讲、细品、深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难上,语文教师辛苦,这恐怕已成公论。原因之一就在于语文课文处理难度较大。那么,语文教师当如何处理语文课文呢?一、指导思想要正确教语文就是教教科书,上课就是讲课文,已成为眼下不少教师心目中不成文的规矩。课表上排的语文课一定是用来学课文的吗?一学期中课文学习到底应用多少课时?这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魏书生每学期仅用40左右的课时处理课文。当然,他有他的特殊情况,社会兼职多,在外活动多。不过,他这样做并没有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相反,他所教学生语文成绩要远远高于同级同类的学生,这难道不足以给我们启发…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在,通过阅读能够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而且阅读贯穿于语文教学发展的始终,语文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就是通过一篇篇课文完成的。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广大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件事情,其也是文章探讨的关键,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给其他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教学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要确定正确的、合宜的课文文本的教学内容,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注重体现语文的学科本色;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情需要。只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王荣生教授曾指出,许多语文教师根本弄不清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正在教什么。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在一次教育教学年会上,三位青年教师同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的第二课时。同一篇课文同一个课时,三位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却截然不同。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每周六课时,去掉两课时作文,用于阅读教学的,不过四课时.一篇课文,一般不能超过两个课时.超过了,你就得从其他课文里省,不然,你就没时间做练习、搞复习.这是教学现实,必须引起重视. 中、高年级语文有不少长篇幅课文.教学时总觉得时间不够,自然要去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负担加重了,教学效果却不见得好. 必须找到长课文"短"学的办法,领着学生将比较长的课文一两课时学完.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和自己的体会,试谈自己长文"短"学的几种做法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加强对学生的言语实践,归还语文课堂本色,是每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语文实践能力训练呢?笔者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法,并积累了一些体会。下面就以《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散文。这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天空美、小河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中"活跃"一词与"踊跃""活泼"是同义词,也就是说,一线语文教师要使沉闷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并从多角度入手给语文课堂注入生机,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为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新课改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有意识地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调动语文教学的活跃性,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