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呈增长状态,这不仅危害着孩子身心健康,更影响着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被广泛关注。本文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现状、自伤动机与诱因、如何区分自伤和自杀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家长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应对自伤行为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聋哑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原因,如自身生理状况、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人际圈子小、心理不成熟等,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对聋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视。同时提出辅导与干预的方法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重点对象;开设心理健康课,使学生认识自己;成立学生关爱小组;加强挫折教育,增强适应能力;开设家长课堂,等等。以期帮助有自伤行为或自伤倾向的聋哑青少年摆脱生理和心理包袱,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自伤行为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故意损伤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当前,青少年自伤行为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主要风险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根据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风险因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视角提出预防路径,即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创设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以及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非自杀性自伤是一种对身体组织故意伤害且不被社会文化认可的行为.已有研究证实,这种违背生物天性的行为在身心剧烈变化的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研究基于萨提亚个人内在冰山理论,从江西省三所初中抽取了 1021名学生,采用青少年自伤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进行调查,探讨了自我和谐、幸福感和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作为一种对青少年的身体、心理产生双重伤害的问题行为,一直备受心理学界关注。随着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且受欺负青少年被发现有更多的自伤行为,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二者间的关系。对当前研究中青少年受欺负对自伤行为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的局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并预防由受欺负事件带来的青少年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上升趋势,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一名六年级女生出现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心理教师在了解该生自伤原因(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穿插使用短焦技术,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应对冲动的模式;并以帮助学生维护较好的支持系统为主线,提高其人际效能和自尊,降低自伤风险,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非自杀性自伤(N S S I)行为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青少年阶段和成人早期是自伤的高发阶段,最近几年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有14种NSSI行为方式,如切割、烧灼、划伤、撞头、击打等,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切割。  相似文献   

8.
自伤行为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问题行为,它不仅给个体带来直接的身体伤害,而且给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在特殊教育领域,有自伤行为的个体并不在少数,本文从自伤行为的界定、发生人群与发生率、病因以及干预方法等几方面,对有关特殊儿童自伤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对自伤行为的解释经历了从最初的单一功能解释模型到整合性功能解释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发现,不同理论模型存在以下共同点:(1)不论根本诱因是什么,这些诱因都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引发自伤行为;(2)自伤行为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的经历,强调早期诱因对引发自伤行为的作用;(3)自伤行为是个体对环境不良或自身不适状况的应对或反馈方式;(4)后期的负性强化导致自伤行为的重复发生。未来自伤行为的研究除了进一步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完善自伤行为的功能分析外,还应注重跨领域的应用研究,将功能性分析与临床医学和教育干预相结合;注重实证性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改善数据和信息收集的方法,提高研究的信度;特殊人群与普通人群自伤行为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伤青少年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自伤给青少年留下的不仅仅是生理上伤疤,更是心理层面的伤害,甚至会致残、死亡。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能够对自伤青少年采取干预措施,则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维护心理健康。学校在干预自伤青少年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行动;关注同伴、网络对自伤青少年影响的两面性并合理利用正向影响;疏理校内外资源并形成合力,建立自伤危机干预通道。而发动心理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家长、同伴等开展全员预防自伤工作将有效预防青少年自伤。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愤怒在歧视知觉与留守青少年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以体验回避模型和性别角色理论为基础,采用歧视知觉量表、愤怒分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量表对662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愤怒、自伤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留守青少年自伤,还通过愤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留守青少年自伤,且该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受到性别的调节,愤怒对女生自伤行为的作用比对男生的更强。研究认为愤怒和性别在歧视知觉与留守青少年自伤之间起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伤性行为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问题行为,它会给个体带来直接的身体伤害。在自闭症儿童中,有自伤性行为的个体不在少数。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填写行为动机量表,详细分析了自伤性行为的功能及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干预措施,进行实施。并依据注意力转移策略设计了替代行为,减少其自伤行为发生的频率。该儿童的行为变化验证了干预及替代行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提供了一种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师婧璇  耿申 《班主任》2021,(3):61-63
近年来,学生自伤行为在社会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相关流行学调査,国内普通青少年自伤发生率高达36%—57%:相关研究还发现,自伤当事人的自杀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学生自伤的发生率之高与危险性之强已经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性焦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初中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和回访,探讨初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童年期受忽视及各个因子(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与青少年社会支持及各因子(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受忽视和初中学生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初中学生自伤行为与童年期受忽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存在显著相关。第二,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共同解释初中学生自伤行为,且社会支持利用度的解释力最强;第三,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受忽视和初中学生自伤行为间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的发育障碍。而自伤行为是自闭症儿童行为特点之一。自伤行为可以具体表现为:自己撞击自己,自己咬自己,吃烟头、废纸等非食物行为,抓破自己的皮肤,甚至戳自己的眼睛,等等。自伤行为对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家长与工作人员发现自闭症儿童有自伤行为时。应该及时制止。并切实了解孩子出现自伤行为的原因,才能针对其自伤行为做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对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特征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东省粤东地区613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重点探讨了青少年感知到的家庭经济困难与其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学业成就、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是否具有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困难与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则呈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经济困难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起到风险补偿效应。(3)应对效能在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应对效能可以缓冲经济困难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促进效应,支持压力缓冲假设。因此,应对效能在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同时具有补偿、中介和缓冲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非自杀性自伤,无言的伤痛。在自伤过程中有挣扎与恐慌、自责与痛苦、“快乐”与沉醉等各种体验的交织,那些伤口,既充满愤怒与绝望,又充满渴求与力量。行为背后预示着希望得到关注、引导、帮助。积极应对方式的训练可以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我们要及时觉察原因,提供策略支持,减少长期自伤行为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19.
赵秀珠 《江苏教育》2022,(56):39-40
通过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策略。学校要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策略,预防其他学生出现模仿行为,从而有效地应对学生的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了解越南初中学生自伤行为现状,采用整群抽样法在越南顺化市的普通初中学生共发放"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ASIS)进行测查347份,其中男性有效被试为146名,女性被试有效被试为201名。39.5%的越南初中学生有过自伤行为;自伤方式呈现多样化;男性自伤率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学业自我评价在自伤的分布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越南初中学生自伤行为较为普遍,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