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夏星火》2009,(1):70-71
1989年,他培育的掖单13号创造了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亩产最高纪录,轰动全国;2004年,他研制出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实收亩产1402.86公斤,将世界纪录提高了306.57公斤:2005年,他被授予“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看着李登海如此多的殊荣,登海能走到今天的辉煌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2.
“淀粉作为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不管做什么产品,第一道程序都是分离淀粉.研究淀粉,一方面要研究玉米,一方面要吃透库存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部经理付星宇说. 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取消临储收购政策,放活玉米市场,让玉米市场走上真正的“市场化”之路.中国玉米市场由于临储收购政策已经与国际市场脱轨多年,最高的时候一度与美国玉米价差达到1000元/吨以上,国内玉米淀粉更是没有任何出口的优势.未来,淀粉产业还将面临着变革与挑战,可谓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国家粮食储备局、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已对有关“小麦”、“稻谷”、“玉米”等粮食品种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作出统一部署,预计新的国家标准将在今年9月下旬发布。国务院针对当前中国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优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岳西县农民程旭波、程海波兄弟在培育出“玉米稻”之后,最近又培育出“五彩玉米稻”。继发明“玉米稻”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后,程旭波、程海波兄弟在进行示范种植的同时,又进行彩色玉米稻的研究和发明工作,并终于获得成功。记者在“玉米稻”岳西富民水稻研究所实验基地看到了这种“五彩玉米稻”,稻粒像五颜六色的芒果一样挂在穗头,有金黄、紫、红、白、青绿5种色彩。一些来参观的农民啧啧称奇。程旭波说,“彩色玉米稻”是一种全新的优良农作物,他将这种“玉米稻”命名为“金彩一号”。“金彩一号”株形矮、整齐紧凑、穗长粒大,结实率高达…  相似文献   

5.
美国杜邦公司目前宣布,其旗下的先锋良种国际公司和先锋海外公司与中国最大的种业公司之一——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敦煌种业.先锋海外有限公司”,向中国春玉米区农民提供高品质玉米杂交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佟旭 《科学中国人》2009,(3):124-125
农用地膜和塑料袋一样,一直被看作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用玉米或玉米芯、玉米秸杆等原料制成的“玉米塑料”薄膜,能在土壤中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甚至可以被蚯蚓吞食。“玉米塑料”,学名聚乳酸。在“禁塑令”执行和石油价格忽上忽下的今天,可完全降解、来自非石油基的“玉米塑料”,是各国研发的焦点。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树军领衔的科技攻关组,致力于打追“让老百姓用得起”的薄膜。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玉米病虫害防治研究史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左右。中国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80年代以来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协作蔟关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8.
中国玉米区际贸易与区域水土资源平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玉米是中国大陆地区“北粮南运”的主要农产品品种,玉米区际贸易量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玉米区际贸易通过隐含在其中的“虚拟资源”流动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产生的重要影响。玉米虚拟水和虚拟耕地资源流动量分别达到(387~500)×108m3和(929~1 125)×104hm2,两者占到玉米流出区和流入区水、土资源总量的2.6%~10%左右,说明玉米虚拟资源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虚拟资源流动缓解了南方地区的耕地短缺,提高了全国的水土资源生产效率,却因虚拟水资源的逆向配置拉大了水土不平衡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 ①北方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平均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率通过玉米这一载体的流动传递给了南方; ②水土两种资源的含义和属性差异所导致的经济重要性不同; ③降水资源对北方的玉米生产具有重要贡献。玉米虚拟水土资源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耕地资源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具限制性的因子,而水资源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生产发展的约束也不可忽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改善区域水土资源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同时并存的矛盾局面也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特殊用途玉米新品种“高油115”与“中单9409”是高油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玉米杂交种。它们来自普通玉米又高于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和遗传增值作用,经过终端产品加工业或饲料试验、农区养殖业体现出来,为高效特色农业增添了翅膀,为三高农业拓宽了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农业大学主持研究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川中丘陵区主要农作物持续增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稻田新“三熟”制使稻田真正成为农民增粮增收的“聚宝盆”。 稻田新“三熟”制是以玉米和水稻为主体,搭配一熟或两熟其它粮经作物的一年三熟的高效种植制度。该制度的关键是初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早播玉米早熟高产,为二季种稻提供足够的热量条件。它主要包括“蔬菜(饲料)——玉米——水稻(玉米、花生)”和“小麦——玉米——水稻(玉米、花生)”两种类型。试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地区绿色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占各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了发展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建立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基地,探索一种玉米既高产且无污染的种植方法,我们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开展了“绿色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并成功建立了“绿色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体系”。本文主要谈谈绿色玉米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8,(11):1-2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研发的“先玉335”杂交玉米良种,被农业部推荐为新时期四大玉米品种之一。杜邦公司先锋种子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刘石介绍,“先玉335”采用的“单粒播种”新技术,如在全国推广,每年将节省玉米制种地200万亩,加上仓储、运输、装卸等,每年可节省75亿元投入。  相似文献   

13.
喜欢吃玉米的小朋友都会注意到,玉米的头部常有“胡须”露出来,“胡须”的颜色有时候是棕色的,有时候是金黄色的。那玉米为什么会长“胡须”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14.
卜祥 《华夏星火》2010,(8):30-32
距2010年秋玉米上市还有四五十天,今年玉米的预期产量如何?新玉米的开秤价会是多少?收购主体是否有变化?是否启动托市收购政策?这些成为8月中旬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信息部、中华粮网主办的玉米产业经济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与会人员高度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正>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命脉,让“中国饭碗”盛满“中国粮食”,盛满“龙江粮食”,黑龙江省的粮食自给率高达617.6%,高居全国第一。黑龙江省四大城市之一的佳木斯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和大豆,尤其是水稻产量全省排名第一,且超过吉林、辽宁全省的产量,在东北三省中遥遥领先,被称为“水稻大市”,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佳木斯大米”在大米类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本省的“五常大米”。  相似文献   

16.
当地时间2月11日,欧盟开会讨论并投票通过了一种对”玉米螟蛾”有很强抵抗力的转基因玉米的种植许可.允许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这种新型转基因玉米在欧洲推广。这种转基因玉米对害虫“玉米螟蛾”有很强的抵抗力,因为其自身会产生一种毒液.可有效防止害虫入侵。但这种毒液是否会对动物或者其他昆虫造成影响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7.
“玉米我国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玉米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诸多增产因素中,玉米新品种的贡献率达到55%左右。”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副主任李建生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8.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 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至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 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19.
朱惠芳 《科教文汇》2009,(1):233-233
近年来,选秀类节目盛行。2005年,由我国湖南卫视主办的大型电视选秀活动“超级女声”中,获得第一名的女选手李宇春的歌迷就称为“玉米”。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新义词语,“玉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本文试对此类新义词语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北京地区的种植制度在六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小麦—夏玉米—春玉米的两年三熟制。六十年代末期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植制度改革,开始实行了一段时间“三密一稀”的小麦—玉米两茬套种,以后发展为“三种三收”的种植方式。“三种三收”是在小麦播种时作成7.5尺宽的畦,畦中种12—14行小麦,占地5.7尺宽,留埂1.8尺,在5月中下旬套种两行中熟种玉米,6月中旬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