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文》2023,(Z2):91-92
<正>浩瀚的宇宙中,运动中的天体会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由低到高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其中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等构成的。什么是行星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2006年提出的行星定义是,有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有足够的质量使自身的引力超过物质的刚体力,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2008,(12):44-45
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宇宙中央不动,日、月、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后来,哥白尼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提出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围绕太阳运动。而后,布鲁诺继承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记忆关键调:"地心说"/"日心说"/宇宙是无限的/伽利略/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相似文献   

3.
一、直击高考 考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考点解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基础性的背景知识,应作为了解层面的内容,具体知识要求可分解为三项:一是能用图表正确表示天体系统的层次与级别;二是了解太阳系概况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此知识点可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结合起来复习;三是要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  相似文献   

4.
一、直击高考考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考点解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基础性的背景知识,应作为了解层面的内容,具体知识要求可分解为三项:一是能用图表正确表示天体系统的层次与级别;二是了解太阳系概况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此知识点可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结合起来复习;三是要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义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在于其公转运动特点与其它行星相似,结构特点与类地行星相似,其特殊性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这是本考点复习的重点,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5.
卫星、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各种不同层次的天体世界由小到大组成了整个宇宙,宇宙是那么的广袤浩瀚,深邃奇妙,然而,它们又是有序的,一些基本的规律支配着天体星球的种种行为,开普勒三定律描述了星体的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更揭示出天体运动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刊2010年第4期刊登了刘斌老师的《对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的商榷》一文,该文对教材(人教版物理必修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节)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完备性提出了质疑.教材的推导思路大致如下:首先将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简化成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7.
以地球为核心的地月系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家族。在浩瀚的宇宙空间。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们可称得上是地球的“远亲”和“近戚”了。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以巨大的质量产生引力作用,把众多的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都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让它们绕太阳运转。  相似文献   

8.
一、掌握万有引力定律推导过程及内容根据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然受到一个太阳给的力.牛顿认为这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那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应该为行星运动所受的向心力,即:  相似文献   

9.
天体运动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实例,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对此类题作一归纳、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一、行星运行例1(2003年全国卷)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相似文献   

10.
【重难点列举】1.太阳系的组成2.晨昏线判断;地方时计算;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判断3.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4.黄赤交角的影响【重难点分析】一、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位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冥王星已被降级为“矮行星”。二、晨昏线的判断及应用1.晨昏线的判断一是根据晨昏线的定义来判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节教材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本节内容的呈现是由正文、三个阅读(探索宇宙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探索宇宙中的生命)和三个活动(光年观察月相行星基本数据)构成,教材图文并  相似文献   

12.
在《太阳系天体相对地球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I)》和《太阳系天体相对地球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II)》中,推导太阳系天体对地球某点的波动式螺线运动方程.对螺线方程进行分析,并根据傅里叶原理,将各波动方程叠加,并以太阳系天体对地球赤道某点波动式螺线运动方程为例,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到各叠加图线,以探讨太阳系天体运动对地球某点的共同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太阳系天体对地球赤道某点立体波动式螺线叠加后,波形与单个天体类似,仍呈周期性螺线变化,且在三个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周期性波动,整体传播呈现薄膜状波动面.日月叠加图线与太阳近似,五大行星叠加图线较七大行星规则,五大行星在双波动坐标轴下的波动式螺线叠加在yz平面的投影在某个阶段非常的密集,之后突然稀疏,七大行星也是,不过五大行星的密集长度比七大行星的长.日月对太阳系行星总体叠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正>一、探究目的验证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m_1和m_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表达式:F=G(m_1m_2)/(r~2)。二、验证思路及方法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具有"宏观性",故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行轨迹"为背景,将行星绕太阳转动的轨道近似视为圆形轨道,由于行星绕太阳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太阳对行  相似文献   

14.
一、节外生"新"枝,培养学生情感 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时,笔者借助图表资料,通过师生互动,先后让学生知道了宇宙中的天体类别,理解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关系,掌握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还理解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又让学生理解了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等.照理讲,任务已经完成,不必"节外生枝"了.  相似文献   

15.
太阳系新家谱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一个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在内的太阳系新"家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根据新定义,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其成员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16.
太阳系是个大家族,光辉的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和引力中心,包括地球在内的9颗行星,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离太阳系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其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教材的表述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中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进行了如下描述: (1)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可知,行星必然要受到一个引力.  相似文献   

18.
走近太阳系     
太阳系是太阳和在太阳巨大引力作用下的所有围绕其转动的物体形成的天体系统.由于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因此在空间的这一区域中它是最大和最具有威力的天体.它巨大的引力统治着由8颗被锁定在固定轨道上公转的行星为主体的帝国.一些大行星各有不同数目的卫星相伴.在行星之间有成群的岩石质小行星,而由冰层覆盖着的彗星则穿行于太阳系之中,此外还有由太阳吹出来的尘埃和各种微粒子等。  相似文献   

19.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人们探索茫茫宇宙中天体的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这一规律的应用举例说明.一、宇宙膨胀问题例1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常量G在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  相似文献   

20.
《双语学习》2009,(7):26-26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太阳是恒星。宇宙中还有很多恒星。它们相互间的引力把它们“连”在了一起。这些连在一起的恒星就组成了一个星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