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139-140
<正>现实案例:笔者在给一年级的一次授课中,刚强调不能随意坐在地上,不一会就有一个学生说:"老师,王某同学又坐在地上了",笔者听见之后只是用余光看着王某,想看看他的表现,结果告状那个学生看我没反应,也跟着坐下了。另一次课,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在不停地在乱说话,当笔者刚想批评他的时候,他反而说:"老师,刘某某同学在说话",真有点贼喊捉贼的感觉。还有一次课,在进行投掷沙包的时候有两名学生没按照老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一次体操横箱屈腿腾越课,笔者在巡回指导学生练习时,发现小光同学没有采用双手撑箱顶肩推手的动作,而是直接跳过了高约1.2m的跳箱,然后踉踉跄跄地跌落在垫子上。笔者急忙跑过去,并迅速召集大家,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并罚他做100次蹲起动作。听到笔者的批评,小光小声且委屈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是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艺术     
一、巧妙警告。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用语言或眼光暗示不认真听课的同学以引起注意的一种方法.如某教师在“前滚翻”教学时,某同学将胶布贴在前排女同学背上,女同学想取下来又碰不到,教师发现后用眼光停留在该同学几秒钟,该同学便心领神会,悄悄取下了胶布。二、以褒代贬。利用多数学生喜欢听赞扬的话,而不愿听批评的话的心理特点。改变一味批评的做法,用赞扬其优点代替批评其不足,寓批评于赞扬声中.如某教师在50m测验中,发现某同学跑到中途掉了一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描述:在一次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的课上,在做好准备活动后,学生按照笔者的要求,有序地进行练习。突然,一名学生跑了过来,对笔者说:"沈老师,王哲远没有排队练习,每次练习的时候都躲在队伍的后面,还经常捡地上的石子砸我们","王哲远,为什么会用石子砸你们"我问道,"因为王哲远上节语文课上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学生回答道。笔者一听,马上就想去批评他,让他好好地和同学们一起乖乖的练习。笔者带着怒气走向他的时候,看到的是他对抗的眼神,笔者就灵机一动:以前我也经常批评他,但效  相似文献   

5.
甘地弃鞋     
陈甲取 《武当》2013,(4):53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印度的"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到了车门外。就在这时,甘地麻利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这举动让众人大吃一惊。甘地解释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对于甘地来说,掉落的鞋子已  相似文献   

6.
[事件] 两名三年级小学生居然在走廊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两人迎面相撞。一名学生的一颗门牙被当场磕掉,血流满地……事后问其原因,其中一名学生说:"老师,是他走错了,我是靠走廊右边跑的。"另一个学生听了,低着头,自知错了。  相似文献   

7.
钦佩     
初识郭老师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老师组织我们 50米赛跑,我跑了全班第二名。跑完后,老师告诉我们前三名的学生:“你们看,那边有位老师要和你们谈话,请跑步过去。”   我和另两位同学顺着老师所指的方向跑去,在操场的另一端,站着一位年轻的男老师,黝黑的脸庞,头发被风刮得凌乱,眼睛不大,很有神,表情严肃,着一身干净发白的运动服。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班的 50米赛跑一直是在这位教师的密切注视中进行的。   在这位老师的仔细打量中,我们站定。   “你们叫什么名字 ?”他边说边从身上摸出…  相似文献   

8.
我任教的二年级一班的学生,特别活泼好动。每节课上总有几个“调皮蛋”在里边出“洋相”、闹“怪声”,欺负别的同学。今天这节课,我从中抓出六个男同学,想狠狠地整治一下他们。我说:“你们这几个同学都在那里站好,对刚才所违犯的纪律进行反思”。此时,我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态度非常严厉,不停地批评着这些让我感到头疼的调皮生。可就在我正起劲地训话时,最调皮的学生车明明急切地一步一步轻轻地走到我跟前小声说:“老师,您别动。”说着用力地踮起脚跟,伸着小手在我身上拿下一个小毛毛虫扔在地上。然后,笑容满面急急忙忙地又返…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谈到成功体育时,听到了这种议论:"反50m跑,那些起点在最前面的学生,被后面的人一个又一个地超过去,那么不是会给他更大的打击吗?"(所谓反50m跑,即同组同学测50m跑,第一个同学到达终点时,各自跑到的位置为起点,做反方向跑,原来的起点则变成了终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立定跳远和接力跑游戏的课上,做好准备活动后,学生按照笔者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练习着.突然,一名学生跑了过来,对笔者说:“朱老师,王×没有排队练习,每次练习的时候都躲在队伍的后面,还经常捡地上的石子砸我们.”“王×,为什么会用石子砸你们.”笔者问道,“因为王×上节语文课上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学生回答道.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校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可能就是他的班主任了。而班主任面对学生最多的不仅仅是对他的表扬,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出他的不足与欠缺,希望他做得更好。虽然我们都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但老师过分、过火、过激的批评仍会导致师生间的对立,无形中影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损害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形象。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批评学生,对班主任来讲不能不说是一项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艺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亚今年17岁,他是一名高一学生。在学校,他从来不敢主动向老师提问,和老师同学交谈就会紧张,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可就是这个看似性格内向的男孩却常常为一些小事  相似文献   

13.
那是去年的一个下午,我在测试课余训练学生的专项成绩,轮到一名叫苏全的学生时,他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今天浑身无力,不想跑800米."我真以为他又想耍"小聪明",于是我对他说:"每个人都要测试成绩,你也不能例外."他正要想再说什么,被我一声粗暴的吼声打断:"不要磨磨蹭蹭了,快点上跑道."看着他极不愿意地站上了跑道,随着我的发令,有气无力地跑起来,每跑一圈都要遭到我的训斥.  相似文献   

14.
迟到的背后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四(1)班的小伟,人长的机灵,头脑灵活,就是身材“伟岸”了一些,体重有些超标。开学一段时间了,他几乎每节课都会迟到,每次当我要批评他的时候,他都会说:“老师,对不起,我上厕所去了。”通过课间与学生谈话,我大概了解到了小伟经常迟到的原因。我校每年元旦左右,要进行一项学生耐力达标测试,于是在每节体育课的开始部分我都会安排长一点距离的跑步。由于小伟同学体重较大,耐力素质差,所以跑起来有些力不从心,别的同学在前面排着队跑,只有他一人在队伍后面苦苦追赶,同学们有时还会嘲弄、取笑他,在…  相似文献   

15.
一次上活动课时,我带着学生打篮球。轮到我投篮了,我站稳了,深呼一口气,将球投了出去。结果,球擦着篮框掉了下来,没进。站在我旁边的潘伟不屑地说:“老师,让我来。”我将球递给他,他熟练地举起球,抬起手臂,伸臂、压腕,一个漂亮的弧线,球应声入网。 我不禁大喊一声:“好球!”其他的学生纷纷围了过来:“你会比老师行?”我大声地说:“对,他比我投得好,你们看他投”。我把球递给潘伟,说:“投给他们看看。”潘伟拿着球,看了我一眼,拍了一下球,抬肘、伸臂、压腕,又一个漂亮的进球。学生们欢呼起来“好球!好球!”一个女生悄悄地说:“廖老师还没有潘…  相似文献   

16.
在上学期女生的一组800米“达标”测试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事件:一组10名女同学,在跑出了近300米时,一名同学由于身体素质和体形等原因开始落后,近500米时落后了很多,开始有跑不下来的迹象。近600多米时,其他同学已过了终点,而这名同学跑得更加吃力了。当我们测试老师认为她要弃权的时候,突然从她班中冲出了两名女生,一左一右连架带拖地帮她完成了剩余的近200米。她班的其他同学也冲进了跑道,在一旁为她加油、呐喊。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这一天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50×8m往返跑。往返跑历来是学生比较头痛的项目,每次练习都有个别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完成练习任务,于是我狠下心来对学生严加督促。这时突然发现一名平时表现较好的个子较高的男生磨磨蹭蹭地跑在全班队伍的最后。我急促地大声  相似文献   

18.
美国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进行“发展预测”的心理实验中,在一个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对其教师说,这几位学生智力超群,今后将大有作为。一年后果然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原来,这是由于老师崇拜罗森塔尔的声望和地位,对经过他鉴定的学生发展前途笃信不疑,于是,就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无私的、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在课间体育达标训练中,我测试班上男生的一分钟跳绳,让每个男生自己记数。计时开始,我站在王盛豪的旁边悄悄地给他数着:"1、2、……87、88、89……",这时,我一声哨响,他正好跳了90个。而我在给他登记的时候他却报了128个。"撒谎!"同学们毫不客气地说,还有的男生说:"他还没我跳得快,128个?简直是天方夜谭!绝对是谎报军情!"这时,了解他的同学毫不客气地揭发他。我不禁皱紧了眉头,心中也知道他在说谎,但是,我还是面带微笑,用随和的语气说:"你是不是数错了?"真的,老师,我数的真是128个。"他涨红了脸,很认真,但声音小得像是蚊子在叫。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谈到成功体育时,听到了这种议论:“反50m跑,那些起点在最前面的学生,被后面的人一个又一个地超过去,那么不是会给他更犬的打击吗?”(所谓反50m跑,即同组同学测50m跑,第一个同学到达终点时;各自跑到的位置为起点,做反方向跑,原来的起点则变成了终点。这样各个人争取第一的机会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