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淼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船长果断下命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船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相似文献   

2.
[难点提示]“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有没有逃生的机会?他为什么要随着轮船一起沉没而不想法逃出来? 这体现了他哪些崇高品质?[解决方案]到底是哈尔威船长忘了自己呢,还是他根本就没打算离开这条船?他先后下了3条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哪个男人胆敢冲到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把克莱芒救出去!”从这些命令中,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一开始指挥大家逃生时,就没有把自己算在内…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问我,老师的乐趣是什么?我说:教室是一条船,书本是帆,老师就是那船长,于浪谷潮尖、急流险滩导航掌舵……将一批批年轻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 也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太简单,日日面对学生、黑板、公式、文章、单词……  相似文献   

4.
100多年前,在大西洋西北洋面上,有一艘船正在进行捕捞作业。渔船把网撒到海里,便拖着渔网前进。突然,船速明显降低,仿佛从沙滩上奔向大海的人一下水就走不动似的。船员们大吃一惊,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系列海怪的传说,莫非自己的船被海怪攫住了,恐怖感立刻笼罩全船。船长命令全速前进。可是任凭机器怎么吼,螺旋桨怎么转,这船却一步也不能移动了。会不会是渔网拖住了什么东西?船长下令:“收网!”  相似文献   

5.
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忽然发现船后紧跟一枚鱼雷,轮船无论怎样也摆脱不开这枚鱼雷。人们焦急地站在船尾,眼瞪着鱼雷表现出绝望的神情。这时,一位青年自寻开心:“大家都鼓足气,把鱼雷吹开就是了。”这句话却启发了船长,船长拿过船上的水龙头,加足马力,对着鱼雷急速地喷射过去……奇迹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妙计融冰     
1.~1930年的夏天,“高斯号”探险船在船长约翰·佩德力’克.}旨挥正,踏上前往南极探,险的征途..4.时间一天天过去,淡水和粮食越来越少,大家都十分焦急。3.船员们马上动手破冰,先用镐挖,再用炸药,但都无济于事,冰原还是纹丝不动。5.一天晚上,约翰船长难以入睡,便拿了一本《富兰克林自传》读起来。7.船长找到了融冰妙计,激动不已,连忙叫醒大家,告诉他们这个新发现。趁圈廖l目!一_《■■目目●■●●W目■■目■●■■■■■■■●■●■●P婚r一扯 礴 一 8.第二天,大家用烟道里的黑灰、煤屑以及黑布等,铺在船前方的冰面上,铺成一条“黑色大…  相似文献   

7.
自己加满水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名年轻的水手嘟囔。的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往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在减少,最终,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万吨级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往往是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  相似文献   

8.
压力效应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了可怕的大风暴。正当水手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时,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船就会下沉,这不是去寻死吗?”一个年轻的水手骂道。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小了,船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很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  相似文献   

9.
自己加满水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各有各的笔法势和由此产生的笔法,其在一个笔画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从它们的主要作用方面总结:起笔决定着精到度,行笔决定着力度,收笔决定着到位度。实际上起笔也有力度和到位度的问题,行笔、收笔也是这样。但作为收笔笔法的形态主要作用是到位度,而每个字的收笔笔法的作用更大,对字结构还有一个稳定结构、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笔画不同的收笔取势方式也是丰富收笔笔法的关键。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分析的这些笔法墨迹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07,(Z6)
1704年,一艘英国货轮在海上航行。船长和他的助手——副船长谢尔克莱格因为性格不合,两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当货船航行到离智利不远的一个小岛附近抛锚时,两个人的矛盾已经达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谢尔克莱格怒气冲冲地对船长说:"谁稀罕你这条臭船,我宁可上岸,也比整天受你的气  相似文献   

12.
有人提出一条船理论:企业是一条船,企业家与员工的关系是船长和船员的关系。但是一条船真要沉了的时候,我们看《泰坦尼克号》是谁先跳下去的?是把妇女儿童先放在舢板上去,最后死在船上的应当是船长。但是我们现在就有一种理论,那就是这船沉了先把老弱病残给打下去。这是不成的,这和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念是不相符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上面的石头     
在海岸边的石崖上有一堆石头,其中有一块石头站在其它石头的最上面。因为这块石头站得高望得远,所以日出日落它最早看到,船来船往它最早发现,潮涨潮退也是它第一个知道。伙伴们见它信息灵通,都爱向它打听消息。一开始,这块石头总会热情地告诉别人,大家也非常感谢它。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4,(5)
正美国管理学家奥瑞森·马尔滕在《与公司共命运》一书中说:"一个公司就如同一艘驶向成功的船,需要船长和许多的水手,而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和目标,那就是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到最好、最正确,并且尽力帮助同伴,努力将这艘船安全平稳地驶向目的地。如果工作不负责任,这艘船也许就会因为你而葬身鱼腹。"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工作法则:当好后勤人、做好后勤事应具有"三从四德,三心二意"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的艰苦航程已经终结;这只船渡过了一切风险,我们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港口在望,我听见钟声在响,人们都在欢呼,千万只眼都在望这只稳定的船,它显得威严而英武; 但是,呵,心呀!心呀!心呀! 啊,鲜红的血液长淌; 甲板上躺着我们的船长, 倒下来了,冷了,死了。啊,船长,我们的船长!起来听听钟声;起来,旗帜正为你飘扬,军号正为你发出颤音;为你,送来了这些花束和花环,为你,岸上的人们在拥挤;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为你欢呼,他们的热情的脸转朝 着你;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我这只手臂把你的头支起; 在…  相似文献   

16.
感谢压力     
俞明芬 《成才之路》2012,(7):97-I0014
正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着。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上万吨的  相似文献   

17.
1.早就听说江苏宜兴有三处著名的岩洞。吉祥兔约了地理学家佟教授,一起去岩洞做考察和采访。5.啊,好大的石厅哟!足足容得下一千人。讲解员谠“这是我们宜兴的溶洞大会堂,也是迎客厅呢!” 11.船上有6名游客,还有一位手拿长篙的小伙子。他说:“我是这只船的船长,愿为大家服务!”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是不是病句?”——品味妙处《船长》(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一课,最后几节描写了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的悲壮一幕:轮船在慢慢下沉……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师引导学生品读这几节)生:我觉得“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这两句话是病句。前一句说船已经沉没了,后一句又写船沉没,犯了意思重复的毛病。师:(出乎意料地)同学们读读看,你们怎么认为?(生读后)生:我认为这是个病句,可以把后面的句子删掉,改成“: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师:(出示课文原句与修改后的句子)请大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分别放到文中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反复品读比较)生:课文原句是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补充讲沉船的过程,沉船的过程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修改后的句子只是讲沉船的结果,给人的印象不深。师:你分析得很准确。生:读课文原句,我感觉有种悲痛感,似乎亲眼目睹到哈尔威船长随轮船沉入大海的情景。读修改后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师:现在就让我们再去回味一下哈尔威船长牺牲前与轮船一起徐徐下沉的一瞬间吧!读读课文,然后结合插图想一想:为什么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黑色的雕像”?生:雕像是一动不动的。轮船遇难时正好是夜晚,周围一片漆黑,人们看不清哈尔威船长的脸,但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纹丝不动的样子,所以把他比作一尊雕像。生: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一尊雕像,是承接前一句话的。在死亡面前,他毫不惧怕,从容面对,一句话也没说,一个手势也没做,让我们体会到他临危不惧的精神。师:大家应向这位同学学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雕像一般是为死去的人塑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事…  相似文献   

20.
小船     
一个班是一艘船班主任是船长指引方向其他老师掌舵配合船长把握船的航向我们是一只只马达努力是力量让马达飞快地转船驶出了港驶在知识的海洋困难是一个个浪不断去拍打着船毅力是牢固的船板承受着风浪思考是舵让船巧妙地避开了浪聪慧是帆让船驶得更加顺畅我们从起点经过该过的港每一次成功就到了一站每一次新的起航让信心倍长气势高涨一声声响亮的呐喊船乘风破浪继续驶向前方驶向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