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科书的话语结构其实隐喻着“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功能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更加隐蔽。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教科书的编制与话语选择必然反映着它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传统科学教科书中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吴小鸥  李想 《教育学报》2012,(5):118-128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但科学的传播却较为缓慢。伴随着20世纪初中国新式教育的出现,文明书局高举"科学"的大旗,1903年开始出版"蒙学科学全书"28种。这是第一次书名全部印有"教科书"字样、第一套中国人自己分科编著(译)、至今唯一用"科学"之名统领的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明确学科概念及知识分类,彰显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下移中国科学启蒙的重心,大量普及科学常识;突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别强调试验与观察;全面规范"教科书"要素,分化了科学译著与教学用书;渗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升了教科书编制的科学化程度;注重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有序、弹性、指导性,但没有分级设编。"蒙学科学全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创新,以及由此开启20世纪初科学启蒙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文章站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立场上,探讨了中国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观的变化。主要梳理了百年来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结合了科学传播以及视觉文化等相关观点,以探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文化所呈现的多样性。在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插图中,科学的形象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插图和其时代背后所蕴涵的科学文化、科学观是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本质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科学教科书作为科学教学的核心课程资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科学入门》教科书中科学本质观的分析表明,该教科书呈现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本质观;突出科学的实证性、暂定性与发展性;为科学划界,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显性呈现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注重体现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所呈现的科学观是实践优位的。该教科书呈现的科学本质观能够为我国理科教科书编写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难度评价是教科书选用、编制和修订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多年来国内外科学教科书难度的各种评价方法的梳理和分析,揭示科学教科书难度研究的基本思路,指出当前教科书难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科学出版物纷纷出现,但科学的传播却非常缓慢,这一现象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被终结。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导致新式的科学教科书海量增长。当承载着科学新思想新学说的教科书被广泛传阅后,其巨大的启蒙影响力终于迸发出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大致经历了首倡期、鼎盛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早期教科书促进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科学由格致到科学的转变,加强了学术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推进了科学方法的确立,引介了科学常识和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7.
梅耶区分了科学教科书图解的四种类型:装饰性的、表征性的、组织性的、解释性的。经调查分析,我国七年级科学教科书重视图解的运用,但大部分图解是表征性和组织性的,解释性图解所占比例较少,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重视科学教育描述世界的一面,对解释世界的一面重视不够,建议适当增加解释性图解的比例。表征性图解在习得科学概念的样例或原型成分中有独特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认识和展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探究实验的设置两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从远古到文明以至近代科学的兴起,过去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从逻辑结构上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一个接着一个被揭示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无疑是正确的,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教科书就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科学发展的历程.但是,历史的魅力在于要用不同的尺度、从不同的层次去观察.打一个用摄像机见证历史的比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清末小学科学教育和教科书的蒙起 1903年,在内受政治大革命的推动和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压力下,清政府试图施改革行新政,在教育举措上就是“废科举,兴学校”.,而“废读经,学格致”则为这种“新学校”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其来源于《礼记·大学》上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格”,即推究,“致”,即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2.
对4个版本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科学风险内容进行编码统计和分析,发现现行初中教科书中虽然重视科学风险表现,但依然存在改进空间。4版教科书在不同科学风险内容呈现方面各有侧重。为更好地发挥科学风险认知和决策的教育功能,建议丰富教科书,引导教师在课程中重视科学风险内容的教育,即教师在强化科学风险教学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并有效避免相关科学风险。  相似文献   

13.
对STSE教育思想的研究除了理论上进行探讨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践行STSE教育思想,作为教学活动媒介的教材是STSE教育思想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选取法国初中科学教科书化学部分,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后习题三方面对其STSE教育思想进行评析,以期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编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科书中科学过程及其表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过程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关键。化学教科书中科学过程的内容应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表征。主要方式有:设置体现化学学科研究思想的专题,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栏目,安排科学过程技能训练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5.
16.
考察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科书(必修),就科学本质观而言,科学知识的本质突出了"暂时性与持久性并存";科学探索的本质突出了"逻辑与想象结合";科学事业的本质突出了"科学与社会互动"。就科学价值观而言,科学的外在价值表现为阐明两面效应和转变思维观念;科学的内在价值表现为满足好奇天性、倡导尊重事实、鼓励质疑批判、增进科学情感和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本文对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以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历史年代的小学科学教科书背后,所隐藏的教育思想与其时代大众的科学哲学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易对比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教材编写思想的本质性区别,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阶段性演进,意图研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及其背后的思想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自上世纪末“以探究为基础”成为国际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以来,科学方法也成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规定学校科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能“在进行个人决策时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我国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有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相关要求,如“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生物课程标准更要求”应当在设计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同时,设计较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将两者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