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提问能有效地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课堂提问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小学数学当中引入的"日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日记而是指一种学生在课堂听讲的过程当中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讲,并不需要做笔记,在课下的时候通过回忆教师讲课的内容把教师强调的课程当中的难点、重点用自己的思考理解做一个有层次的梳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日记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因此,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研究学生的 心理状况,把好脉搏,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鹏民 《学周刊C版》2011,(8):182-182
初中化学教师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能为了授课而授课,要把提高课堂的质量作为首要问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完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前预习新课内容的好习惯,当学生有了预习就知道哪里是难点和重点,老师讲课的时候就有了侧重点,这样听起来就比较省劲了。  相似文献   

5.
张洁 《辽宁教育》2012,(5):56-57
教学重点指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学难点是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创造学习"最近发展区",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设计和采用。教学重点是学习取向的,教学难点是教学取向的,教学难点源于教学重点的实现,教学重点决定了教学难点的具体内容。没有无重点的课堂,也没有无难点的课堂,只有重点突出、难点各异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巧设问题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做到少而精,切入的角度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巧设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一、归纳总结,提纲挈领教师以准确简要的语言,把当堂课所讲的内容做一番梳理,把重点、难点之处再突出强调一下,把知识结构与脉络理清,促进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这是课堂结尾的常用形式。例如我们平常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在地理和历史内容的教学中,就时常让学生对照黑板中的板书,简述地理位置、物产、风俗以及历史事件发生的诸要素等。有时还可根据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编成短语、短句、顺口溜。例如“桂林山水”一课用“桂林山…  相似文献   

8.
教学重点指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学难点是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进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创造学习“最近发展区”,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设计和采用。教学重点是学习取向的,教学难点是教学取向的,教学难点源于教学重点的实现,教学重点决定了教学难点的具体内容。没有无重点的课堂,也没有无难点的课堂,只有重点突出、难点各异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3):59-60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课程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空间观的培养一直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老大难问题,而学生数学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上加难,它依靠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来有序科学的促成和培养。而交互式白板的出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巧妙应用交互式白板,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有效课堂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变格变位是德语基础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探讨研究生德语(二外)教学中变格变位的内在规律以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排除德语学习上的这两大难点。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长期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用英语做课堂小结是语言输出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课堂小结是一节完整的课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起到强化和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一环节往往由教师最后用简短精要的语言来完成。让学生来替代教师的角色做小结,即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指定学生或学生自主地在教师及全班同学面前用英语来小结当堂学习内容的要点、难点或者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等就自己所思、所见、所闻、所感,发表自己的看法。笔者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堂小结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  相似文献   

12.
张书造 《学周刊C版》2014,(10):187-187
语文知识是通过一篇篇完整的课文传授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但在上课时又往往照顾各种知识点,使语文课显得费力繁琐。这种教学方法突出的问题是"贪多嚼不烂",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由于各知识点要占用必要的时间,就难把重点和难点分析到位并做到又精又细,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而且,学生的精力有限,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做了一点新的尝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能有效转变师生角色,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鸡兔同笼"教学的侧重点是注重问题的研究,课前学生带着新奇和兴奋进行自学,为新知的自主探究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学生带着思考和自信进行探究;课后留下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使整个数学教学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调动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高中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把点拨、启发和引导放在首位,尽量做到"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重点、难点尽可能让学生合作、探究;方法、结论尽可能让学生尝试概括。"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飞溅智慧火花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知识是通过一篇篇完整的课文传授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但在上课时又往往照顾各种知识点,使语文课显得费力繁琐。这种教学方法突出的问题是"贪多嚼不烂",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由于各知识点要占用必要的时间,就难把重点和难点分析到位并做到又精又细,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而且,学生的精力有限,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做了一点新的尝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语文课堂多媒体的使用有利的地方体现在: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情趣,增强学生求知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精讲重点,启发学生突破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探求。当前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师生的交流、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造成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很承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能为了授课而授课.要把提高课堂的质量作为首要问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完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前预习新课内容的好习惯.当学生进行预习后就知道哪里是难点和重点.等教师讲课的时候听课就有了侧重点.这样听起来就比较省劲了.  相似文献   

19.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1 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原则课堂提问必须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节课总有主干和末节 ,总有关键和平缓处。教师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 ,寻求关键点 ,抓住主干 ,设疑问难 ,引导学生不断揭露矛盾 ,分析和解决矛盾。所提问题必须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有思考价值。课堂提问还要难易适度 ,学生必须经过认真思考 ,动一番脑筋后才能作出回答。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 ,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开发其智力。而难度过大 ,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 ,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降低学习兴趣。2 面向全体、联系实际原则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中心教学法 ,是当前不少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分组相互设问、相互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为主要形式 ,层层推进 ,环环相扣 ,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 ,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 ,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它要求设计问题要科学 ,结构要合理 ,设问要巧妙 ,问题要衔接 ,逻辑要严密 ,分析要透彻 ,重点要突出 ,解决问题要彻底。可以说 ,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