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教学大致有"读"析"赏"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熟读成诵.第二层次,析,理解把握,第三层次,赏,玩味意象,神游意境.  相似文献   

2.
高中诗歌鉴赏一直是教学难点,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单纯靠教参和鉴赏辞典,缺少相对独立的鉴赏能力。笔者以意象为中心展开教学,经由"读诗寻象""析象定意""合象赏境"三个层次,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意象进行精细化分析,从而参悟诗歌的奥秘,并进而抵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其复杂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具备渐进以求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做到能赏能鉴,既可"意会",又能"言传"。  相似文献   

3.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古诗上体现了"降低要求"和"扩大容量"的特点。这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考虑。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讲""读""解""悟""整""拓"的六大策略,安排试读→解读→悟读→赏读→诵读的教学流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角色诵读"从强调诵读者自我角色定位方面对"诵读培养语感"进行了突破传统认识的、新视角的解读。诵读者以朗读者、讲述者、绘画者、倾听者、评读者等多种角色身份进行诵读,赋予了诵读"脱口读""讲读""赏读""听读""评读"等丰富的内涵,从而增强了诵读的趣味性。多角色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有梯度的立体思维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可采取“粗读—细读—精读”三步骤和“读—议—析—赏”四阶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凝练的诗歌语言为切口,从"引""赏""悟""合""徊"的角度进行意境赏析的训练,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以画引境,营造诗意;以美赏境,铺设诗情;以读悟境,感受诗韵;以人合境,领会诗情;以情徊境,构筑诗意,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积累感悟,提升其审美的情趣以及品位。  相似文献   

7.
随笔几组     
<正>诗词之美品读诗词是一种美的享受。词言天象,是"微雨""疏星""断云""淡月";言地理,是"远峰""曲岸""烟渚""渔汀";言草木,是"残红""飞絮""芳草""垂杨";言居室,是"藻井""画堂""绮疏""雕槛";言衣饰,是"彩袖""罗衣""瑶簪""翠钿";言情绪,是"闲愁""芳思""俊赏""幽怀"。仿如莺舌燕吭,精辟形象的用词带来完美的意境,愈读愈有味,愈读愈欢喜,让人醉进隽永的诗词之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小学低中年级情感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欣赏型习作评价",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比较、内容的挖掘、语言的体味、情感的体悟、个性的欣赏等方面多角度进行赏评,提出了"赏标题""赏主题""赏语言""赏情感""赏个性"的五赏评价,并建立了七星评价表,在有效的评价方式中获得比较高的作文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洗练,言浅意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情怀呢?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读中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品味。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是这所古老名校中一个充满朝气的优秀团队。长期以来,历史组全体教师秉承新课程理埝,践行"专业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历史专题小论坛"为主,以"百家讲坛""同课异构""读、析、辨、理""人物春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10):35-36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需求,切实创新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读赏写"方面的教学上,要充分结合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学习的掌握程度,开展多元化的"读赏写"教学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对"读赏写"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读赏写"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读赏写"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满足素质教育需求。文章将结合高中语文"读赏写"教学的现状,具体阐述高中语文"读赏写"教学的实施方法与学生"读赏写"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语文教学常常陷入尴尬境地,多方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可通过"美文共赏""设立读书社""活页作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乐学、好学,效果定会明显提高。一、"美文共赏",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鉴于高中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课外书的现状,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解决阅读量不足的问题,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口才,我在课前组织了五分钟演讲,称之为"美文共  相似文献   

13.
众多学者在探究梁启超先生九个子女皆才俊、"一门三学士"的教育奇迹时,都对其"三步阅读法"赞不绝口。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三步阅读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在深析文章韵味的同时,给他们推开了一扇有效进行课外阅读的"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卧薪尝胆》一课,对略读、精读、赏读这"三步"进行阐释,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各位同仁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廖春风 《教学月刊》2021,(12):44-47
当前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是对单篇文本主题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可采用"围绕教材单元主题连接相关读本,拓展主题意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主题意义""语言输入与语言产出有机结合,深化主题意义"的实施路径,并采用"激趣导读,亲近整本书""比较析读,走进整本书""精细研读,品味整本书""问题串读,悟道整本书"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洗练,言浅意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情怀呢? 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读中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品味.   ……  相似文献   

16.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句洗练,言浅意深.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情怀呢? 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读中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品味.   ……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写作即指学生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和思考的独特性。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根植于生活,表达其独特感受,我抓住作文提升的“8”个环节,进行梯级训练,具体在“读-析-悟-察-练-评-改-赏”中,引领学生将“读与析、悟与察、练与评、改与赏”结合起来,持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精读课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只有上好精读课,才能为后面的略读课以及群文阅读课打下基础.语文精读课一般分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写什么",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抓住重点,深入领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透过内容感悟文字后面的意思,感悟"为什么写",这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品读赏读,揣摩写法"学习文章表达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是"怎样写",学习借鉴写作方法.这一切都是以思维导图为载体.  相似文献   

19.
赵兰 《学语文》2015,(3):27-28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有其特殊性,切实提高宋词教学效果,有必要采取"读一读,感受美韵""说一说,知人论世""理一理,抓住关键""赏一赏,以点带面""比一比,以词学词"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师,需要把握新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即教育目的、总体课程目标、具体目标。做到这点,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方向;把握时代性,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新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一、历史新课程"新"在哪第一,对知识点要求定位清晰,识记、理解、运用三层次要求明确具体。其中识记层次,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动词;理解层次,使用"概述""理解""说明"等动词;运用层次,使用"探讨""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