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语言艺术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艺术包括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形象语言。当好主持人,必须学习好、运用好、发挥好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节目表达的核心,而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水平体现了主持人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所以,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越来越重视主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并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风采;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也越来越重视自己对于语言艺术修养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芮辉 《今传媒》2016,(6):128-129
电视新闻播音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体态语、服饰语和表情语等为主要创作手段所进行的,通过电视媒介把新闻稿件表达传播出来的播音创作活动。播音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电视新闻播音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创作手段,对电视新闻语言(文字语言)“形之于声”的再创造。因此笔者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电视新闻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梳理,弄清电视新闻语言的类型与特点,从而为电视新闻播音创作实践提供启示并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播音是一门及其讲究语言艺术的工作。播音员与受众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一般情况下,播音员的工作就是把编辑完成的稿件进行再度播音创作,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只要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表达正确,  相似文献   

5.
播音创作按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划分为广播电台的广播播音和电视台的电视播音。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是同出一辙的语言艺术,都是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但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又存在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广播播音是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传达信息,用无线电波传输,受众以听觉感受;电视播音是将播音员有声语言信息通过光电变幻系统与图像和色彩同步传输,受众以视觉和听觉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6.
写作的人应追求语言艺术,贮积美妙的语言。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新闻评论者的武器,如果掌握不好语言,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枯燥乏味没文采,无法把评论写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达不到宣传效果。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创新评论语言,必须不断探索评论写作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从文字语言体裁划分出来的文体,有声语言依据传达功能角度划分的语体,对传播主体有声语言的运用有着潜在的表达指导意义,对接受主体来说,也有着显在的感受作用,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播音创作按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划分为广播电台的广播播音和电视台的电视播音。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是同出一辙的语言艺术,都是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但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又存在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 这里所说的广播语言系指广播播音有声语言,电视语言系指电视片解说词播音有声语言,电视口播语言因涉及屏幕形象塑造等因素不在本文论述之  相似文献   

9.
何莉莉 《东南传播》2016,(1):130-131
同样一篇《春》,任志宏老师和方明老师的表达仍是各有千秋;同样是春晚的开场词,董卿和周涛的韵味尽然不同;同样是《舌尖上的中国》,李立宏老师的两次配音感觉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的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在大的语境和内容理解下,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想象、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而诵读出不同的感觉和神韵,塑造不同的意境并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千百年前文人墨客对诗词的诵读,还是如今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都需要设身处地的投入到那文字所描绘的景中,从而调动起自己对美的感知的情愫。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特殊的有声语言艺术,它的身上必定拥有"艺术特征"的烙印。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有声语言艺术的意境塑造。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工作中,有声语言艺术和非有声语言艺术的适时运用是提高图书馆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不可缺少的元素,馆员运用语言艺术,能为读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服务环境,增强馆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提高服务效率。本文探讨了有声语言和非有声语言的运用技巧,以及语言艺术在读者服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广播电视成为党和政府得心应手的有力助手,广大听众观众的知心朋友。作为天天和听众、观众见面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何满足新形势下受众对我们的更高要求,在百花齐放的广播电视节目样式中播音员如何不断提高、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播音工作的特点 播音是新闻工作,但与其它新闻工作不同,播音是用有声语言进行工作的,它与其它语言艺术工作也不同,其特点是: 1、播音是一种再创造。播音是再现稿件的内容、思想和观点,体现作者的意图、构思和风格。这种把他人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浯言的播音,包含着播音员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2、播音是以播音员身份出现,有声语言是它的唯一手段。电视播音员虽然有形象问题,但它仍以运用有声语言为主,与其他语言艺术相比广播无服装、道具、灯光、化妆等手段,就连动作、手势、表情也看不到,这给创作带来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声屏世界》2007,(6):53-53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凭借语言的声音形式传播和交流思想。所谓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创作,是指将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作为语言艺术来研究,作为审美对象来分析,进而使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强烈的创造语言美感的热情和欲望,并最终使受众产生审美享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赵俐 《现代传播》2003,(3):80-82
有声语言的声音既包含着生理的天赋及用声方法,同时还承载着表达者的思想和情感。播音的个性创作空间主要存在于创作主体对表达内容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感受以及表达方式。有声语言的声音个性展现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对文字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  相似文献   

14.
有声语言面向大众的传播过程具有群体性、言语交流与接受性、传播利益公共性等特征,传承着表达者的情感与思想,富含生理天赋和用声方法。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传播主体具有一定的创作自觉性。在不同的经济、文化转型时期,面对着社会变迁、时代更替所表现出的特点不尽相同,作为一项语言艺术性极强的工作,播音主持需要着重强调有声语言形象感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广播剧属于有声语言艺术,有声语言运用成功与否,决定一部广播剧的成败。我认为作为艺术品的广播剧在这方面的欠缺,根本原因不在技术,而是语言揭示心灵之声的情感表达问题。不论什么单本剧、连续剧、纪实剧,还是报道剧,都是这个问题。在人类社会中,语言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有声语言,二是无声语言。在  相似文献   

16.
张婧 《新闻窗》2007,(6):103-104
广播新闻播音工作是一门特殊学科,其特殊之处在于播音员的工作不同于其他语言艺术工作,它是用有声艺术语言进行再创造的新闻工作。有人问,反映新闻事实的新闻节目需要艺术表现手段么?我们说,播音创作过程从感受到表达,从情感的引发到表现,都具有艺术属性。新闻事实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传媒行业异军突起,广播、电视、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传播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有声语言表达,采用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用声音塑造形象"牵引"受众参与到传播活动当中,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把文学评论置于文学理论之下,编者认为文学理论是文学评论的上位类.但1979年版《辞海》的有关解释是:“研究文艺的各种现象,从而阐明其基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的科学”叫“文艺学”,它包括“文艺理论、文艺史、文艺批评三个方面”。文学是“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亦称“语言艺术”。而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  相似文献   

19.
新闻播音语言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个门类,是由文字语言转化而来的、经过艺术加工和再创造的有声艺术语言。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除了要有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经过大量的、艰苦的语言实践;通过实践,探索并掌握新闻播音的基本规律。其要求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言必有旨、言必由衷、言必有形和言必有艺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前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们交际的手段。人们接受语言的时候,不限于感知视觉的文字符号和听觉的声音流,而是通过它们来接受词语所负载的以观念形式存在的事物本身。从而人们彼此间传达他们头脑中所反映的东西,交流思想。对于接受者,听觉和视觉,即接受有声语言的表达与书面语言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文章,印在纸上的一个个字符相当于说出的一个个字音(汉语)。而有声语言的表达在字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明暗虚实等方面可以发生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