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金竹高效育苗须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竹,又称毛金竹、灰金竹,中型散生竹类;其竿高9~12米,胸径4~10厘米,最粗可达15厘米,是笋材两用竹种,在云南除干热河谷和滇西北高寒山区外,都有人工栽培。金竹适生于海拔600~2000米,具有较强的耐寒冷、耐干旱和耐瘠薄土壤能力,是退耕还竹的重要乡土经济竹种。由于金竹没有种子,传统的金竹造林主要依靠从竹中挖掘  相似文献   

2.
皇竹草为禾本科狼尾草属宿根多年生植物,从哥伦比亚引进,因其茎秆形似竹子故称为“皇竹草”。植株高度2.5~3.5m,12~16节,茎粗2~4cm,叶长16cm,叶宽3~6cm,茎叶干品中含粗蛋白质14.33%,粗脂肪3.33%,粗纤维33.64%,无氮浸出物33.85%。  相似文献   

3.
竹子是树吗     
正从生物学上看,竹子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与稻子、麦子等粮食作物是"亲戚",与树不是"一家人"。"树"一般指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对。它与草本植物最大的区别就是茎的结构。木本植物的茎内有形成层,能使树干一年粗过一年,而草本植物茎内的木质部不发达,含木质化细胞少,不能逐年长粗。同时,木本植物还具有生长周期长、多次开花、年年生长的特征。而竹子一般不开花,  相似文献   

4.
以41份育成烤烟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种质在皖南地区的农艺性状与烟叶产量产值表现,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烤烟品种(系)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在叶部及茎围上的变异程度已经相对较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产值均与节距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围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节距和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茎围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385和-0.549,且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06、0.515和-0.511。产值与叶数和节距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围呈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0.478和-0.625,且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62、0.434和-0.409。结合皖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本研究认为,皖南烟区在选择烟草品种时可考虑节距稍大,打顶后的株高、茎围和腰叶长度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CFRP加固竹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竹构件的受力性能,提出运用CFRP对竹构件进行加固,并进行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FRP对竹构件的约束力有效的抑制了其层间开裂,提高了竹构件的刚度、强度等力学性能,有效扩大了竹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火龙果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龙果为热带植物,喜光耐荫,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常年生长和多次结果,最佳温度20~30℃,北方种植必须建温室大棚,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一般每亩栽300~400株。 1.育苗火龙果主要采用扦插或嫁接法繁殖。①扦插苗:以春夏季最适宜,插条宜选取生长充实的茎节,长15厘米左右,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天可生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988~2007年发表在403种期刊上的1682篇竹类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竹类文献所属期刊及核心期刊的分布.以文献发表在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比例作为各类别竹类文献的重要值,分析自然科学各类别竹类文献的重要值及竹类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研究热点,提出竹类研究的空白领域和未来竹类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毛竹的竹笋经40~50天就能长成幼竹,高度达12米,所以,日平均增长最快的冠军是毛竹.但是,毛竹一旦长成,就不再长高了.大多数竹子的高度都在20~30米之间徘徊,而被公认为最高的竹子叫做龙竹,它生长在斯里兰卡的贝拉迪尼亚植物园里,其高度达30~35米.不过,近些年人们又发现了目前世界真正最高的竹子巨龙竹,它高达40米,竹粗30多厘米.按理说,40米高的竹子已经够高的了.但和美国研究人员制造的"风力茎杆"相比,还是矮了20米.  相似文献   

9.
竹子是一种常绿的植物,它的茎一般是圆柱形的,中间是空的,而且是一节一节的。我们见到的竹子一年年地长高,可是却不会像小树的树干那样一天天变粗,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刘云 《资源科学》1991,13(6):66-68
一、竹类资源发展现状和分布 1.发展现状 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湿度大,适宜竹类植物生长,是我国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据调查统计,全省有经济竹种23属、154种,资源丰富,在国内居首位。全省现有竹林面积73.90万ha,约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0%。其中,经济竹林34万ha,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45.95%,蓄积量1435.27万t。经济竹林面积近几年来增加较快,其原因,第一,伐树留竹成竹林。在原有针、阔叶树与竹混交的复层林,树木逐渐被砍伐,林下竹变成纯竹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00,(5):40-41
利用大棚种植番茄——花菜——芹菜丰产高效栽培模式,每亩产量可达番茄4000~4500kg、花菜1250~1500kg、芹菜5000~5500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用魔芋根状茎繁殖种芋.魔芋的茎膨大成球形,叫球状茎,是利用的主要部份.在球茎上面围绕顶芽周围生长10多条像根样的茎叫根状茎.根状茎是繁殖种芋的好材料,根状茎分节,每节有幼芽一个,顶端膨大,有2-3个顶芽.用根状茎繁殖种芋,可整条繁殖,可切段繁殖.切段要保留2-3个节,有活芽1-2个.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1,(5):55-55
这款新型水下飞机将会于今年晚些时候启用,驾驶者将会借助它来探索马里亚纳海沟。这款新型水下飞机仪能容纳单人乘坐、驾驶,重达8000磅,由碳纤维和铝制材料构成外观主体,巡航速度可达2.2节,最高可提速至3.5节,每分钟下潜距离可达350英尺。飞机的构建也可以让经过专业训练的驾驶者免受水压困扰,完成直线距离7英里,  相似文献   

14.
茭白,又名“菰笋”、“茭笋”,系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茭草的肉质茎,盛产于江苏、浙江等江南水乡。茭白的生成,是因为茭草感染了一种名叫黑菰粉菌的结果。这种菌对人无毒。它能分泌异生长素——吲哚乙酸,茭草一旦受到这种异生长素的刺激,花茎就不能正常发育和开花结实,而茎节细胞却因此加速分裂,并将  相似文献   

15.
彭文 《百科知识》2006,(5X):32-32
科学家在古巴关塔那摩省东南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的棕榈,这是在古巴发现的第88种棕榈。这种棕榈属于银榈,生存的地区气温较高,因此被命名为“热带银榈”。其树干最高可达8米,在棕榈家族中算是中等个头。与其他银榈不同的是,这种棕榈的茎较细,叶子更小且仅有16~19个裂片,果实成熟后呈现象牙一样的白色。科学家认为,这个物种可能仅生存在关塔那摩省东南地区,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曾发生过很特别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竹筋混凝土     
我国是一个盛产竹材的国家。据估計每年产量大約为四十万吨,其中以毛竹产量最多。竹材天然就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它的拉力强度大,价格低廉,而且生長很快,生長了三四年以后就可以利用,因此利用竹材代替鋼材和木材,对于国民經济有很大的意义。如果將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用竹筋代替,將为国家节約大量的鋼材。几年來,国內各科学研究机構、高等学校和企業部門都进行对竹筋混  相似文献   

17.
一个小小的发现多棱芝麻是一个丰产的新品种,一般蒴果有10~14棱,最多可达48棱。这种芝麻株高为1~1.5米,有少数分枝,开花部位节间极短,几乎分不出节间。自地面上40厘米处开始结果,越到上部,结果越密,离顶端40厘米处,蒴果累累。每株结果80~100个,多的达到150多个。一般每果含种子300余粒,最多的有720多粒。这个品种是怎样诞生的呢?它是江西宜春县东方红公社的一位七十岁的老社员曾永五从当地八棱芝麻品种中选育出来的。曾永五这位在旧社会里饱经风霜、吃了几十年苦的老农,在解放后的第一年,就怀着搞好生产报党恩的感激心情,精心管理自己的庄  相似文献   

18.
小熊猫又叫小猫熊、九节狼、金狗.属于浣熊科,19世纪初,比大熊猫早半个世纪被人类发现,在分类地位上与大熊猫可称为叔伯兄弟,同吃竹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两侧,东起云南、四川,西至不丹、尼泊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亚洲特产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9.
翠绿黄瓜是从荷兰引进的水果型黄瓜的品种,该品种属雌性,瓜码密,节节有瓜,主侧蔓均可结瓜,无刺,瓜长12-15cm,果实脆绿,口感清香,风味浓郁,在长江流域适作春、秋两季保护地栽培。平均每667m^2产量3000kg,高产可达5000kg,生长势强。笔经过3年栽培种植,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作如下总结,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污泥和竹屑为原料,于箱式气氛炉中700℃无氧热解,考察了不同比例的竹屑(0、25%、50%)与污泥混合共热解对污泥炭特性及其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污泥炭产率和污泥炭的H/C比显著降低,然而其pH值、灰分含量以及比表面积都显著增加,污泥炭芳香化程度也明显提高。通过重金属风险评估,竹屑的添加使得纯污泥风险水平由中等风险降至低风险,这说明竹屑的添加可有效降低污泥中重金属潜在的生态风险水平,且当竹屑添加比例为25%时处理效果最优。本研究结果为污泥与竹屑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