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勤 《新闻知识》2005,(1):58-60
笔在市报工作多年,调到高校校报工作后,对高校校报的现状深感忧虑。一张校报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学识水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各个学校都在搞教育改革教育创新,都在与时俱进,可我们从许多校报上却看不到这唑变化。或说这些变化被淹没在山会海之中,你无法从那原始的沉闷的版面上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杨宏 《青年记者》2012,(33):57-58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校园媒体,具有纸媒的一般特性,同时还兼具着学校舆论导向和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多数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学校进行舆论宣传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高校校报在校园媒体中一直占据着校园主流媒体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办报人应树立全新的办报理念,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如今,中国大地报纸林立。小报的自身能力有限,为了生存,只有靠改革。高校校报就是其中之高校校报是高校生活的缩影。以我从事校报编辑10年的经历着,办好这张报纸,其难度是与大报不能相比的。主要是多年来她已形成了自己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工作模式/是人员少工作量大、高校校报办报人员一般在3人左右,这些人员既要当编辑,又要当记者,还要从事通联、校对、报纸发行和稿费发放等工作,有时甚至要抽调参加学校的中心工作,更增加了在位编辑人员的工作量,一是校报周期长、容量小、新闻不新、信息不通。校报少数为周、旬报,多为半月报。…  相似文献   

4.
付松聚 《今传媒》2012,(5):127-128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承担着宣传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重担。随着多元媒体的空前发展,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在校报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势必导致校报今后的发展和影响学校的声誉。本文以河南高校校报为样本,对当今校报中在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从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生记者在高校校报中的重要性 高校校报是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宣传阵地,又是对外宣传学校、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学牛记者既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又是学校发展的受益者,其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高校校报中的重要地位.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记者参与办报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崛起,成为继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舆论阵地,如何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拓展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校报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大多高校的校报编辑部开发与推出了校报电子版(有的称为网络版),使校报逐步从平面走向了交互,据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的调查统计,在参加调查的34所高校校报中,有电子版(或上网)的15家,占到44%。本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电子版校报和纸版校报的异同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高校校报电子版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王博 《新闻传播》2005,(10):63-63
众所周知,高校校报是体现校园文化最直接的.窗口。高校校报新闻版所提供的内容需要在副刊得以延伸、补充和深化。笔者结合办刊实际,谈谈办好校报副刊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李雷  余玉荣 《青年记者》2012,(35):42-43
高校校报是学校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之一,肩负着"办报育人"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对内反映、促进改革和发展,对外宣传学校工作的职责。不断改善高校校报的质量,让高校广大师生真正喜欢它、期待它,就应该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三贴近":高校校报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高校校报"三贴近",是新时  相似文献   

9.
我在大学呆了十八年,后在新闻媒体工作了二十年,大学时每期必读以至编辑过校报,在媒体工作时还经常收到母校和一些大学寄来的校报,省上新闻评奖时也接触到更大范围的大学校报,但当我接触到<西安建大报>时,我的眼前还是一亮:原来高校校报竟可以办得如此精彩,难怪在2010年全国高校新闻评奖中它竟然于全国五百多所高校校报中脱颖而出位居全国第二,应当说是高校校报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0.
素质、稳定──高校校报编辑的难题《西北农业大学校报》易同民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的高校校报,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目前,全国有校报820多家,发行量近200万份,读者数百万人,专职编辑近3000名。党...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是高校党政领导联系全校师生员工的耳目喉舌,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在高校的宣传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普遍为一些问题所困扰,主要表现在: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报道内容陈旧,报道形式呆板,缺乏新意等,集中体现在可读性差。同时,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如何做到与大学生“亲密接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机关报,是学校重要的舆论阵地,担负着重要的舆论引导、宣传教育、上通下达、解疑释惑、办报育人、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重要作用,同时校报作为学校新闻宣传的阵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校报对于学校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校报的受众是包括在校本专科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全体学生,以及全体高校教师、高校学生管理者, 换句话说,它的受众是全体高校内的人,以及与高校相关受校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的主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学校的宣传舆论中心,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校园新闻网的陆续开通和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其反应快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对校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校报的读者群日益萎缩,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校报要巩固并扩大读者群,必须把增强可读性作为一条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王云 《新闻爱好者》2010,(5):140-140
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创办《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高校校报正式取得国内统一刊号.标志着校报作为正规的新闻媒体地位得到确认。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校报已成为各高校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其基本读者群主要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和学识渊博的教师构成。  相似文献   

15.
自1998年始,全国近1000家高校校报经重新登记后,均正式列为国内统一刊号,这是中国高校校报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校报列入全国统一刊号,对校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报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多出精品,以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以为,根据校报普遍存在的出版周期偏长的特点,校报出精品,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抓好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是大学校报出精品的沃土。仅对1995年、1997年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获一等奖的20篇消息、通讯的分析,非事件性新闻占了19篇,比例高达95%。又对近年来江…  相似文献   

16.
张岚 《新闻实践》2004,(6):58-59
面对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局面,短新闻,应成为高校校报的主攻方向。 一、校报特点决定校报新闻要短 高校校报正日益受到学校师生的重视。与其他报纸不同,校报新闻传播模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出版周期长、传播范围小、报道半径小;学校工作的重复性、周期性,使校报的报道内容也表现出重复性;传播对象的高知识化,对信息的需求量更大,更新。校报还具有史料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带来了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因此,要使校报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受众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梅 《青年记者》2006,(14):35-35
高校校报的读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员工,对他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有利于高校校报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强化校报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可读性,从而提高校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中国高等院校校报名录》统计,截至1986年底,全国已有711家高校校报(有14个省市成立了高校校报研究会)。而且,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校报还有增加的趋势。陕西省内有几家中等专业学校在近一、二年内也有了校报。校报编辑部(室)的组成人员数额由一二人到十人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校报近十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全国1063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有600多所院校办有校报,加上党校、成人高校等,共有700多家,拥有读者数百万人。但是,校报的改革却动静不大。目前校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信息量少,可读性差,新闻价值低,不能很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有些报纸办报的基本条件尚未具备。迫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新闻改革的突飞猛进,校报的改革必须迎头赶上。首先要弄清服务对象。校报编辑人员往往眼睛向上,会议报道多,领导人讲话、活动多,而学生的活动却反映很少。这是不正常的。在学校内,校报要面向读者,主要的要面向学生;校报要依靠读者,也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岚 《新闻记者》2004,(8):20-22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网络迅速兴起,高校中的传媒也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影响。如何适应形势,谋求发展,是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校报面临的挑战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校报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共有大学校报25家,到1966年,高校校报已发展到229家,占当时全国1200多种报纸的近五分之一。到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