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高校主要的课程教学任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提高工科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已成为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从如何备好第一堂课的角度出发,对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青年教师不断进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工科高等教育质量决定着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已成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发展的必经途径,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通过文献法总结了部分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教学胜任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建设需要高校青年教师的跨学科教研能力的支撑,而跨学科教研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跨学科入职比和本硕博跨学科比是考量一所高校青年教师跨学科特征的重要指标。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的跨学科特征除体现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的办学历史和传统外,也在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和科研(研究方向、基金项目和跨学科科研组织)等方面体现了学校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路径。高校、政府、社会和企业应多方协作,共同推动高校青年教师跨学科教研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3,(A1):83-84
近年来青年教师逐渐成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关于西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对西部高校日语专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找出西部高校日语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方法与路径,以期为广大西部高校日语专业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新工科理念对工程技术人才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分析了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主体和未来,其专业发展水平对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学术的提出,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教学学术视角来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其教学学术水平。通过提升教学学术水平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自身需立足自主发展,即树立教学学术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强化教学培训、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激励氛围。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难以衡量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也不足以反映出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本文采用数学的方法衡量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开展效果的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基础之上,结合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目标和要求,建构了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评价的各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建...  相似文献   

8.
工科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工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研究高校工科新教师教学适应性,对提升工科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价值。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96名高校工科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发现高校工科新教师课堂教学不适应性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运用及互动、教学评价反思、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高校工科新教师存在教学设计理念不新、教学资源选择类型有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为提升高校工科新教师教学适应性,应凸显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性,强化师生发展中心地位;开展多元化课程教学设计,融入技术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丰富工科教学资源类型,实施交互式课堂教学活动;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师评价与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9.
青年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是提升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交通与物流学院青年教师为例,阐述了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必要性,以及提升青年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效性的措施,以期为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章斌 《教育教学论坛》2014,(18):192-194
青年教师是高校专业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对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探讨从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公共营养师职业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等方面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娜 《教师博览》2022,(27):9-10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后续力量,其专业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要点和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推动作用,提出了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三个方面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较低、工程实践意识薄弱等问题,高校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搭建工程实践锻炼平台、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调动青年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丰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决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较低、工程实践意识薄弱等问题,高校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搭建工程实践锻炼平台、加强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调动青年教师提升工程素质的积极性,丰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从2016年开始建设"新工科",给青年教师指导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在总结"新工科"建设以来指导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基础上,试图探讨"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新范式,既可为青年硕士导师提供新的培养思路,也可为电力系统提供更高质量的"新工科"电气工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工科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经验,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下高校工科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采取的培养措施,可供同等院校青年教师作为提升实践能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在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工科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地方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强化工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机制、培养提升工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化地方高校评估的主体意识、拓展国际教学交流和加强校地战略合作等七个方面来构建工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蒋赟 《文教资料》2008,(36):164-166
高校扩招导致教师队伍比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青年教师比例大幅度增加,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并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同时,本文结合实际,从青年教师本身和所在高校两个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青年教师可通过行动学习、教学反思、团队研究、学术交流四个途径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而学校则可通过落实教师职业培训、完善导师制、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三个途径.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力军,课堂教学是"质量工程"实施的核心阵地。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立足课堂教学,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从课堂教学规范化、科学化、艺术化的角度探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源,其专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遭遇到的困境是:准入体系科学性不足,缺乏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关注;轻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评价机制"功利化"和"短视化"倾向未能扭转等。针对困境,深化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有:以"系统的改革"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将"专业"评价作为高校教师准入的重要尺度;依托平台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深化"导师"制度,尝试实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以"督促"青年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融入课堂教学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该模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梳理和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实现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同步,需要建立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设计指导小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创新体系,以及适应高校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