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天翠 《对外大传播》2005,(3):37-39,43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的华文旗舰报纸,它的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1983年3月16日,这两家历史悠久的报纸合并,共同出版了《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该报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华文大报,也是惟一获得中国官方批准在中国销售的外国中文报纸,另外它也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文莱等地少量发行。《联合早报》在新闻、评论、副刊及编排、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现在日发行量已达19.5万份。该报的电子版创办于1995年,是东南亚国家上网最早的一家华文报纸。目前是世界最主要的华文新闻网站之一,每日页览量高达200万。2003年,当新加坡人北上中国寻找商业和工作机会,新加坡公司纷纷制定“中国策略”,试图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大展拳脚,拓展业务的时候,《联合早报》立刻做出了针对中国的改革——中国新闻的版面增加了两版,该报派驻中国的特派员也增加了一倍。早报网对中国的报道和分析一直秉持着“角度积极、实事求是、平衡报道、深入剖析”的方针,抱着积极促进中新交流、积极看待中国发展的态度,期望成为中新两国交往的桥梁。今年3月4日,本刊记者走进了该报驻北京代表处与首席特派员李慧玲女士进行了深入交谈,看看这位在新加坡出生,在英国接受教育的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是怎样看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郭金 《对外大传播》2012,(10):19-20
从2002年3月《今晚报·美国版》创刊至今,10年时间,《今晚报》已经成功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开办了22块版面,成为中国北方目前拥有海外版数量最多的报纸。这22个海外版分别是:美国东部版(纽约)、美国西部版(洛杉矶)、加拿大东部版(多伦多)、加拿大西部版(温哥华)、南美版(圣保罗)、澳洲版(悉尼)、澳南版(墨尔本)、墨尔本版(墨尔本)、新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知识分子移居海外,改变了华人群体的社会结构。江苏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也迎来了繁荣时期。他们兴办华文学校,助力华侨华人后代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做出贡献。华文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面临是否融入当地社会及以何种方式融入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近代以来江苏华侨华人兴办华文教育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江苏华侨华人华文教育的历史特点。在“中国热”和“汉语热”的背景下,研究梳理江苏华侨华人华文教育历史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江苏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5.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0,(7):4-4
第三届海外华文传媒国际峰会近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华文传媒代表和各界嘉宾150余人出席。本次峰会的主题是“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传媒”。  相似文献   

7.
2006年末,中国新闻社参访团走访了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一些华文报纸,了解了这些报纸的近况,并对中新社近年来加强在海外推广、扩大稿件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成果,在全球化、泛媒体时代如何发挥中新社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提高稿件的覆盖率和采用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7年9月9日至12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30多家华文媒体的460佘位代表,以及中国内地媒体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相聚一堂,就“‘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本次论坛体现了权威性、国际性、开放性、学术性、实效性、服务性的特色和亮点,为不同地区、不同形态的华文媒体展开对话沟通搭建了平台,并且推动了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的互动交流,作为全球华文媒体领军人物的“首脑峰会”,为海外社会了解中国五年来的发展变化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9.
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市,有一家在华人社会中影响颇大的华文报纸《华人时报周刊》。这是一份为当地华人服务的综合性报纸,每周四出版,每期共有36个版面,其创办人之一就是浙商应波涛、应涌潮兄弟。哥哥应波涛今年36岁,弟弟应涌潮35岁。兄弟俩浓浓的眉毛、坚定的眼神,长得出奇的相像。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人类进入近代文明社会以来,广泛传递信息的最初形式之一要算是报纸了。而今,报纸几乎已“渗入”到千家万户,成了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研究人员曾对我国出版的上千种报纸进行了归类分析,把报纸分成中央、地市县、经济、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26个大类。其版面形式一般为对开、4开4版二种。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些有别于26个大类报纸形式的奇趣  相似文献   

11.
亢霖 《对外大传播》2009,(11):16-17
“在地化”——也可称之为“本土化”,主要指华文传媒在报道内容、表达方式、传播理念、经营手法等各层次、各侧面的媒体活动上,都应尽量适应媒体所在国家、地区的具体环境,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从而在当地生根发芽,良性发展,达到最优化的报道和经营状态。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作为首个推行多元文化政策的移民国家,一直以其多元一统的社会体制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文章通过对加拿大华文报刊媒体市场的分析,总结出当前加国华文报刊的"3+1"格局现状,并对"横竖"法则在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孙侃 《文化交流》2016,(4):40-43
正旅居加拿大的台湾诗人痖弦说:"以中文在世界上的热烈、交流、激荡等现象来看,华文文坛大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可观的文坛。"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室原主任龙彼德是当代华文文学的研究学者。35年来,他始终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们保持着密切联系,关注他们的创作动态,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研究专文和论著。他预言华文文学将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现华文文学的重大价值龙彼德是从研读台湾现代诗入手,开始从事世界华文诗  相似文献   

14.
在2009年9月19至21日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成立了“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在这个由中国新闻社发起,世界各类华文媒体自愿参加的全球性合作组织里,三大名誉主席之一,有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报纸怎么啦?不是破产,就是转网:《基督教科学箴言报》4月1日不再发行印刷版,转而专攻网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改出付费网络版;《纽约时报》负债累累,不得已将自己新落成的大楼部分转租,做“地主”收租以纾时艰……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海外华文作家喻丽清、戴小华与湖州作家座谈交流,她俩优雅出众的身姿,清脆标准的华语,声情并茂的言谈,可亲可信的内容,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喻丽清祖籍杭州,曾任第五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现任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的副主席。其实全国各地读者对喻丽清并不陌生。各地图书馆大都有她的著作可供借阅;许多读者常在网上读到其发表在中国报刊上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文女作家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华文女作家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她们为繁荣海外华文文学做出了贡献.她们绝大多数人认同中华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同时也能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在21世纪,她们应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扩展视野,提高素质,充当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和平使者.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1,(5):32-32
2011年4月1日,由清华大学、凤凰卫视主办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在清华大学举行,这是海内外华文传媒在学者与企业领袖,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首次专门针对"全媒体"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外大传播》2010,(5):21-21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4月10日,欧洲华文传媒协会第九届研讨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此次研讨会研讨的核心定为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海外华文媒体所承受的压力、所面对的行业危机以及在新形势下海外华文媒体的经营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用现代传媒有效发声 我们已经跨入全媒体时代,塑造我军良好国际形象,必须用好、用足、用活现代传媒。不仅要充分发挥我军现有媒体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国家媒体资源实力,还要善于借船出海,有选择地运用好海外华文媒体和国外媒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