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游珍海 《文化学刊》2010,(5):127-130
年忌是中国广泛存在的民间习俗。对年忌习俗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循环说"、"圣人说"、"谐音说"、"宗教影响说"四种阐释。本文通过对由"数感"到"数崇拜"再到"模式数"进而形成年忌习俗这一发展过程的梳理,在前人对此习俗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不同的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2.
徐强 《文化学刊》2012,(6):49-56
史华慈作为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对人性的奥秘、人的吊诡性存在、人的有限的自由以及人的复杂性的意识活动充满关切。正是基于这种关切他对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看法,一方面他持"弱势的、谦虚的文化整体观",不满于对不同文化作出诸如"x文化"、"y文化"的僵化、粗暴论断;另一方面提出"文化导向"说,反对文化人类学的"文化结构"或"文化蓝图"说,主张人既会被文化所限定,同时又有有限的自由,促进文化导向的丰富和拓展。在比较文化思想上,他认为古今中外的人分享了某些共同的关切,文化是围绕这些关切而展开的持续不断的对话,因而具有比较和沟通的可能。通过这种比较,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丰富我们共同的经验,增加人类应对当今一些挑战时的选择余地。因此,真正的文化比较应该深入到问题意识的层面,以韦伯式理解走入人类经验之海。以这样的文化观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史华慈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独特面貌,对于我们反思传统,寻求其当代价值极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春鸣 《文化学刊》2011,(3):170-173
本文试图从晚清知识分子王韬的"废时文"说入手探究其政治文化观。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环境以及多元、客观的文化思想;在道、器之外,重视"人"的因素,促使王韬选择了"废时文"作为讨伐传统文化的入口。"时文"在他的文论中,既是承载旧文化的符号,也是传统文人的进身之阶,还泛指一切"不古若"、"不西法"之学问。从他对"时文"的解释与讨伐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王韬为代表的晚清先进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一直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王韬"废时文"的呐喊,虽然充满了矛盾,却仍然高度彰显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转型过程中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李善远 《文化学刊》2014,(6):105-108
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是这座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而杜明就是这张名片的创作者。杜明坚信:交响乐是一个城市音乐水平的标志,为了将高雅音乐带给大连市民,于2009年牵头注册了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一直坚守着高雅音乐这块阵地,引领市民学会欣赏高雅音乐,并义务教育多所学校的孩子学习演奏、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5.
岱山,古称"蓬莱仙岛",是个典型的海岛县。全县由404个岛屿组成,素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名闻遐迩。近年来,岱山立足丰厚的海洋文化,大打海洋文化牌,因地制宜,建起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盐  相似文献   

6.
刘慧 《文化交流》2011,(12):34-38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音乐之旅——2011年9月14日,我随浙江交响乐团自上海飞往意大利米兰,从都灵到奥地利维也纳,从捷克布拉格到德国柏林,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法国巴黎……整整20个日日夜夜,难忘欧洲交响乐之旅。布拉格倾听东方之声当地时间9月21日晚,世界三大音乐节之一德沃夏克音乐节首次迎来了中国的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  相似文献   

7.
刘琛 《对外大传播》2010,(10):15-16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渐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获得了出国工作或者访学的宝贵机会。那么,在"走出去"后,这部分"海外华人"该如何借助在地优势,更好地肩负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如何掌握"介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技巧是一个值得我国文化外宣工作重视的问题。为此,本论文以笔者在澳大利亚所做的中国文化传播调查为例,总结成为在域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见领袖"的主要途径和需具备的跨文化传播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礼制在汉唐时期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地步了。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①的人生训条已被具体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致守则,饮食生活也不例外。加之汉唐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使得汉唐的饮食制度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9.
贾涛  薛俊杰 《职业圈》2011,(1):22-25
2009年10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年会"上,山东牟平供电公司"七力合一"文化载体获得"中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奖",公司经理王晓峰荣获“2009年度中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人物”荣誉称号。这一年,牟平电力还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奖”。  相似文献   

10.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大典中,中国的交响乐团中有面1.46米直径的巨锣,它将在乐曲发展到高潮时,由锣鼓手重敲其锣,“一锤定音”的洪亮威武的声音,表达了人民共和国那宏伟壮丽、激昂豪迈的气势。 铜锣的故乡在中国。中国锣是目前世界各国交响乐团在音乐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打击乐器。美、英、法、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乐师们,  相似文献   

11.
在火场上     
森警一支队的政委李文化带领支队机关的干部队,在三号火场的西线上打了一个晚上,早晨七点多和负责北线的三大队二中队扣上了头。二中队长一瘸一拐地过来给他敬礼,李文化抬抬胳膊算是还了礼。对身边的刘参谋说:"给前指报情况吧。"说完身子一栽歪就倚靠着一棵倒木泥似地瘫在那里。要说他现在的状态,这会儿用"精疲力尽"四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支队的刘参谋给他盖上一件棉大衣,轻声地对通信员说:"让政委睡一会儿,别让别人打扰他。"  相似文献   

12.
朱凤娟 《文化交流》2013,(11):18-21
耳边还回响着费城交响乐团的管弦乐,心中还唱着歌剧茶花女的《祝酒歌》,杭州大剧院2013秋冬演出季又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13.
从两个看似荒谬的例子谈起例一一位肯尼亚人问他的中国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中国足球队老是在国际比赛中输球吗?"中国朋友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位肯尼亚人得意地解释道:"你们中国人看上去都是一个样,每次比赛总是不断换人。这种行为引起国际裁判十分不满,因此他总是判你们中国球队输。"这种看法听上去好笑,但细细琢磨却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14.
<正>杜明男,1958年3月生于上海,本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音协理事。现为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常任指挥,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任大连大学客座教授、大连学生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近年来,特别是创建大连第一支非职业化交响乐团——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以来,受命参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年、建党九十年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交流》2013,(7):74-76
宁波市象山县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境内岛礁星罗棋布,港湾曲折,海岸线绵延800公里,素有"百里海岸,千年渔乡"之美誉。2008年象山被授予"中国渔文化之乡"称号,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年荣膺新世纪十年·首批中国节庆名县。  相似文献   

16.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陈佐湟博士已在他位于北京广安门附近的寓所内,通过越洋电话开始了他美国威切塔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的日常工作。8时,陈佐湟迎着初升的太阳,准点迈入他心爱的中国交响乐团的大门。在此后的10余个小时内,他的身份是这个中国一流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和指挥。近年来,这位极具才华的音乐家应邀赴20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的灿烂,让人目眩神迷,品味时惊喜连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望而生畏,近而生敬,了解后便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早为中国的"老先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传承已久,发明创造之事历历可见;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每一位旅居中国的外国友人都备感温馨,如梦故里。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所谓"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的原话主要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孝通于20世纪末提出文化自觉,是针对中国文化面临后现代主义文化(时间)的颠覆和全球文化(空间)的冲击而提出的应对思想。  相似文献   

19.
"洋节热"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特点以及经济影响力、商业、教育、宣传等综合因素导致了"洋节热"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措施,舆论上大力宣传,形式上大胆创新,内容上不断丰富,法律上有力保障,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最早见于《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