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两小儿辩日》一文,最后一句话是“孰为汝多知乎”。对其中的“为”字,课本注解的是“为,以为、认为”。(见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一册注②)笔者认为,这样解释缺少根据,实属臆断,在此,“为”应看作“谓”的通假字,也就是现代汉语“说”的意思才较合适。理由如下: 第一,“为”释作“认为”使同一条注解中的翻译和解词互相矛盾: 注解中先把“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谁说你多智慧呢”,显而易见,这是把“为”翻译成“说”了。但随后又解释说:“为,以为、认为。”那么,这个“为”到底是应解释成“说”  相似文献   

2.
陈辉 《语文天地》2009,(11):50-51
英国哲学家约翰·怀特在《教育哲学》中解释“教”的时候说:“‘教’……意思是努力带来‘学’。”这位西方哲学家的解释竟然与中国古老的传统的“教”的内涵十分契合。“教”。  相似文献   

3.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中师文选第一册(人教社版)《氓》诗中第三节有这么两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课本将此句注释为:“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说得过去,女子沉溺在爱情里,那就说不过去了。”中师文选教参(人教社版)也是这样解释的。笔者认为,将“说”的两句解释为“说得过去”和“说不过去”都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古汉语的“说”不等于现代汉语的“说”。现代说话的“说”,古人在文章中用“曰”、“云”、“语”、“谓”等表示。在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5.
《陌上桑》是著名的汉乐府民歌。其中“”颇有须”一句中“”的解释约有三家,众学者或译“稀疏”、“修长”、“稀疏而长”或暗示为“粗长”。本人认为在许氏《说文》中“”字本义解释有误,通过对形声字“”的考证,指出它的本义指须发类“浓密、很多。”  相似文献   

6.
今天有幸参加这样一次关于舜文化的研讨论 ,感到十分高兴。毛泽东主席在一首诗中曾经赞颂中国人民 ,说 :“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一是指明通过努力人人可以成为聪明人 ,二是说尧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今天各位济济一堂讨论舜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多少年来人们根据古代文献研究舜的问题一直难以达成共识。有的书上说“舜生于诸冯” ,有的则说“舜 ,冀州人也”。诸冯是今天山东省的诸城市 ,而冀州在河北和山西二省的中南部。二者差之千里 ,孰是孰非 ,难以决断。疑古学派认为古代文献记载是无稽之谈不足信 ,就是连一些不…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所选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而吾以捕蛇独存”的“独”,讲解者大致有以下三种态度。一、不解释。持这种态度者较多。我所见过的选了《捕蛇者说》的课本都对“独”字不注解,似乎认为“单独的独,有什么可解释的!不值得解释”。有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增补注解中,也没有对“独”的解释,甚至讲解中也不讲解或解释,如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广西  相似文献   

8.
编在高中一册的《硕鼠》为三百篇中的刺诗名作,对于诗中“硕鼠”一词的解释,课本训“硕”为“大”,这样,“硕鼠”便成了一个偏正词组,可译为“大老鼠”。其实,这个解释是很值得怀疑的。《硕鼠》,《诗序》说:“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对《诗序》的这一解释,汉以来的经学家几无持异议者。清人陈奂硕甫在其所著《诗毛氏传疏》卷九中据《尔雅》及《易》郑注引诗,认为“硕”“鼫”古通用,“硕鼠”即“鼫鼠”。此说极是。但陈氏“笃守毛义”,不敢指出《诗序》的错误,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这就给后世解释《硕鼠》带来了两种意见的分歧。今人说诗,大都赞同《诗序》,但也认为陈氏“鼫鼠”说是可取的。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译》一九六二年出版增补本时,取陈氏说,更通俗地讲为“俗称土耗子或地老鼠”。可是该书一九七九年新版时,余先生却持折衷意见,认为“硕鼠解作肥大的鼠亦可”。是把“硕鼠”作为一个词组解为“大老  相似文献   

9.
杜甫《羌村三首》中的“畏我复却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娇儿怕父亲又要抛开他们而去,认为“复却去”的主语是杜甫本人,即诗中的“我”。另一种解释为,娇儿看到父亲脸上有些不高兴,便悄悄地退去了,认为“复却去”的主语是娇儿。以肖涤非先生为代表的主前说,以吴小如先生为代表的主后说。这两种不同解释曾经展开过争论,但结果并未得到统一。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杜诗选本和高校教材,对这个问题大多采取肖说,似成定论。  相似文献   

10.
“惩”     
《国殇》有“首身离兮心不惩”句,课本把“惩”注释为“惩创”、伤损”,把这句解释为“首身分离,斗志依然不屈”。我认为,这一解释不够恰当,《说文》云:“惩,(乂心)  相似文献   

11.
《语文知识》在1991年第9期中发表朱秀明老师所写的《<少年中国说>注视质疑》一文中认为“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之句中乳虎之“乳”为生殖的意思,因而说乳虎为母虎,我认为值得商榷。一、朱老师认为《少年中国说》一文注释是根据现代汉语的意思而解释的,但朱老师忽视了“乳”字古代是多义字,不仅单指生殖而言,还  相似文献   

12.
释“锄耰”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对《过秦论》中“锄耰”的解释是“古时的一种农具,似耙而无齿”。笔者认为这个解释不妥,“锄耰”应是两种农具。先说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锄草翻地的农具”,《辞海》的解释是“一种手工农具,用于中耕、锄草、培土、间苗等”。锄作为一种手工农具很早就出现了。《国语·齐语》中说:“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很好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言词”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众多思想家探究的哲学命题。“言词”从其发端以降,就被纳入不断地注解和阐释中,从而导致了多种“意义”的生成。“意义”作为对对象价值的把握,因为“言词”的介入而得以明晰。“言词”与思想、观念一样,都是一种存在,它们在彼此构架和创造。文章从分析“言词”与“意义”的关系出发,通过探讨“话语”、“文本”和“时空历史”,认为:理解者的偏见、先在、前结构、不同视角等造成了解释的多样形态,每一种形态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而理解者解释“言词”、“话语”、“文本”、“历史”的过程,也就是解释自我的过程。但说与不可说浸透于整个解释过程中,人类将永远面临“说不可说”的尴尬。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将“儿已薄禄相”之“相”字解释成“相貌”之意。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我国古代“相术”论著对人的“相”有明确的阐述。《潜夫论·相列篇》说:“骨法角肉,各有部分,以著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又说:“夫骨法为禄相表,气色为吉凶候...  相似文献   

15.
释“景”     
关于“景”的解释五花八门,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景翳翳以将入”为例:有人将“景”解释为日光;有人说应该通假为“影”,指影子;还有人认为这不是通假字.古代的“影”就写成“景”,应该是“景”同“影”,为影子。究竟该怎样解释?如果从“景”的字形出发,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古诗《静夜思》中“疑是地上霜”这句的“疑”字和“霜”字,在《教参》中分别解释为“疑,怀疑”。“霜,深秋后半夜的白霜,点出了时间。”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妥。 首先,从一、二两句的联系看,这种解释不妥当、第一,“床前明月光”,说得很清楚——床前银白色的东西肯定了是明月光。既然前面得以肯定,那么在第二句中又怎么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笔者认为,“说”是语文最基本的实践,“说写结合”是语文最基本的综合。建构“先说后写”的习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让作文更轻松。  相似文献   

18.
朝鲜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金日成主席有三句名言:“孩子是王”;“教师是职业革命家”;“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孩子是王”是说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人人都要处处为孩子着想。朝鲜解放后,贯彻了“把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的方针,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2003,(1)
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和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今天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原因是他们推动了对生命发展进程的了解。 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委员会主席本特·诺登说:“他们的成果为未来探索癌症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瑞典皇家科学院解释说,他们发明的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绘制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从而“看清”蛋白质,并且了解它们是如何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该院称这项成果为“革命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高语教材《鸿门宴》一文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字,课下未作解释。《教师教学用书》悔整个句子翻译为:“只叫张良留下辞谢。”其他参考资料均依此说。可见,资料编写者都认为这里的“谢”是“辞谢”的意思。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这里的“谢”应该是“道歉”、“谢罪”的意思。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