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作者、出版者和读者最初在论坛、博客、QQ群等交互平台上互动,逐渐演变出越来越多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模式.文章探讨了当下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互动的几种模式,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交互平台研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同 《采.写.编》2021,(6):115-116
在互联网环境中,政务新媒体逐渐成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开展交流互动、传播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提升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对于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功能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升政务新媒体所具有的影响力为出发点,从政务新媒体宣传推广、受众互动、内容生产与传播以及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四个层面,对政务新媒体运营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国军  王凯 《传媒》2023,(20):51-53
政务服务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突破创新,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通过两微一端以及社交平台开设了新媒体宣传服务账号,随着政务新媒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政务新媒体平台也成功出圈。文章探讨了政务新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四平警事”政务新媒体的走红路径,提出了政务新媒体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务传播平台在引导舆论、共享信息资源、提升政府形象、公信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政务传播平台存在互动效果差、形式主义严重、问题解决和反应速度慢等问题.这不但会影响政务传播平台的传播效果,还使得政务传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对青岛市政务机构的政务传播平台进行了实证调查.重点考察青岛市政务机构运用不同政务传播平台的情况,以及不同政务传播平台的信息传播情况、传播力、互动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对政务传播平台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对发布政务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认真分析政务新媒体普遍面临问题,结合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政务新媒体工作经验,探究和分析政务新媒体的运营机制和策略,为政务新媒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政务微信逐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成为政府实现政民互动、信息咨询与发布的重要抓手。政务微信在快速涌现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盲目跟风、定位模糊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借助政务微信强化政民互动、破解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政务微信内涵和功能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政务微信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仕泽 《东南传播》2021,(9):130-131
在移动互联时代,政务新媒体是政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务效率;加强政民互动,凝聚联系群众;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在政务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队伍建设滞后、资源缺乏整合、回应互动不足困境.据此,本文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优化媒介资源、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上,指出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政务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热门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引起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商丘市地方政务新媒体为个案,通过对地方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制约政务新媒体良性传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政府形象塑造、政务信息公开、政务危机公关、舆论引导、网民互动和行政网络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袁晓川  刘昱 《青年记者》2020,(11):90-92
我国政务微博自2009年开通,截至2019年6月,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政务微博,仅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数已达13.9万个①.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使得政务微博的发展由“自由生长”转向“有序管理”.政务新媒体的社交媒体属性明显,在政务公开、政务管理、政务服务中强调与公众的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政务公开的主要窗口。微博作为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互动平台,政府通过开通政务微博以发布各类政务信息,与网民开展互动。基于微博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政务微博正越来越多的被网民们接受,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新颖渠道。  相似文献   

11.
毛小娟  罗兆均 《传媒》2021,(2):43-45
在新媒体发展助力下,社区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不断扩展,对社区治理模式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现阶段基于新媒体的社区治理模式中,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的资源网络建设成果与以社区管理者为中心的政务平台间偏差较大,制约了新媒体助力下社区治理模式的平稳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新媒体助力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路径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丁利 《中国记者》2018,(3):88-90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快速发展,在推进政务公开、引导网络舆论、加强政民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政务传播的新尝试、新应用,在传播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当前政务新媒体发展面临的多重传播困境,并从角色定位、内容建设、参与互动、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做好政务传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家波 《传媒》2015,(14):49-50
媒体的生命力体现在受众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互动交流.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显示,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50%,手机网民数量逾5.5亿,4G终端数量已超过1亿.传统媒体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因此,加快建设新兴媒体,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化道路将是大势所趋,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林 《传媒》2016,(13):49-51
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新浪微博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的《2015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政务微博平台的数量已经突破15万个,微博已经成为政务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一大核心平台.2015年政务微博发布数量高达2.5亿,阅读量近1120亿.当前,政务微博在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强化政府与公众互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求真的渴望诉求和政府权威发布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在一个地区内,既包括专业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官方机构媒体,还包括各类政府机构的政务新媒体。为了提高传播效果,为辖区内的官方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建立一个互动的智慧媒体宣传服务平台,实现通稿内容的一键发布、一键撤销;实现辖区内的稿件内容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辖区内大数据共享,内容安全审核服务共享;同时,对官方媒体和政务新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集中监测,实现并加强党对网络媒体的建设、服务、运用、监测和管理的职能,逐步将监管向服务转移,将事后向事前转移,起到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舆论,占领舆论制高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阿敏 《视听》2022,(4):179-181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诗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字传播模式,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渠道多样、互动增强、成本降低、传播范围广阔的传播特点.在新的传播平台上,诗歌传播的路径也在不断革新,诗歌文本被制作成音视频投放在新媒体平台或被搬上电视荧屏,以节目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诗歌,阅读诗歌.藉由新媒...  相似文献   

17.
王春萌 《出版广角》2021,(18):72-74
目前,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政务宣传的重要渠道,在受到广大网民认可的同时,部分政务新媒体也面临角色定位不准、信息更新不及时、表述不规范、留不住用户、专业人才短缺等难题.要拉近与网民的距离,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政务新媒体可从明确角色定位、发布优质内容、多渠道宣传推广、培养融媒体人才、打造联动矩阵等方面着力,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全面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政务微博与“南京发布” 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方式之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受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工具,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转发互动,政务微博成为沟通政府与受众的桥梁之一.从部门类别来看,较之部门分布不均、多以公安系统微博为主的发展期,目前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已涉及宣传、交通、司法、公安等各单位,部门类型日趋均衡化.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政务微博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推动着政务微博的机构化与机制化进程.①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现状 (一)新媒体的便捷使学生获得资料更有效 新媒体环境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手机终端随时随地的获得互联网上的各类的视频、音频和文字材料,有励志、历史等兴趣爱好类的资源,也有考研或是四、六级考试等知识类的资料,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交流互动平台,可以随时的与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免去了同学们之间传递消息的误差,增加了师生的沟通,打破隔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走向深度融合,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新趋势,"微传播"日渐成为大众传播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碎片化的微传播,为党委政府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水平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发布和安徽政务发布两个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从抢占舆论阵地、改造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扩大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断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吸引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