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平 《现代语文》2009,(7):84-84
教育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篇佳作,成为灿烂的华夏文明中的一朵奇葩。古典诗词从各个角度映射着自然之美、人情之美、思想之美,如果能够真正走进其中,人的精神会变得充实,人的灵魂会得到净化和升华。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古典诗词之美,是培育学生美好人格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中国人注重传统诗教.近年,教育部呼吁"用流行歌曲推广古诗词",弘扬传统文化.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独特的作用.策划举办古典诗词朗诵暨演唱会,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弘扬传统文化,加深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其审美感受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育红 《文教资料》2008,(20):114-115
通过实例,分析古典诗词教学中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有益性以及教学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赵秀丽  孙林年 《学子》2014,(3):13-13
正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化精髓,它们蕴含着抒情美、内容美、形式美、情感美,对于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品格,具有极大的作用。由于古典诗词意蕴深远,情感丰富,这对教学中的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人格,这样才能使得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顺利展开。一、感受美的语言,培养语感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古典诗词的语言教学。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诗预言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这种"陌生化",即是指语言形式具有新颖性。人们通过对这种陌生化的语言形式的感悟,体味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集中体现,而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审美观念即中和之美。中和尺度要求和谐地、适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主体与客观的共同性。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追求所蕴藉的中和精神中和之美与今天我们提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一种传统与继承、发扬的关系,前者将为后者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除了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表达上的抒情美、精炼美、音乐美等美学特点的共性外,还有其思维空间三维合一、人格蕴含壮丽崇高、生命根须继承庄苏、历史源流推陈出新等独到的特征.他从天地人三维空间的角度辩证地表现世界;其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继承豪放派庄子、苏轼的风格;他继承创新,在诗词创作上开一代先河,成为"现代诗词派"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同学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充分鉴赏古典诗词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学精华,更要引导他们在古典诗词品鉴活动中体验其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诗意美、情感美、人物形象美等,以促进他们审美思维能力的发展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形成。一、预习激趣,感受诗意美我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高中同学只有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才有可能主动地、愉快地、积极地投入学习。那么,我们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激发同学们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含英咀华中我们常常陶醉于文字筑成的山水,流连忘返。一词一句无不诠释着自然之韵、生命之美、世界之妙。人常说,一滴水中看一个世界,从一滴水中我们可以观望大千世界,同样,品读一首诗、一阕词也可以让我们体味丰富而悠远的文学之美,感受和触摸世界的辽远无边。而今,当古典文学在流行元素的冲击下,古典之风已悄然褪去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寻找那份远去的典雅?也许有人会说,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谈古典、教古典很难,因为学生没有兴趣,那么该如何开展古典诗词教学呢?我认为,唤回古典之美重在走好三步:一为“激”,二为“集…  相似文献   

9.
选编入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古典诗词作品不仅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意蕴,还蕴藏着先人的品格操守、志趣情怀。古典诗词教学,应让中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中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好底色,润泽中学生的心灵。2022年9月,自实行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来,虽然有一些教师提高了对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视,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在简析了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问题与成因后,尝试从古典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价值美四个方面结合新课标要求来初步探索改进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华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富有哲理之美是中华古典诗词的一大艺术特色.情景事理浑融一体使得中华古典诗词不仅更有诗味,而且更富理趣,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在中国文学宝库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主流教育的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彰显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发展水平,代表了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通过人教版语文教材让学生在古典诗词中进行有意识地积累学习和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构建起学生认识语文之美、爱好语文之美和创造语文之美,这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研究美育实践构思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言与意具有非一一对应性,它为古典诗词“味”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古典诗词在言意关系的张力系统中,具体呈现出素美之味、比喻象征美之味、含蓄之味和醇美之味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高中阶段古典诗词教学的现实困惑是: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教古典诗词,教学却往往是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少对诗词本身的深入解读,也没有很好地带动学生去仔细品味。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引入文本细读的方法,带领学生聚焦细节,勾连全篇、涵泳咀嚼、激发想象,从而品出诗词的结构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4.
"弱德之美"是中国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在其多年的诗词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出的。在目前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2016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但是当前的古典诗词教学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文将用"弱德之美"这一理论来指导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更能体味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审美形态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艺术表现活动。古典诗词的审美形态多种多样,最为主要的有五种,即丰富多彩的意象之美、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深沉浑厚的气韵之美、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这几种形态互为补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神妙的艺术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诗词是抒情的艺术,诗篇中那浓浓的"诗情"是诗词之所以为诗词的重要特征,亦是诗词能打动读者的基础,诗词之美,美在深情。作为读者,只有被诗情"感动",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诗词之美。因此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悟诗词中的情感之美,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是中职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要读懂一首古典诗词,乃至欣赏古典诗词的意蕴之美,并不容易。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时间久远,作者所处社会环境也是古今有异,以及诗歌凝练简洁的语言特点,都为解读诗词设置了难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提升初中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师高度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以往教学成功经验的总结,研究多角度古典诗词鉴赏、古典诗词情境创设、打造新颖的古典诗词实践活动、注重“美读”品味古典诗词艺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内容,思考显著提升初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感情朗诵,体味诗韵之美黑格尔曾说:"诗词中必定包含音节或者韵,因为章节与韵是诗原始的唯一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它比华丽的词藻更为重要。"因此诗歌的音乐特征较为突出,诗词的节奏主要是为了迎合舞蹈与吟唱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与人的生理节奏以及生活、自然节奏相统一。人情感的不断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弛度都决定了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美主要在于音律之美,学生在朗诵时可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教  相似文献   

20.
"空白"作为诗词意境的重要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极为丰富,它拓宽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延伸了诗词的表现力,彰显了诗词的独特魅力."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特质:空灵、简洁、无言之美,营造出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境界.深入把握"空白"论的美学特质,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鉴赏中回古典诗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