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移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女子运动员步法移动的速度及合理性远不如男子运动员。就女子运动员本身步法移动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性 ,即左右步法比前后步法要好。乒乓球女子运动员的前后步法的调整能力与左右步法有明显差异 ,多数女子运动员的前后步法的调整能力比左右步法差 ,而男子运动员则无明显差异。前后左右步法首先是移动重心 ,重心交换是步法的核心。我们认为步法与身体素质、判断、重心交换、起动密切相关 ,提高步法移动速度必须提高以上诸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教学中步法练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访谈法和实验法,针对各高校乒乓球步法教学时数偏少、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状,进行乒乓球步法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步法移动与速度、灵活性密切相关,快速灵活的步法移动能减少击球失误,提高击球的连续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代乒乓球运动,对运动员步法移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迅速,正确的移动步法是保证合理击球的基础,而决定步法移动的关键,则取决于正确的重心移倒。目前在训练中,特别是中小学和一些业余乒乓球队的训练对待步法的练习重视不够,大大妨碍了技术的提高。下面仅就重心的概念、重心的移动规律和步法移动的主要方法试做初步的探讨。一重心的概念所谓人体的重心,就是指人体各部分重力,合力的集中点而言的。也就是说,人在地球上,身体各部分受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作用。如果把各部分所受的引力加起来,可以用其一点来代表,这一点便是人体的重心。不  相似文献   

4.
汪文忠 《武当》2014,(11):50-50
步法技术是散打运动中的重要技术,步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散打整体技术的发挥。散打的步法是由武术中的步法演变过来的。在习练武术步法时,增加散打步法的训练,可以提高散打步法的实用性。一、武术步法与散打步法的特点(一)武术步法的特点习练武术中的步法步型,主要是用来增进腿部力量和速度,以提高两腿移动转换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最基本的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和虚步等五种。弓步,以右弓步为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前后分开,相距约三脚掌,右膝前弓,左腿微屈后伸。  相似文献   

5.
汪晓雷 《武当》2011,(3):27-28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法的变化转换为中心,其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蛇行掌、顺势掌、抱掌、合掌、扣掌及回身掌等基本八式。八卦掌流传至今已有多个流派,各派掌法名称有所不同,具体练法各有差异,但大多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单换掌开始,逐步完成八掌转换连接。基本步法有起、落、摆、扣这  相似文献   

6.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10,(9):105-113
步法是乒乓球的灵魂。既然有“法”。就要讲究跑动的合理性。从步法的分类来看,无非就是单跨步、并步、交叉步,在这三种基本步法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小碎步、垫步、跳步等步法。  相似文献   

7.
花样滑冰的步法训练在欧洲、美洲的一些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很多国家把步法做为运动员等级考试的内容,人们已经明确地认识到步法训练是花样滑冰冰上训练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跳跃训练、旋转训练和步法训练)。通过步法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脚下的灵活性和“滑冰感”,使动作舒展大方,把不同的步法巧妙地编排起来,进而表现音乐,使节目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富有感染力。所以世界上对步法  相似文献   

8.
《体育师友》2015,(4):34-36
高校网球课学生步法凌乱,击球重心不稳,动作技术没有成型,如何快速、合理、科学的移动是保证击球动作准确稳定的前提。网球步法训练,主要目标是提高位移速度、提高步法变化能力、提高步法移动的准确性,针对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学生,探讨"多点式"步法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步法训练目标的需求,是一种简单实用但效果强大的步法训练法,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步法是散打中重要的技术,直接影响着散打整体技术的发挥。研究发现,目前散打步法尚处于较为无序状态,缺少有效的静态步型和动态步法。步法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缺少科学有效的手段,技术严重不足,表现在:步法单一,与拳腿摔等技术配合失调,行进间难以连续发力,步法与其他技法的复合性差。改进散打步法势在必行,应将传统武术的一些步法经过科学训练应用于实战。此外,深入发掘传统武术的其他技术,应用于散打丰富散打技术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肖青  周龙贤 《精武》2012,(11):20-22
羽毛球运动中有这么一句话:"三分手法,七分步法",这句话可看出步法是羽毛球运动的基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对高校羽毛球运动员的步法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羽毛球步法的单一教学法和组合教学法,并且步法与手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提高步法的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步法教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乒乓球步法教学是乒乓球教学的重要环节。手法教学中亦有步法教学。学生的手法和步法教学应当同步进行,应当选择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法的合理使用是以步法为基本前提的,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到有利的位置,才能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2.
郗恩庭说步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花点时间,来强调步法的重要性。在我们那个年代,与欧洲,日本的教练就已经有过许多交流,大家都提到了步法的重要性。比如日本的长谷川信彦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步法是乒乓球运动的生命》,这就把步法提到了最高层次上——没有步法你就成不了一流选手。  相似文献   

13.
张凡  赵晖 《乒乓世界》2007,(7):98-99
其实发球抢攻并没有可固定套用的步法,接发球抢攻也是。所谓文无定式,打乒乓球也一样。但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种常用的发球抢攻步法,比如发球后侧身的步法,发球后上步挑打的步法,或者发球后交叉步扑正手的步法。不管使用什么步法,都有几点经验性的规律可以遵循。  相似文献   

14.
田文娟  吴维铭 《体育世界》2014,(1):77-78,87
"步法是乒乓球运动员的生命"这句话精确的概括了步法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性。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提高,乒乓球的步法越发显示出了它极其重要的地位。采用录像观察,资料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郭跃在比赛中搓球结合拉前冲弧圈球步法运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步法使用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小碎步、跨步、并步。郭跃运用搓球结合前冲弧圈球技术回击时,使用的步法类型有三种,而运用X型步法组合的得分率最高,达到73.0%。  相似文献   

15.
步法在武术套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法在武术套路中的应用邱建华,田志明,鲁国庆,段章丽,李霞1步法的种类武术套路中步法运用广泛,一般常以行进间的步法或相对固定的单脚步法为主,连接各种手型、步型、手法、身法、腿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等动作和各种器械的方法。1.1行进间的步法主要有击步、...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常用低冲击基本步法及演变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步法是组成健美操练习动作的原始素材,看似千变万化的练习动作实际上可以进行整理分类。根据动作完成过程中人体相对与地面的作用力不同,所有的步法可以归纳为两类:低冲击力步法动作与高冲击力步法动作。教师在编排动作时,可以在基本步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包括上肢动作变化、动作方向变化、步法间连接顺序的变化等,从而创新成为若干个新颖的练习动作或形成一个相对复杂的组合练习。本讲介绍目前健美操练习最常用的低冲击力基本步法。踏步走步一字步V字步漫步移重心点步后屈腿并步下肢着地时,膝踝关节有弹性地缓冲。同上前后都要有并腿…  相似文献   

17.
步法是羽毛球基本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年轻的运动员还是优秀运动员步法均是基础。而要打出“快,狠、准、活”的风格,步法又往往成为关键性的问题快速进攻的打法对步法的要求比手法更高。实战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双方运动员在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步法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坛有这么一句名言:“网球是一项脖子以上,腰部以下的运动。”这句话强调了头脑和步法对网球的重要作用。的确,每位网球教练员都会花很多时间提高运动员的步法移动,因为步法是影响网球运动员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德国科隆体院的研究人员经过测量和统计,揭示了一些网球场上步法的本质特征。 在一场硬地网球比赛中,有以下特点: 1. 每次跑动的平均距离为5米;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常用高冲击基本步法及演变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备课或动作创编时,从这些基本步法中单独选择某一个步法,可以进行动作演变,可以选择不同上肢动作配合。另外,在创编健美操练习动作时,还可以选择2~3个基本步法进行联合,再加上有动作的演变以及不同的上肢动作配合。这样的组合动作更加富于变化,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练习。健美操常用高冲击基本步法及演变组合@金逵!100084$北京体育大学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7,(8):96-97
如前所述,步法可分为主动步法与被动步法。被动步法是指在一个回合中处于被动时击球所采用的步法。比赛中,选手在被动的情况下,无法高质量回球,只能通过暂时过渡球的维持,以求寻机达到攻防转换的目的,此时所能采用的步法多是配合手法节奏的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