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叫你家长今天下午5∶00前务必到学校来。”时下,不少班主任,只要学生犯了错,就要学生把家长叫来。“叫家长”似乎成了不少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招“杀手锏”,解决棘手问题的一根“救命稻草”。
  固然,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全面教育。班主任常和家长联系,可以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果无论事情大小,犯错轻重,动辄“叫家长”,过多过滥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还会引起家长的恐慌与反感。  相似文献   

2.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3.
方长洲 《河南教育》2004,(12):39-39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还没有“走马上任”,这个班的科任教师就纷纷找上门来,向我反映该班一个叫小D的学生的种种“罪状”,希望我“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好“烧烧”他,给他来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4.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如能恰到好处地用好“爱”这一法宝,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如能真正做到一丝不苟地实践“爱”学生这一天职,班主任工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班级,不可避免地会有少数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即所谓“差生”。“差生”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笔者从教多年,在“转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转变差生,这是“转差”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高红娟 《贵州教育》2009,(9):17-18,21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教师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育之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7.
赵积平 《广西教育》2012,(26):35+38-35,38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对班级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班主任教师认为学生原有的素质是培养班干部的起点,班干部起点高,班级管理起步会快些,效果会好些,所以大多数班主任会选拔一些素质较好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但是,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经常会体验焦虑、抑郁、消沉等负性的情绪。作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学会倾听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是班主任的必修课。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的观念,使得一些班主任根本就不会倾听。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类似“我的话还没说完,老师就……”  相似文献   

9.
在校学生叫他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王老师”、“李老师”,学生家长照例也跟着孩子一样叫“王老师”、“李老师”,称呼虽同,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完全不同,显然是无须多说的废话。正如孩子叫他的姥姥曰“外婆”,其父也跟着叫“外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由于教育理念的更新,赋予了班主任工作新的内涵,重新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定位,进行观念更新,将会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做到“六化”。一、知识应“博”化教师是学生的“学业引路人”。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比科任教师更渊博的知识。首先,班主任要在自己所任学科教学上“镇”住学生,确保“一专”。即使班级管理工作再忙,也要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潜心研究教材、学生,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虚心学习,大胆创新,以较高的教学能力来获取学生的信任。其次,班主任要不断学习,邃密群科,力争“多能”。学生在学习上遇到…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如果说教师是学生的师表,那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楷模。因此,这个神圣的岗位要求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班主任要有奉献精神,要有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而带班绝对不能为名为利。班主任的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她能建设一个不朽的班魂,能让学生在若干年后念念不忘这个班主任所带班级的精神和荣誉。古人云:“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12.
杨秀玲 《学周刊C版》2014,(6):212-212
班主任教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所有孩子的“母亲”,但是这个“母亲”的工作可远远要难于真正的母亲。他不但要管理好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还要管理好学生的学习情况、交往能力等等。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最全面、最能干的“保姆”来比喻班主任教师。  相似文献   

13.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14.
老师本属牛     
班主任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度”不好把握。过于威严吧,不易和学生接近,学生也会怕你,会对你“敬而远之”;过于宽容吧,虽然和学生接近了,但教师容易失去威慑力,会导致班级制度执行起来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15.
纪文雄 《上海教育》2010,(11):58-58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就目前的班主任工作情况来看,我认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提升四种“力”。提升亲和力班主任的态度必须是亲切的、和颜悦色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或者愿意听老师的教育,关键在于老师的态度。班主任的语言应具有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不是纵容学生的错误,而是在班级规则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如果班主任动辄发怒、训斥学生,那么学生的态度、言行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7.
注意化解矛盾学生及家长侮辱殴打教师事件的发生常常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恶化,甚至不可收拾。如何化解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矛盾,最终达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目的?笔者试图通过对以下事例的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事例1《扬子晚报》2000年11月10日报道:11月7日,深圳市某中学初二(8)班一男生,在校将同学打哭。当时班主任叫其留下,他却自己跑回了家。下班后,班主任在另一位教师的陪同下,到这位同学家家访。见教师来了,该生立即拾起两块石头,大叫:“我要打死你们!”…  相似文献   

18.
一谈及班主任的威信 ,一些班主任自然以“严”字当头 ,认为无“严”则不“威” ,所谓“严师出高徒”嘛。而一些班主任的“严”主要是以“罚”来“镇住”学生 ,如罚站、跑步、抄作业等。一些班主任更是以“枪打出头鸟”的方式给学生来个“下马威” ,认为只要制住了“猴王” ,其余的“猴子、猴孙”就会“乖顺听话了”。然后你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 :只要班主任在场 ,学生便鸦雀无声 ;只要是班主任说的 ,学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班主任一不在场 ,那就是放“猴子进桃园了”。更有甚者 ,一些班主任在学生中培植“亲信…  相似文献   

19.
教师批评用语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 ,面对一问三不知或调皮捣蛋的学生 ,常见有的教师忍不住发起火来 :“你怎么那样笨 !”“你简直是世界上最笨的人 !”这就犯了教师批评用语的大忌。它非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有的学生甚至一辈子都会记住老师的这句不负责任的话。那么 ,作为一名教师 ,哪些批评用语是不能用或需要慎用的呢 ?下面谈一谈教师批评用语十忌 :  一忌挖苦语。一名学生在校外被社会青年打得头破血流 ,第二天缠着绷带来学校。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 ,挖苦地说 :“你平时和同学打架不是很英勇的吗 ?怎么一到外面就…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能界前辈曾告诫我:“当教师万不可认为自己行,当上了十五年教师才会有体会”。我一直记看这句话,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十六个春秋,当了十几年班主任。十几年来,我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认真曾结经验教训,已形成了“以班干部为主,班主任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我谈一谈自己做班主任的体会,与大家交流。我反对体罚或要相体罚学生,甚至到后来,学生犯错检查也不叫学生写。我真诚地爱着我的学生,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去感染每个学生。我认为学生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是不正常的,”青少年犯错,上帝都会原谅”,只要不是原则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