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代的哈剌和林(Qara—Qorum)故址在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省(ayimaq)额尔德尼召北。从1220年到1259年,哈剌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云集了东西方的各色人种,境况盛极一时。1260年以后,随着忽必烈政治中心的转移,这座草原城市逐步降格为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宣慰司、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总管府、和林路和林行省治所,后来又成为岭北行省治所。整个蒙元时期,哈剌和林的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漠北地区的一个文化亮点。笔者依据各类史料,就哈剌和林教育的渊源、脉络、走势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草原深处的教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对草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代的哈剌和林(Qara-Qorum)故址在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省(ayimaq)额尔德尼召北.从1220年到1259年,哈刺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云集了东西方的各色人种,境况盛极一时.1260年以后,随着忽必烈政治中心的转移,这座草原城市逐步降格为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宣慰司、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总管府、和林路和林行省治所,后来又成为岭北行省治所.整个蒙元时期,哈刺和林的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漠北地区的一个文化亮点.笔者依据各类史料,就哈刺和林教育的渊源、脉络、走势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草原深处的教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对草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元代亦集乃路位于西北边地,是紧靠漠北的军事要冲,甘肃河西一带军队经由此处,其军粮由本路负责筹集供给,史料对此记载较少.黑水城发现了几件军粮文书,为我们研究亦集乃路的军粮情况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结合<元史>,比照<黑城文书>中的<大德四年军粮文卷>,对海都之乱时期亦集乃路的位置、为元军筹措转运军粮情况等进行初步疏理研究,以阐明亦集乃路作为西北兵站之一,在元代北方军粮后勤供给体系中充当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札剌亦儿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影响的部落,其驻地随着蒙古高原和蒙元历史的演进而有所变迁。公元8—9世纪,札剌亦儿部曾驻牧于哈剌和林一带。辽代东移至斡难与怯绿连河之间。蒙古国建立不久,又移牧漠南上都路。随着元朝建立,忽必烈迁都幽燕,札剌亦儿部被徙至辽河流域,讫元终。另有部分家系,因身系军籍或累世入仕朝廷,从而得以驻留汉地食邑或分戍中原。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5,(4):98-101
哈剌(哈拉)灰人是明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族群。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及不同时期学者文化想象的加入,使得该族群丧失了本来面目,成为西北民族史中的一个谜团。在此,笔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对哈剌灰人的去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哈剌灰人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6.
萨都剌的诗歌创作,在萨都剌生前由他本人编辑成集,名曰《雁门集》。元干文传序《雁门集》时说,萨都剌“尝出其所作之诗曰《雁门集》者见示,予得以尽观”,又说“亦以生居雁门,遂取名集”。但萨都剌生前手定的《雁门集》今已无存。萨都剌的《雁门集》,今天见到的较完整的本子是清人萨龙光所辑注的《雁门集》,为十四卷。萨龙光在介绍这十四卷本的《雁门集》时说:“家中所传之《雁门集》,初刻于明天顺己卯(公元1459),十一世祖宗伯钝庵公,跋中言‘汇辑遗篇,合旧刻二十卷,总而为六’,在赵、李二刻之前。再刻于康熙庚申(公元1680)五世祖葛斋公,亦作六卷,在毛刻之  相似文献   

7.
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乃林蒙古族中学深化改革纪实位于老哈河畔的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蒙古族中学,多年来坚定不移搞改革,千方百计谋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受到旗内外同仁和上级领导的瞩目和好评,被誉为“民族教育的一朵新花”。...  相似文献   

8.
西欧文学东渐初潮中,英国小说家哈葛德是一领风骚、为我国读者广为熟知的一位作者。中国现代文学卓越的奠基者鲁迅,一度也是哈葛德小说的热心读者,甚至由此萌生翻译哈葛德小说的豪兴。当时,翻译哈葛德小说最著力的林纾,几乎是见一本译一本。和林纾的翻译激情相媲美,鲁迅的阅读兴致亦达到见一本购一本的程度。但认真说来,林译哈葛德小说给鲁迅留  相似文献   

9.
北巡私记》是现在仅存的系统记载北元初期历史的著作 ,为我们提供了窥见宣光、天元两朝政局的重要线索。北元上都、应昌小朝廷里存在着一个与苟且偷安派相抗衡的振兴派。其政治纲领是任用扩廓帖木儿 ,迁幸和林 ,团结西北诸藩共图恢复 ;主要代表人物是哈剌章、扩廓帖木儿。昭宗宣光朝乃至脱古思帖木儿的天元朝振兴派总揽朝纲。以扩廓帖木儿为首的元地方实力派 ,以哈剌章、蛮子为首的中央直属武装力量和以阔阔帖木儿为首的岭北诸藩势力 ,团结一致 ,诱敌深入 ,英勇奋战 ,击溃了洪武五年北征的明军 ,使北元 -蒙古的统治得以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马可波罗出使云南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对马可波罗东方行程和年代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马可波罗何时出使云南这一问题上更是存在着激烈争论。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可波罗寰宇记》及《马可波罗注》为主要参考依据,对马可波罗出使云南的时间作了新的探讨,认为马可波罗出使云南应在1281——1282年之间。  相似文献   

11.
笔者旨在考证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族属问题。援用的佐证材料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蒙元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特别是哈剌鲁等色目部落次第融于蒙古的史实 ,同时又观照到清代诸儒对萨都剌族属的认定 ;其二是萨都剌诗歌创作本身。萨都剌洞悉内情 ,敢于将皇家内部的残酷争斗发为诗歌 ,痛下针砭 ,与其族属蒙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萨都剌(公元12827—?),字天锡,号直斋,至元十九年生,卒年不详。元代干文传在《雁门集》序中说:“若吾友萨君天锡,亦国之西北人也。自其祖思兰不花,父阿鲁赤,世以膂力起家,累著勋伐,受知於世祖。英宗命仗节钺留镇云、代,生君於雁门,故以为雁门人。”由此可知,萨都剌的祖先原为西域色目人,随蒙古军西征后,来到中原,以武功起家,世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所以萨都剌是雁门人,名其诗集日《雁门集》。萨都剌诗中屡言“朔客”,言其家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黑城出土文献中,《俄藏黑水城文献》利用较少。其中一通题名“宣光二年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亦集乃分省咨文”、编号“俄TK204V”的文书,内容丰富,记录了北元亦集乃分省被明军攻陷前夕的政治军事状况。该文书是珍贵的原始文献,可以弥补和纠正《明太祖实录》中相关史料的阙失。  相似文献   

14.
元代亦集乃路的民间借贷契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逸友先生编著出版的《黑城出土文书》中有26件元代亦集乃路民间私。契约文书,其中13件借贷契约,有借粮契约9件、借钱契约4件。契约格式完备、手续完整、内涵丰富。结合契约内容分析,可看出元代借贷契约具备的某些特点以及亦集乃路居民经济生活的概貌。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考槃》诗的主旨有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五种,即剌庄公说、美贤者隐退而自成其乐说、美剌并举说、剌人仕风气之扬扬不绝说和情诗说。通过对诗作本身关键字词的考证以及对每种说法进行辨析,可得出《考槃》主旨乃赞美贤者隐退而自成其乐。  相似文献   

16.
蒙古札剌亦儿部作为黄金家族的"斡脱古.孛斡勒"(t γüboγol),即老奴隶,有元一代,它遵循着传统的婚姻礼则,坚持与黄金家族"世不婚姻"。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明代,札剌亦儿人却多有联姻皇室的记录。同时札剌亦儿人的婚姻同样无法超越门第社会婚姻的藩篱,婚姻仍然成为许多札剌亦儿人改变其政治地位的手段和体现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晚清民初,哈葛德小说流播到中国社会,被林纾大量译介和读者广泛接受,林译哈葛德小说实践成果丰硕。在译介实践中,林纾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哈葛德小说的文学思想进行中国化改造,林译小说在道德伦理、宗教思想与美学内蕴方面呈现为本土化特质,成功顺应了近代中国文化语境。林译哈葛德小说文化精神的中国本土化在启蒙教育国民、满足民众审美诉求及推动其近代中国经典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元上都为中心,分别从地理环境、都城基本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经济类型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元上都、哈剌和林及元大都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这三座都城在经济生活上存在的共性及各自特点,并据元上都地区的经济生活状况,阐明元上都作为元代夏都所具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甘肃永靖炳林寺石窟周边的交通问题是丝绸之路东段交通路线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唐代凤林关不在原甘肃永靖县城所在地莲花城(现已没入刘家峡水库中),而在原永靖县唵哥集附近(现亦没入刘家峡水库中,即刘家峡水库蓄水前银川河入黄河口处)。吐蕃所建的河桥,不在"炳灵寺不远的黄河上",而当在今青海兴海县曲什安河入河口处的曲什安乡附近的黄河上。法显《佛国记》中所载的养楼山,亦不是指今扁都口一带所在的祁连山脉东段,应当是今青海大通县境内的北川河与东峡河交汇处的元朔山。  相似文献   

20.
元代商贸为何空前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的商业贸易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的特点。马可波罗以亲历其境的感受,曾高度称赞元朝的大都(汉八里)是13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富庶的国际大都市,“百物输入之众,如有川流不息”、“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比”(《马可波罗行记》)。由于商业活动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商业税收就成为国家极为重要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