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对语文课本身的未来兴趣 ,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所有学习和行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现代心理学认为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① ,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对小学语文基础性的理解不谋而合。于是 ,我们在山东省“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研究”中 ,加强了对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的力度 ,提出了“大容量、多通道、创情…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是基于学生学习要求而发生的,旨在启动、改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而形成的指向、引导一类的活动.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给予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影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并非教师“教”成,“讲”会的.教师的课堂指导行为是基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而发生的,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就会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变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为指导学习,这是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的需要.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偏重重复学生已知的信息,或者重现他们可以在各种信息源中轻而易举找到的东西,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会缺乏最起码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同时,以往“讲授”式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剥夺了学生的发现、探究、创造(或再加工)的乐趣,教师将经过自身“咀嚼”加工后的知识以“制成品”的形式放在学生面前,长此以往将使之失去“品尝”的驱动力.可见,强调和重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行为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汉语文教学从开始拟订现代学制章程算起,至今正好百年。可惜学习西方的这一百年,虽有成效,但留给我们的教训够惨重的了。其中致命的一点是背离汉语母语的“习得”规律,错误地未经研究引进了不符合汉语文及汉人习得母语规律的一套“学得”办法。习得与学得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一对最基本的矛盾,需要我们作具体深入的研究。在学习心理学中,习得指个体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学得指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学习者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相应的,教育学界有人区分“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语文学习来讲,语文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学习行为和认知取向。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以往语文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海英 《学周刊C版》2011,(8):131-131
一、语文学习活动 谈论语文教育,以往我们总是注重讨论“语文教学活动”而讨论“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地是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是一个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毫无疑问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时时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学科,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已经不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和素质发展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为-认知”教学法是从根本上可以改善学生不爱阅读,阅读能力低下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出发,介绍“行为-认识”教学法的含义,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该方法,希望能给同仁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掌握“五会”学习法 提高语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要学到丰富的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它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五会”学习法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韩录平 《成才之路》2010,(14):45-45
一、教学目标的模糊性造成教学行为的盲动随意 【现象】研究评价语文教育行为,审视教学效果,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缺乏目标的明确性,任何行为都可能是盲动甚至错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简单而复杂,清楚而又模糊。《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习,能学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自主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行为,自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自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源自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实现语文自主学习关键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索与建构语文自主学习教育、教学体系等。语文自主学习是学习型社会语文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绘制“心智图”学习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日益增多,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层面的研究尚少。笔者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复习巩固知识三方面进行了“心智图”绘制指导,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激活认识发展中的内部机制,实现“被学习”到“主动发现、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美好学习愿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徐莉 《学语文》2021,(2):23-25
传统家训不仅可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其内容中也包含着宝贵的语文教育思想。古代传统家训中的语文教育思想直接促进了古代的语文教育,研究、挖掘和继承传统家训中的优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此运用到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本文侧重探析“大语文”背景下传统家训中“应世经务”的语文教育作用、“修身力行”的语文教育目标以及“阅读、写作和言语”等语文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 ,传统语文教育经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然 ,传统语文教育也复杂得很 ,应该做深入的研究 ,批判地继承。在这里 ,仅就传统语文教育的几个一般性的特点 ,及其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问题谈谈看法。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特点是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认为学习语文主要就是学习阅读与写作 ,培养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在中国古代 ,上学与“读书”被看作是一回事 ,古人认为 ,学习语文就是要阅读大量的书籍 ,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写文章 ,对近代所要求的“听”与“说”的能力则不太重视。长期以来 ,研究者把这看作是传统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所承载的重要使命,不仅制约着语文教师教学水平,而且制约着教育效果。因为这是关乎学生健康人格的建立乃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法上应把“接受学习法”、“研究学习法”并重,教法上应把“知识讲授法”、“行为引导法”、“审美体验法”并举。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对于读书在语文教育中占据何等地位,专家的看法相对一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儒敏)可见,读书是语文教育之“根”,离开了“读书”这个根本,语文教育就会百病丛生.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语文教育经过一番番的“提纯”、一遍遍的“蒸馏”,蜕化成了“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巧训练——结果,做题成了语文学习的常态,考试变成语文学习的动力,名次成了学习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课程的意识与理解能力”不可轻视,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坚持“基于学情以学定教”的教学立场不可改变,践行“深度学习促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行为不可缺失,夯实“语文要素学习”的教学目标不可打折,关注“信息...  相似文献   

16.
刊登在《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的《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从〈记金华双龙洞〉教学片断说起》(以下简称为〈要冲出〉文)一文: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到“学习语文”的轨道上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我认为还有深入谈下去的必要。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忽略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以老师的思维结果代替学生的感悟过程,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17.
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学习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由“客体教育”向“主体教育”转轨。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应当用现代教育理论来重新审视和把握复习与“学习积累”、“能力发展”的关系。就语文而言,“学习积累”是指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无论哪一套课标教材,都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推进的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课文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整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单元主题”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单元主题”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设置成为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听说读写、感受和体会、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巨大的惯性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伪科学的泥淖 ,教师和学生束缚在一个虚拟的学语文的环境中 ,本末倒置地去“研究”语文 (为了应付考试 ) ,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去“学习”语文。文章针对这一现状 ,从课程与教学的结合上提出了科学地界定“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看法 ,即处理好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上登载了覃章俊同志的一篇文章——“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以下简称覃文),读后很有一些感想。 覃文主张要“学习语文”,不要“研究语文”,什么是“学习语文”,什么是“研究语文”,作者没有明确界定,从覃文中揣摸,“学习语文”大概指的是运用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注重对文章整体意象的把握,外在形式主要是重朗读、重感悟;“研究语文”大概指的是注重对文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