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学校成员、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以课程改革为主旋律的学校文化的诊断、设计、转型和生成.她是以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建构的一种有利于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特征与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现就课程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谈几点肤浅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振清 《中国培训》2009,(11):30-31
一、对于学校文化概念的理解 1、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许月良 《教师》2008,(17):55-56
学校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备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它总是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学校的人。学校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构成。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备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它总是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学校的人。学校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文章系统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最终达到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文化,它包括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良好的学校文化,像风一样不可阻挡,它影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对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点、学校作风、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简言之,学校文化就是一个学校长期积淀并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文化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教育文化。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是现时代办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学校文化建设要形成独特的理念,以特色理念构建学校独有的个性文化品牌,进而通过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陈冬 《江苏教育》2014,(10):62-63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风气、教育哲学等精神意识影响学生,春风化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文化之要义就是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永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并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的总和。读式文化的形成是钟家村小学长期进行自我改革、自我实践、自我重建的产物,是全体师生共同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在发掘学校传统中培植特色文化。读式教学是学校"以读为主,综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认同教育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证。认同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沟通性、宽容性、和谐性、渗透性的基本特征,倡导认同教育有利于学校校长塑造先进的学校文化,凝聚师生的情感和意志,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创造力等。  相似文献   

13.
李万忠 《甘肃教育》2014,(17):17-17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优质学校无一不是具有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的工作,现就这项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构想。第一,用精神文化引领发展。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导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应把握三个定位即学校定位,确定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层面及任务;规律定位,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责任规律,将校长视为责任和前启者,还应形成办学理念。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有一个“治校预期”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兴校,构建文明、有序、民主、进取,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健康、和谐校园。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应更注重价值取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其他分支文化的价值取向都应该与“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生存发展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15.
积极的学校文化重在建设,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而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积极的学校文化重在建设,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而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徐超 《教育》2015,(10):47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学校规范制度的总和,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共同的价值信念及其各方面的物质表现。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发挥引领作用学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实现组织引领、思想引导、先进性引领,从而保障学校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14,(11):23-24
<正>"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一般性,又体现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发挥着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中小学应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现文化自觉;追求学校文化建设高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动员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能动作用;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被一定范围大多数的人认同,并作为一种固定模式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可称为“文化”,像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宗教仪式、婚丧习俗、部落图腾、医疗偏方,等等。学校的文化则是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思想理念、共同价值观、组织形式、共同规则、学作环境、办学特色等精神、物质与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