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3,(12):98-100
问:“我在实战中正手没有反手稳定,而且经常被对方打退台,不知如何能更主动一些?” 技术解析:李先生的反手推挡和搓球等基本动作确实比他的正手攻球更加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他在握板时食指吃力比较多,这样有利于提高反手技术的稳定性,但对正手来说就容易使击球变僵硬。  相似文献   

2.
一、开头诀口诀不能罗万象,速度旋转多变化,二、准备姿势立足肩宽微提踵,拍置腹前眼注视,三、发球伸掌抛球向上空,上下侧旋擦球面,四、接发球仅把要点来提供,有赖触类能旁通。屈膝弯腰莫挺胸,准备移动体放松。球落击法有多种,长短轻急力不同。“准备姿势”接发球,来球旋转反向送,上旋推挡下旋搓,长抽短吊争抢攻。五、正手攻球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动,左脚稍前体右转,倾拍一般击球中。六、反手攻球前臂搁腹臂贴胸,肘为轴心臂腕动,左脚移后腰左转,倾拍斜击球上中。七、推挡球推挡多用反手方,动作犹似反手攻,前臂发力向前下,倾拍推挡球…  相似文献   

3.
横拍两边攻这种打法,在我国虽然不是一种主要打法,但是,这种打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比较广泛发展的趋势。研究解决这种打法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想就这种打法的反手发力攻、处理中路球和反手打台内下旋球的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反手发力攻准备击球时,上体微前倾,球拍置于胸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相差最多半脚),以利正手抢攻。前臂大臂夹角约90°,拍柄与地面平行,手腕前臂几乎成直线。反手发力攻吋,左脚顺来球方向移动,腰  相似文献   

4.
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乒乓球少儿运动员技术启蒙阶段中采用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与"单球训练"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多球训练方法中"一球一击"手段为主的实验组其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推挡)、左推右攻、正手平击发球等四项基本技术单球连续击球最高次数明显高于以"单球训练"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向前发展,掌握反手攻球技术,加强左半台范围进攻及主动性显得更为重要。反手攻比起反手推档更有突然性和威胁性、近网短球能拨、点、弹、打,中远台的球能起板或拉、又能为正手进攻  相似文献   

6.
直拍横打技术对广东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马琳对柳承敏的录像分析,发现双方均是直拍快攻型选手,而马琳反手是推挡加横打型,柳承敏反手是推挡加攻球型,马琳的直拍横打优于柳承敏的反手推挡,直拍横打解决了直拍运动员反手攻击力不强的问题,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广东部分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班学生与普通系乒乓球班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访谈了广东高校一些乒乓球教师,结果表明,广东高校乒乓球直拍横打的发展比较滞后,应该在乒乓球教学中采取措施开展直拍横打,方能使乒乓球的群众性运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握拍法研究     
直拍的基本握法是,拇指的第一关节和食指的第二关节分握拍柄两侧,虎口贴于拍柄后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顶在球拍后面。拇指用于控制正手进攻的拍形;食指用于反手攻或推挡时的拍形控制;中指和无名指在拍后可起到决定发力方向和发力支撑点的作用。击球时,力量应通过手指尖作用到球拍,所以大拇指和食指自然弯曲,不宜伸直。拍柄略靠于食指侧时,利于正手攻球;拍柄略靠于拇指侧时,  相似文献   

8.
反手以推挡、正手以拉冲弧圈球为主的直拍打法,是在学习日本的正手弧圈球和继承我国直拍快攻的反手推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这种打法具有发球抢冲好、抢拉弧圈球出手快、步法灵活和与反手以近台为主、正手中近台拉冲结合的特点,它既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所以在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取得过良好的成绩(例如七十年代的郗恩庭、刁文元和现今的郭跃华、杨玉华等)。显示出这种打法的强大威力和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下面就今后如何提高发展这一打法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6,(10):80-80
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撞击技术,除了直拍的推挡,就是横拍反手的拨挡。在 B 组图中,曹臻与张雪玲(新加坡)这一回合的争夺,就是反手拨挡的典型运用。张雪玲发球后,曹臻抢先用反手挑起,至张雪玲中路偏正手的软肋(图3-5):张雪玲勉强将球挡回(图6-8),曹臻用反手压回斜线(图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拍的握法直拍握法的优点:除直拍横打外,大多数时候,直拍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这样转换时间少,出手较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时拍形变化不大,对手不容易判断;手指、手腕运用空间较大,在发球变化、处理台内小球和追身球时相对有利。开始学习阶段,反手推挡也较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1.
(一 )反手位低抛发球   运动员站在左半台 1/4处,两脚开立,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略微向左偏斜。持球手掌伸平,四指并拢,球放在掌心上。持球手要置于球台端线之外和边线沿长线之外,并略高于台面。   利用四面攻长有拍发球时,引拍时要让对方看着红面,用黑面发球;看着黑面用红面发球。这样在发球时给对方一个恍忽的感觉,造成接发球直接失误或间接吃发球。   1反手位用正面发直线快球   运作要点:两脚开立,右脚稍前,离台约 40厘米左右。引拍时,身体稍左转,同时让对方看着反手反面。当球下降到与球网同高或稍低于…  相似文献   

12.
与“王皓VS施拉格”球理相通,本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一)”中第2套“定式”的另一种升级版。马林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侧上旋球到波尔的正手近网处,虽然他发的是普通侧旋而非逆旋转球,出球带正常的左侧旋,但对于左手握横板的波尔来说,其效果同右手直板反手发(右)侧旋球到右手横板正手类似,球落台后都是朝横板的正手外边线侧拐。与施拉格相同,波尔也选择用反手上前接发球,但被马林压住中路后,最终正手反拉下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直板块攻打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独霸天下,以快、准、狠、变、转为特点,打出了国威。然而当欧洲选手利用身高力大,采用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向中国乒坛发起反扑时,直拍选手的反手推挡在力量、速度、旋转上的缺陷暴露得十分充分。经研究发现,直板选手反手推挡因受握拍法的限制,从解剖学分析,自身身体阻碍了力量的发挥,不如横板选手有优势。而直板横打在保护了正手攻球的优点情况下克服了这个不足,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中小学生进行2种常用方式乒乓球击球练习时的能量消耗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在中学生组,2种击球方式均属中小强度运动;在小学生组,反手连续推挡单球为中小强度运动,左推右攻定位多球击球练习属于中等强度运动;所有受试者左推右攻定位多球击球练习的耗氧量均显著高于反手连续推挡单球练习。  相似文献   

15.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以利于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这一技术。一、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概念教师讲解示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初步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良好的技术动作表象,对防止错误出现非常重要。以右手为例讲解示范正手攻球。应从击球动作基本环节:准备姿势——移动脚步——挥拍击球——迅速还原来讲解示范。准备姿势是近台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收腹,上体稍前倾。对方击球后,立即移动脚步到球从本台面弹起的合适位置上,向右转体引拍,重心落在右脚上。挥拍…  相似文献   

16.
二防御接发球A推挡过网B顶起高球3)被追身接快速发球-顶起高球过程:1在1区接追身发球,侧身反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侧身反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2在1区接追身发球,微侧身正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微侧身正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  相似文献   

17.
银球飞舞,快乐无限。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分校银城小学的操场上,伴随着欢快的乐曲,身着迷彩服装的小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开始了具有动感的乒乓球操展示。这套乒乓球操融合了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发球、搓球等简单的乒乓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1,(10):30-31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种方法,分为正手挑和反手挑。从目前优秀运动员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反手挑主要用于横板运动员。挑接的基本动作要领是:当球即将过网时,手伸进台内,同时,视来球的方位不同,选择不同的脚向前跨步,将腿插入台内。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如果是正手位就上右脚,如果是反手位,用反手挑,也可以上手臂的同侧脚,如果是侧身位,则上左脚,右脚适当跟上一点:  相似文献   

19.
<正> 直拍弧圈球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前三板打不死对方以后自己就陷入被动。问题的关键在于扑正手后回反手这板球处理不好。我从各类动作本身的特点上考虑,设想用反手拉下降期的低球,用反手攻高点期的半高球,用反面打扣上升或高点期的机会球。在具体  相似文献   

20.
直拍快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打法,它为我国在世界乒坛持续二十年保持领先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五十年代后期,以王传耀为代表的直拍中远台两面攻,以傅其芳、容国团为代表的左推右攻快攻打法,已在世界乒坛上初露锋芒。六十年代初,我国涌现了李富荣、徐寅生等一批年轻直拍快攻选手,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运动员的打法,由中远台两面攻变为近台两面攻,比中远台两面攻更加积极主动,快速凶狠,使左推右攻推挡更有速度、变化和威力,正手攻更加快速、准确、凶狠。在发球和发抢方面,有侧身低抛侧上下旋、正手奔球、反手急下旋、反手侧上下旋、正反手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