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3,(17):8-10
23年前.中国东北某县城.大雪飞扬,北风呼啸、一个来自浙江的青年鞋匠,边呵着冻僵的手,一边认真地给人补鞋。因为严寒.其他的鞋匠纷纷收拾工具回家“猫冬”,而在他看来则是挣钱的好机会。每次补完鞋后,他还要跪下来,仔细地用冻得发紫的手把客人的鞋子擦得干干净净。23年之后,这个人创办的企业.已经把产品打进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既有的市场.一切都得从头来。他深深懂得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打造了一个10亿多元资产的企业。这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经典.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04,19(7):42-44
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铁路货车检修基地,年检修铁路运输货车能力万余辆。近年来,该公司谋求快速发展,先后投入2亿多元,对生产设施、技术装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机货车检、修、货车新造“三足鼎立”的产品格局,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经营管理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公司一举迈入辽宁省2003年度百强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不同分类标准,将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模式划分为:多元主体型模式、多域交叉型模式和路径多元型模式。对这三种模式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佳  彭鹏  黄雨微 《现代情报》2019,39(6):32-37
[目的/意义]在经济新常态、全球创新的背景下,为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从生态学视角,基于信息生态学、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等理论,分析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构成与特点,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模型,探讨影响生态链运行的因素。[结果/结论]面向科技创新的科技信息服务生态链是在多元服务主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关系,其运行的本质是实现多元主体的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5.
周有峰 《青海科技》2001,8(2):16-17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黄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黄南州)科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十五”时期该地区科技发展的途径。1 科技发展的现状1.1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1999年底,黄南州企、事业单位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4 386人,其中高、中、初级职称分别为69、759、3 558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州职工总数的31.5%。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中少数民族占68.87%,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占49.2%,50岁以下占86…  相似文献   

6.
张英 《华夏星火》2005,(3):30-30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行,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和富裕,就没有全省的崛起和繁荣.天长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2004年全市粮食总产已达6.3亿kg,比2003年增长71.2%,油料总产已达6.8万吨,增长23.5%。“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提高天长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科技增加农业后劲,把安徽建设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7.
事件回放:2005年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向来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包括三峡地下电站在内的30个.总投资选117日亿多元的在建项目从而掀起了一场震动全国的环保风暴。  相似文献   

8.
提高长春科技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瑜  张龙 《现代情报》2005,25(11):122-124
提高科技竞争力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建立多元科技投资机制、如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技术转移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9.
周捷 《软科学》1994,8(1):21-23
地方科技协调工作之研析江苏省盐城市科委周捷在迅猛发展的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县的大潮中,进一步强化科技协调工作.这对于推进科技进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各县有重要意义。为此.本...  相似文献   

10.
刘智勇 《科协论坛》2006,21(4):21-22
近10年来,重庆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沙坪坝区已经整体跨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都市产业示范区、科教化高地和人才集聚商地.需要科技支撑,需要广大科技工作的不懈努力。我区有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6万余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3人。这些科技人才.大多是专业科技团体的成员。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科技力量的生力军,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承担着科学技术任务并取得较大成就的是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主要承担者.应当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为此.在大学阶段就要树立科技意识,打好业务基础,掌握科技知识.现在同学们缺乏的就是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竞争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那些注意进行科学研究的同学,往往能很快适应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特别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大大加快的情况下,培养大学生的科技能力则显得更加重要.在组织大学生科技活动中我们体会到大多数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必须得到教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周琪 《华夏星火》2004,(2):56-56
虽然已是隆冬时节,但宁都县的广袤田野依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片的反季节蔬菜、时鲜的大棚食用菌、金黄的脐橙,菜农、菇农、果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宁都县“星火计划科技培训工程”孕育的又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3.
市场驱动科普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传播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虽然人类最早创造的精神产品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科学。在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的时侯.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先后出现的文明千差万别,然而人们不约而同地创造了极为相似的生存技术。依靠它们,人类得以生息,文明得以传承。科学在人类文明的荆棘路上前行,艰难地推动着文明缓慢前进。我们每个人都有接受科技传播的经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抑或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经常性地接触到科技知识的传播,依靠科技传播.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懂得了科学的道理.也获得了用科技解决生活工作中电到的难题的能力。科技传播在当今时代越来越显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当代.科学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渗透力无孔不入地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备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和信息成为这一时代的战略性资源。科技如何传播?在“本期焦点”中,我们请来了几位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传播如何进行创新与发展。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技传播也是没有国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我们也可以看盾,国外的同仁是如何做的。本期焦点的完成,得到了北京科普发展中心的大力帮助。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06,21(4):26-26
3月3日.江苏省盐城市科技专家团化工组一行10人,深入到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开展科技服务.专家团听取了园区建设、发展的情况介绍,对裕廊化工及仓储,联化科技.污水处理厂、森达热电厂、陈氏染料等企业进行了走访考察.深入了解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园区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专家服务团与业主进行了交流.本次服务活动中,专家就如何进行科技项目申报、申报的程序、技巧和相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5.
史飞 《科技广场》2003,(1):34-35
科研实力1.人力资源1999年法国科技人员总数达33.2万多人。21万人从事公共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其中高等教育系统教学—研究人员、技术和管理人员为11.68万人,国家科研中心科技和管理人员为2.785万人,其他科技型公共研究机构(国家科研中心除外)科技和管理人员为2.03万人,公贸型、管理型公共研究机构及基金型机构、公共利益集团的科技和管理人员为3.395万人,各部委及所属机构科技和管理人员为0.76万人,国防部科技和管理人员为0.39万人。另外10多万科技和管理人员分属占企业总数5%的3700…  相似文献   

16.
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在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引导下,聚集了昆明市六区八县的重点发展领域,在众多重点工业园区中甄选了未来5年、10年昆明市急需解决的新兴产业及技术创新领域,开启"一主多元"的孵化模式,开拓了发展空间,打造了区域创新环境,带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论坛》2006,(1):F0004-F0004
2005年.作为中国宏观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重要机构,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科技论坛”会议品牌。“中国科技论坛”会议旨在解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和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介绍国内外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前沿与动态,促进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的成果交流与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多元共生: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彬  揭筱纹 《软科学》2010,24(7):116-120
在剖析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共生的特征,指出多元共生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我国部分地区的R&D经费内部支出的主体结构作实证分析,构造我国区域科技经费配置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深入开展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们采用各种形式。把各类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逐步引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空前活跃,加快了科研成果与技术成果的流通、扩散;强化了技术的商品化进程,技术合同制普遍地推行开来.这一切,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科研机构自身的活力.使科技进步在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