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教论坛》2008,(5):38
王霆在《教育与经济》杂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也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有效就业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际劳动组织定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都从自身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开展了研究.并以此作为指导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IT、CT、OT和工业经验的融合,其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撑。技能竞赛可以开拓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途径。在深入分析全国性工业互联网竞赛赛项的基础上,从竞赛级别、竞赛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对应关系出发,构建了“矩阵式”工业互联网竞赛体系。通过系统研究、交流讨论和实践论证,构建了包括技能训练/竞赛平台、指导团队、参训参赛学生、成果收获在内的工业互联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覆盖面广,学生参与度高,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数字经济兴起的双重背景下,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十分关键。一是对囿于家庭因素而在择业中受时空约束极其严重的农村女性而言,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更多就业信息,而且增加了非农工作的自主性,因此有效促进了农村女性的非农就业;二是从就业形式来看,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村女性在非农就业时被他人雇佣的概率,但对其创业行为没有影响;三是在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场景中,互联网同时提高了不同技能群体非农就业的概率,因此并不是一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有鉴于此,为提高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水平,需要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网络使用能力,提供更多的有助于农村女性实现非农就业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21,(1):20-24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新兴技术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面板数据进行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总体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分区域回归的结果又表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技术的进步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提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新兴技术产业和"互联网+"模式给与足够的政策支持,推动多元化新兴技术服务业的构建,实现技术与消费精准对接、充分融合;同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民共享新兴技术和消费升级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王佳  盛立强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35-41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奠基式发展、规模化发展、内涵式发展三个阶段,为国民经济所有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但随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出现了结构性矛盾.文章对我国2011年以来高技能人才的产业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和高职专业供给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计算了2011—2018年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和协调度.研究表明,我国高技能人才就业结构的产业协调性较好,供给结构的产业协调度相对滞后,供给结构的产业协调性2016年开始连续降低,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水利环保业和财经商贸类的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体,迫切需要优化其专业结构与布局,提升高技能人才供给质量,以服务国家产业战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定了97个数字职业。劳动力市场对数字技能的需求随着数字新职业的产生和传统职业的数字化转型迅速增加。通过对数字职业的标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数字经济、数字职业、数字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职业对数字技能的新需求,研判变化趋势。下一步,应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针,将数字技能开发融入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并付诸实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劳动者数字技能发展提供支撑,开发通用数字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数字化转型,创新开展数字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数字化转型,完善职业院校课程和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组织数字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让“数字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质量备受关注.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阶段,技术与技能的不断互补使得高职生向高质量就业方向发展是应然指向,但由于当前技术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变动迟缓以及有效供给不足的实然困境造成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内部技术与技能逻辑链条发生断裂,阻碍了高职生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理论,从技能需求、技能供给、供需对接三方面提出破解之策,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以确保高职生高质量就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提出,我国将以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为重点.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9.
动态     
我国将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规划提出,我国将以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为重点,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规划提出,我国将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日益凸显.从教育、经济和就业三个结构对就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发现教育结构中的普职教育失衡、城乡教育差异,经济结构中的三产比例失衡、城乡经济二元化,以及就业结构中的就业信息失衡、就业准入和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因而,应该着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对高校毕业生及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现代化农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调整就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准入、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导向、监管、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能型人才提出巨大需求.但调查发现,天津城镇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较缺乏.为此,天津应加快建设滨海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策略是:完善行业办学体制,建立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设立技能训练基金,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变了城镇女性就业市场状况,提高就业能力成为女性应对城镇化的必要方式。教育是影响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教育的主要标准,对增加女性就业人数、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工资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为促进女性更好就业,需要通过拓展择业观教育活动、建立市场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就业导向型行业等方式,维持女性就业市场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有数据研究表明,技术工人职业资格培训(习惯上叫等级工培训)在适应劳动者的就业需要、持证上岗、技能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促使企业的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尽管如此,一些企业的高层和中层管理者还是对技术工人培训的现状,对培训工作如何适应企业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的前景持不乐观的态度。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等级工培训和鉴定的性质、现状和企业岗位资格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直接关乎到高职院校充分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培训》2012,(2):22-23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和全新的特点。一、上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发展(一)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更趋合理。高技能人才比重有了较大提升。根据2010年底上海技能劳动者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6.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2021)报告认为,以创新为中心的消费驱动型经济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系列技术正推动着中国的技能转型。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若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将难以适应这种技能转型,并将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公平。而地方本科院校是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本科职业教育的关键力量。为此,在解读《中国的技能转型》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开展本科职业教育面临“双不足”困境,即需求侧对“年轻”的高技能人才有效需求不足,供给侧(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学生)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动力不足。可从构建供需合作的生态系统、激励供给侧、激励需求侧三个方面解决以上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培训》2008,(2):26-27
目前,苏州市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累计已达559401人,近三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多名,其中技师以上4000多人。全市技术工人队伍中初、中、高技能等级结构比例提升为32:52:16,技能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批掌握高技能的劳动者正逐步成为一线技术工人的主体,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低技能劳动力是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水平低、工资收入水平低且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数量向质量转型,再加上劳动者本身要实现从次要劳动力市场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迭代,低技能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开发问题被各国高度重视。追溯新加坡、韩国、日本针对四类低技能劳动力群体实施职业能力开发的实践轨迹发现:中国的低技能劳动力涵盖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绝对低技能群体和相对低技能群体;其职业能力开发对技术进步至关重要,故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要通过明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把低技能劳动力纳入未来技能的就业领域,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二次创业、振兴四平”战略,按照“需求定向、企业主导、条块结合、政府支持”的方针。以提高技能素质为核心,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端带动中、初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为推动四平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同步转型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使大学生更好的就业,高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合理审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就业机遇,善于分析学生群体的就业结构变化。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注重探索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