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学家霍姆斯基说过:“在学习中只有触动学生的情感时,才谈得上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只有叩击到学生的情感区,学生才容易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也才能够达到作者情、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四情融通的最佳境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师只有先练好情感教学五字功,才能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和激情洋溢的语言开启学生情感的阀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可谓切中要害。我个人甚至认为“情感、态度”应放在三维之首。因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一堂课缺乏兴趣、缺乏情感,哪里谈得上学好这门学科?哪里谈得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呢?我之所以这样谈,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探索并注重实践的三个方面。一、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周今华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2):26-27,46
高职院校学前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何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去才是最重要的。英语学前专业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幼师,去用更好的方法培养新一代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情感因素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以情优教,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通过情感的牵引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引导他们将情感运用到将来对学龄前儿童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5.
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基本功。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认知知识的一种过程,而应该是情感渗透的一种过程。情感教育需要教师以自己的理想、信念、爱心、诚心、信心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去打动他们。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学习的激情不高,投入的情感远远不够。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更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才能总结出经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领悟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历代的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诸要素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情感对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的外部环境."这就告诉我们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特定的活动情境或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到饱含激情的情绪状态中,使其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如运用大量重大时政热点材料、漫画、趣事、轶事、录像、语言描绘、音乐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要变思想品德课教学为情感教学,这样才能如我国现代学者焦闳所言:"苟有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惊心而魂魄,垂世而行远."  相似文献   

9.
人的思想只有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对小学生来说,打开小学语文课本,课文大都通俗易懂。因此,语文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多一些对文章整体韵味的把握,多一些对语言文字感情色彩的感悟。适当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读。学生入情入境后,必然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文章的韵味,达到“情深深、意切切”的境界。一、情感导入,入情入境。教学过程是以富有感情的学生作为主体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离不开情感因素。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能够促使学…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感式”情境 ,激发学生乐学的积极心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品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 ,是实现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统一 ,其中知为基础 ,情是动力 ,行是归宿。实现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统一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认知转化为信念。有了信念 ,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而形成信念必须培养学生与知识相适应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 ,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 ,设法使…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比较强烈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在教学中 ,特别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正确影响 ,可以促使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向正确的方向转化。然而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情和理的结合才能构成信念 ,只有这个信念与其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 ,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用这种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从而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 ,而这种转化正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故此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不断交流、呼应、共鸣的过程 ,没有情感的教学就不可能取得…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前苏联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只有学生对写作有浓厚兴趣,才会去主动钻研,乐此不疲。没有情感参与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灵性的,也是不完美的。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一项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师表的品质,才能以自己的炽热情感去撞击、激发、诱导学生的情感;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把“书情”与“学情”统一于“教情”之中,才能确立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教育和教学的规律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才能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发现传给学生以财富,那么这种财富最终会消亡,传给学生以知识,那么这种知识最终会被遗忘和落后,传给学生以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如果不能更新最终会衰退。所以传给学生的应该是智慧,只有智慧财富才能累加,知识和能力才会更新,情感才不会被利用。支撑智慧的则是信念,而科学课的信念就是科学思想,因此装备学生的科学思想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而情感又是最容易交流和传递的,实践证明。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学生感到教师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才敢于无所顾虑地质疑问难。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熏视情感教学。放飞情感教学的信鸽,用自己的爱心去赢得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扶植学生的学习信念,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以情导学、以情导行。只有情感教学,才能使学生爱学、会学,用好思想政治课知识.  相似文献   

18.
姜红 《广西教育》2014,(9):110-110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学有所获。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思想的载体,作文中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准确而生动的表达靠的是真挚情感去体现,因此,作文中的情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而不去管思想、情感等问题。”(《作文论》)以人为本以情为真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只有经过他们自身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所以作文中的情感教学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进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方法上,以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切入点,引出他们心灵深处的源头活水充实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陆惠新 《广西教育》2005,(7B):68-68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作者创作情感、教师教学情感、学生学习情感三者的融合过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以“情”动人,才能创设出语文教学的动人“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