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作文批改艺术,便能让貌似"老大难"的作文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2.
不管学生对作文如何讨厌、如何头痛,但进入高三,同学们对作文的要求会突然强烈起来,因为作文的分值太大,他们不得不重视,毕竞高考没有几个60分。那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就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特别关心的事了。相信大多数高三语文老师和笔者一样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一直被一个难题困扰,那就是不管我们给同学们讲多少作文技法,他们总会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按照自己的写法老走题,按照老师的写法总感到无从下手,写不长,感到无话呵说、言之无物。有些老师把这简单归结为同学们的积累不够,这显然不能让人信服。  相似文献   

3.
蓝桂娥 《师道》2006,(8):58-59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言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看法,对我们今天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倡自改,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主体我们教师精批细改,对优秀的作文勾来勾去,大加赞赏,对于那些较差的作文,也注意删改、增添,及时加上表扬鼓励。可是学生把老师认真批改的作文只看一眼就随手一扔。他们所关心的是等第,“优秀”的自然高兴,而对于没有达到“优秀”的却失去信心。所以老师的批改,写上的批语,对他们的作用确实不大。师道二○○六年第八期叶老说:“我当…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另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长期不写作文,只是下达“写作”任务,作文课堂难以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本期刊登《老师“下水作文”走进心灵共同创造》一文或许能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老师抱怨学生写的作文语句不通,文题不符,质量很差,也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作文难,不仅难写,还难得高分。师生对作文真可谓是怨声载道。那么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教,如何学,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呢?本文将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往往能踊跃发言,可写到作文往往是哀嚎一片。究其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缺乏材料,作文成绩长期在水平线上徘徊,于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和 厌烦的心理。而教师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在平时教学中也淡化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地位就很尴尬。我从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老师写下水作文是解决学生作文现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地反 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一提“作文”,却令不少师生都 感到“头疼”,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是“头痛”,讥之为“挤 牙膏课”,这种情况下所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空话连篇,就是老调 重弹,缺乏真实的生活经验,不能写真事、诉真情,表达不了自 己的真情实感;而语文老师也是辛苦教,却收获甚微,他们自嘲 “背着沉重的蜗牛壳在爬行”。因此我觉得在当前新课改的 浪潮下,我们语文老师重视作文教学,提高语文水平,更是有着 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作文教学 水平呢?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生在对生活观察、积累、体悟、评价的同时,学习文本,进而练习表达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们作文教学实践中,每到作文课,教师苦恼,学生头痛,学生面对老师的作文命题束手无策、茫然无从。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感到内容空洞、苍白无力。师生双方力难从心、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0.
原地踏步地进行着重复劳动。无可奈何地浪费着师生的精力,再也没有比作文教学更令我们感到困惑了。怎样摆脱这个困境呢?我们觉得,正视矛盾,是寻找出路的第一步。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如下的矛盾是很突出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但教学的安排却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渴望着老师给他们引路,但许多老师并无写作的实际体验,说的是隔靴搔痒的话;每次作文都是草稿,是学生在缺少指导的情况下匆匆写出的,但写过完事,之后再也没有加工修改的机会,作文批改收效甚微,但校长和家长却只注意批改是否精和细。 S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试教的老师们所取得的初步经验证明,正视这些矛盾,并认真探索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是能够使作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的。  相似文献   

11.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作文",我想这是我们在一线工作的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心愿。可是,现实却是老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不少学生谈"作"色变,提笔无"文"。我们语文老师如何改变现状,改变自我,走出困境,让学生真正快乐作文呢?一、转变观念,认清自我角色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似乎从未在乎过“人本”,短视和功利性(主要是应试的压力),使师生不约而同地瞄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溯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使作文与人格分离;为文造情,使作文的心理畸形。无论在平时的大小作文,还是考试作文中,这种哭笑不得的事可谓屡见不鲜。为感动阅卷老师,考生心照不宣地公然造假,不惜让美满的家庭横遭不幸,为“分”贬“人”,为文造情。这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敲响了警钟:作文教学要重视“人本”,作文健康不得…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平时的教学中,开辟出大量的阅读课时不现实,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呢?教材范文本来就是经典,从形式和内容,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将平时的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加工提炼教材文本事例,积累写作素材翻阅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及学生竞赛获奖作文,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能活用、化用教材文本中出现的材料的文章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也得到了阅卷老师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14):39-40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从而让作文在体验中变得鲜活起来。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双方合作的过程,老师不应该对学生参与体验采取放任的态度。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情境,设计问题,激发思考,整理写作,从而让学生获得经验和成功。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都不愿积极面对的一块儿。对于学生,他们感到困难和厌烦;对于老师,他们感到焦急和无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状呢?长期以来,师生已经陷于其中,不能站在作文的外面去看待作文了,也忘了思考为什么要上作文课和作文的目的是什么。也早已忘了或者是没弄清语文和作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  相似文献   

16.
夏云龙 《现代语文》2006,(8):109-110
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具体的做法与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认识到文章修改的意义,提高自我修改的积极性。作文难矣!许多老师如是说。许多师生费力很大而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写作中文章修改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习作批改,我们教师均能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求,对作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出书面指导、评价,最终打个等第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获得由于自己的努力带来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作文评分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很多老师采用一次性评分。学生拿到作文本之后。他们大多关心的是这次作文的等第。很少有学生去关注老师辛辛苦苦的批改过程及评价。对于老师给予等第低的同学,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于学生流行的这种"散文式作文"应及时订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让他们热爱写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师生共同合作书写锦绣篇章。  相似文献   

19.
虞南 《贵州教育》2012,(11):29-30,33
“作文难,作文难,学生提到就心烦,老师不知怎么办。”这成了笔者当地师生的口头禅。虽然在十年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专家也对作文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一些宝贵经验,但是从今天教育前沿的大面积情况观看,作文教学依然举步维艰,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老师们仍然有着诸多困惑。最近又一次观看了山东教育音像出版社发行的一套课例《小学作文如何教》,很受启发,认为这些课例代表着十年课改成果,能够解答老师的一些困惑。现结合《小学作文如何教》中的名师课堂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及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以求抛砖引玉并求教于大方之家。那么作文教学该怎么教呢? 一、作文的课堂老师要在弓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黄海昌 《现代语文》2010,(10):140-14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作文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语文工作者的关注。但在现实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共性凸现而个性全无,文中难以找到自我主体思想的影子。许多学生与老师"谈文色变”,师生都为作文的教与学感到无奈和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