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中,不管学生的才能如何,他们每一位都很重要,因此学校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各个学生都给予关怀和指导.那么他们教学过程中怎样尊重和关爱学困生,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和进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呢?根据我的教学观察、查看资料和英国老师的交流,我认为他们做到了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学生只有受到尊重与关爱才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所述的尊重就是一种道德关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需要从尊重与关爱开始。  相似文献   

3.
在诸多的教育理论中,我更崇尚苏霍姆林斯基精致化的教育理论,即教育教学思索与行为都要精确地对准"每个人的心灵"。实践中,我以这一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管理,思考自己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为全面和谐的人。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天赋,这是上天埋在我们生命里的金矿。故我们作为  相似文献   

4.
张秀娟 《考试周刊》2014,(30):159-159
生物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取决于其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怎样才可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爱我。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爱护学生,尊重个体发展我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尽管由于个体差异,他们的成绩参差不齐,但我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并不会有差异。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啊!"一个"慢"字,让我体味到尊重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我教过一名学生,学习能力弱,自律性  相似文献   

6.
及时发现和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是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尝试:一、尊重兴趣爱好。教师若能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就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教学《学校里的发现》时,为了让学生更了解我们的学校,我让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去寻找自己的发现。下课时,一位同学来到我面前说:“侯老师,我们学校环境优美,但缺少一些特色,让我来设计一下,一定会更棒!”我反问:“你行吗?”没想到,他更来劲了,另一些同学也叽叽喳喳提议附和,看来他们对这个问题很…  相似文献   

7.
卢艳丽 《快乐阅读》2011,(10):112-11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如阳光,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作为班主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均衡地享受到温暖的阳光,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我们的班级管理也会达到行云流水般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在我当班主任的15年中,我一直把"平等、尊重、关爱、宽容、赞扬"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用爱去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导学生倾听,促进小组合作交流第一,用爱心温暖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目前所任教的农村初中班级中有"两多":单亲家庭多、留守儿童多。这些孩子非常缺少关爱,也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尊重他人。而作为教师,我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关爱的眼神等,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懂得会听是在尊重他人,尤其对他人的发言是认同还是质疑,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就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获得知识的幸福空间。就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灵的敞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人格的独立与生命的舒展。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和谐的课堂,让它充满生命的互动,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更为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困难生,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绝对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是否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促进困难生的转化呢?一、多关爱困难生,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明确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不仅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随时关爱困难生。困难生大多有着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灵,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11.
强美霞 《西藏教育》2012,(12):64-64
在一个班级中,帮助和转化学困生是教育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高中生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高中阶段的教育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此时的他们可塑性较强,但也有一点叛逆,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与帮助。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不同阶段的学困生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尊重、理解、关爱和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模范履行职责。多年来,积累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一、从人格上,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我每天总是第一名到学校,最后一名离开学校。对班里的每位学生倾注真诚的情感,平等、善待、关爱每位学生,用真心和善意去打动他们、诱导他们、启发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特别是后进生,我们班有一位叫马振蕴(化名)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书写乱,自己的东西(饭卡)丢三落四,作业常教不上,晚上住宿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寄语     
正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成就人。让每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教育理想。发展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关爱,拥有成长的尊严,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更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引导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成才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就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学  相似文献   

14.
爱,是对教师的核心要求。一个教师,不管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如果他的心中没有学生,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只有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才能令学生信任,令家长满意。在工作中,我也时刻要求自己关爱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不歧视他们,做好学生的启明灯。  相似文献   

15.
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是学生追求的心理境界,因为这样的氛围会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和成长的乐趣,会在其中得到自信、勇气和力量。优秀的学生会心情愉快,收获更多,成长得更快、更好;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也会受到熏陶感染,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让教室充满笑声,能让每个学生的灵魂得以净化,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创造性地学习。创设宽松的环境,细心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充分享受到老师的爱,都能在老师爱的滋润下培养习惯、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初·名师     
教育格言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教学主张教学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多彩的人格;教学应该尊重差异和规律,相信每个学生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相信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相似文献   

17.
邰宇 《文教资料》2005,(19):37-38
常言道“没有无用的学生,只有无用的老师”。自从1996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苦心钻研班主任工作艺术,不断进取,在班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一、爱心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幸福的人人们说,在打骂中长大的孩子形成冷漠,在奢望中长大的孩子形成敏感,我说,在爱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关爱别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1999年8月底我接受了一批难教育的学生,他们来自姜堰市各个乡镇,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差生。我看到这样一件事,班上一位同学生病呕吐在楼道口,其他几位同学有的掩鼻而去,有的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8.
周宗茂 《成才之路》2010,(14):I0008-I0009
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后20%学生。他们常常被认为是差生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是这部分学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去关注后20%的学生,去关爱他们。我们要正确认识这部分学生,尊重、关爱这部分学生,抓住机会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同时。认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关爱每一个学生,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59):124-125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且要欣赏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专长、兴趣、爱好;欣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欣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用赏识的眼光培养学生向上的人格。本文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的方法,得出实施赏识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仅提高生物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换,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元化"的教育和评价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