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我也想到我所教的学生,他们对时尚充满着好奇和神往,不少孩子都知道追求时尚。我觉得小学生追求时尚没有错,时尚有它美好的一面,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既然不能将学生与社会隔绝,那么我们就要尊重时尚的存在,利用时尚,为我们的班级管理注入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2.
由《文艺报》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文学时尚化批判”高级论坛 ,于 2 0 0 3年 4月 5日 - 6日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 ,文坛也悄然刮起“时尚”的季风。“美女作家”、“官场小说”、“黑幕小说”、“主持人文学”等等 ,一一继起。一些作家仿佛担心被时代所抛弃 ,总在追赶着文坛上的风光。面对“时尚”热浪 ,文学应何去何从 ,成为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 ,对此种时尚之风不乏批评。《文艺报》自 2 0 0 2年 8月开辟《文学时尚化批判》专栏 ,展开集中讨论 ,已有多位知名专…  相似文献   

3.
当代小说中的“鞋”——当代文学的意象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传统看,"鞋者谐也",鞋有性的意味。当代作家在作品中赋予鞋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冯骥才的《三寸金莲》中的鞋,是文化批判的证明;刘庆邦的《鞋》与红柯《靴子》中的鞋,是柔情的证明;而苏童的《回力牌球鞋》与朱文颖的《高跟鞋》是时尚的证明;而韩少功的《鞋癖》则是历史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正> 《欲望都市》中丰富的时尚元素俘虏了无数女性的心,今年5月,这四位已年过四十的主角携电影《欲望都市2》再次带给人们一场时尚视觉盛宴。从电视剧到电影,主角凯莉的时尚造型总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选取了电视剧中的三季及两部电影中凯莉的造型和妆容,与读者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时尚偶像从女孩儿到女王的蜕变。  相似文献   

5.
晋瑶  朱红群 《红领巾》2009,(1):I0004-I0005
“该死的时尚.让我心在痛。泪在流……”这是我从《该死的温柔》这首歌中借鉴而来的。就是因为该死的时尚.害得我吃了一根苦苦的“棒棒糖”、一顿无味的“笋子炒肉”。我恨死它了。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2008年5月14日载有《校园里的“资深外交官”》一文,其中有一段话:“时尚的杨昀酷爱旅游,每到一地都会迫不及待地去逛小饰品市场,侃起价来绝对属于‘东方不败’。”笔者认为,这段话中的“侃价”应写为“砍价”才妥。  相似文献   

7.
卢谦 《青年教师》2007,(8):29-3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的国标版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学改革也不断地向前深入。然而,我们也发现,由于不少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全面、完整,语文教学一味地追求新颖、独特。盲目跟风、讲究时尚,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非  相似文献   

8.
1904年,一位22岁的青年远赴日本求学,一年后,他创办了《二十世纪之支那》,这个后来发展成为同盟会会刊《民报》的大型月刊,成为革命斗争中最响亮的号角。这位青年,就是宋教仁,套句现代的时尚词汇,他也是地地道道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各种时新的出版物乃至电子读物、视频充斥书店和网络的时代,经典教育似乎意味着"不识时务"。熟读《西游记》不如脱口而出《大话西游》的台词显得时尚,《伊利亚特》、《奥德赛》相对《哈利波特》来说显然out,于丹《论语心得》的普及取代了对《论语》本身的阅读……的确,经典总是和"过时"相联,它总是在物理时间的"过去"领受着自己的灯火阑珊。《理  相似文献   

10.
剧情简介:高端时尚杂志《名尚》的副主编Patric,才华横溢却因风头过盛而遭上司Alex嫉恨。被Alex设计解雇后,Patric召集了一帮被失败附体的衰人,另外创办了一本高端时尚杂志《摩登》,可是诸事不顺。在屡遭啼笑皆非的乌龙之后,Patric终于找到了时尚的真正内涵——大众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时尚不是奢侈华丽,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最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何时起,“归去来兮”屡屡见诸报端,比如《雷锋精神归去来兮》。此文不是慨叹雷锋精神已经消失,而是说雷锋精神又复活在新时代里,是歌颂新的时尚。《归去来兮老将风采》。此文是介绍老将们本已退役,结果在全运会上复出,并且再创佳绩,所以,老将风采是去而复来,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对“品位”一词的解释是“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但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品位”的意思就是说能跟上时代潮流.或有异于常人的个性或嗜好如果你对时尚潮流毫不感冒,就算你学富五车、品格高尚,也未见得是有“品位”的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如乌务沁尔成时尚。陌注陌比陌j..J门日日l出东全热好包装,物庵随落脾毛瘫.(《北京日报》1994年10月6日“糊弄观众成时尚”@思源  相似文献   

14.
“出位”最早流行于港台,多用来形容明星与众不同的行为。现在大陆的媒体经常使用并扩大了使用范围,广泛用于时装、娱乐和媒介等时尚娱乐文化领域,并用作书名、影片名、歌曲名,如:王瑞吉、姚瑶著的《出位》,莫少聪等主演的《出位》,张卫健演唱的《出位》。“出位”的“出”,超出的意思。“位”是指很虚的一个个范围,往往是无形的,或者抽象的事物,也指惯常的某种动作行为。“出位”指突破原有的规矩、习俗、做法、惯常的言行、某个范围、一种事物等。既可以指自己对过去的突破,也可以指对本行业间很流行的做法的突破。娱乐界流行的“出位”由“突破”之义引申而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无论是巫师卡、课本、小说,还是报纸,图片中的人物都会挤眉弄眼,动个不停;连贴在墙上的画像中的人物也会溜出来窜门子,甚至还会问“通关密码”。如今在我们“麻瓜世界”里也出现了类似的“魔法纸”,它们有一个更时尚更现代的名字——“电子纸”。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时尚之风吹进了校园,“泡网”、“QQ”、“黑客”等一大堆新名词扑面而来。面对天真的“酷”男“酷”女们,教师们一夜之间好像都变得不知所措,课程改革后如何把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教师们都陷入了茫然。作为教师,我想我们何不换位思考,也从时尚的角度出发,将网络与课堂教学进行“嫁接”,让《品德与社会》课堂也“酷”起来。笔者本人对此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网络课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社会,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学生很崇拜“黑客…  相似文献   

17.
去印度,在千多年前的中国是时尚,比如唐三藏,那和尚去取真经,九九八十一难,受够了苦,修成了正果,还写了一本"行走文学"--《大唐西域记》.现在,去西藏是时尚,但如无喜马拉雅山以及护照签证的阻隔,我相信我们也会一窝蜂地去印度.虹影先去了印度,写了《阿难》(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我一边读这本小说,一边想起最近有三个以上的朋友说过:想去印度.他们的表情纯洁、神往,照耀着佛陀的阳光已经提前照在他们脸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3月26日《现代快报》刊登了一则娱乐新闻《(武林外传)“秀”武林》。在这则新闻标题中,记者使用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时尚的词——“秀”。  相似文献   

19.
邵星宇 《文教资料》2012,(12):31-33
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报还一报》是一部充满《圣经》典故的作品,《圣经》参引在剧中的使用大大超过莎士比亚的其他剧作。这部戏剧代表了人们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圣经》的新时尚。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性与传统的神性之间的矛盾在莎翁剧作中普遍有所反映,而《一报还一报》则充分体现了“罪”与“宽恕”这一《圣经》观念。  相似文献   

20.
做很不起眼的花草生意.王菲仅仅是多想了那么一点点。财富之门就轰然洞开。中央电视台《时尚》栏目还专门介绍了她的“爱情魔豆”呢!那么就来看看这个职校毕业的河南女孩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