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教育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匮乏,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学校文化建构的相对滞后,致使灰色童谣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灰色童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反映了基础教育文化功能的缺失,需要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以引导合理教育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应对多元文化,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与学校隐性文化建设,以加强基础教育文化功能来逐步消除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灰色童谣"充斥中小学校园,是一种"反学校文化"情绪的表现,是少年儿童以调侃、戏谑方式实现的亚文化的自我建构."灰色童谣"对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有一定的意义,但"灰色童谣"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对少年儿童的心智成长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老师、家长应加强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组织编创健康向上的"新童谣",驱逐"灰色童谣"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新学期起,上海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区县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能否保证多数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否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将成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硬杠杠’。"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研讨会上,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对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重点分析了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计划,该方案于2007年4月29日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全面启动.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竞赛活动指导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童谣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然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传承主体的青少年对童谣鲜有耳闻。文章以昆明童谣为例,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其传播现状,并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效果,分析老昆明童谣的传播要素、传播途径、方式,以及影响老昆明童谣传播效果的因素,对老昆明童谣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卢龙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起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青少年、服务家长、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青少年"实践、体验、合作、创新"为目标,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青少年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长,广泛开展各类活动,活跃学生校外文化生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慧 《辅导员》2011,(Z1):92-93
红色童谣,蕴含着爱党、爱国的教育内容,能陶冶队员的品行,培养他们的朴素情感。今年4月,江苏省镇江市"阳光娃"道德童谣总社成立暨道德童谣体验馆开馆仪式在镇江实验学校举行,标志着国内首家专题童谣体验馆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阳光排舞进校园"是一项增强青少年体育意识、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加强学校相关体育工作,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素质长足有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以往学校体育政策中,有非良性政策过程让广大排舞工作者不得不对如何持续有效的推动"阳光排舞进校园"产生疑问。正基于此,笔者试图从政策学角度通过对以往学校体育政策过程的反思,构建"阳光排舞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以期为"阳光排舞进校园"长期、有效的推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童谣是人初教育的第一形式,将人类对世界的真善美认识一代一代传下去,少儿歌曲在童谣的基础上扩大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内容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童谣儿歌作为一种教育补充手段,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的德育重灌输,脱离实际生活,而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现在学生当中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校园童谣。校园德育童谣因具有生活性、可传唱性、内容广泛性、体裁多样性等特点,成为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基于现实生活的德育童谣内容应包括文明礼貌、安全自护、诚实守信、勤奋守纪、劳动卫生、尊老爱幼、爱国爱校、心理健康等,学校可采用多种途径组织学唱童谣、创编童谣、传诵童瑶、征集童谣、汇编童谣,以确保学校童谣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是我们为人处事之根本。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校园是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场所,课堂是学生感受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当前,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德育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普遍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二是在德育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较重;三是学校德育较注重知识的  相似文献   

13.
学期初,我们体育组积极加入到歌曲童谣研究中,意在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教给学生更多的流传下来的、富于民族特色的、优秀的童谣,又让体育课在童谣的陪伴下变得更加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和童谣,同样也不能没有音乐."可见,有童年就必有童谣.回忆我们的学生时代,当青年歌手成方圆弹着吉他唱响<童年>时,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国的青少年都会哼唱.<童年>之所以流行这么快、这么广,就是因为歌曲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广大青少年的心声.不仅如此,<童年>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再强调要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并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法制教育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要求 ,我们要切实抓好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 ,努力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必要法律知识 ,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一代新人 ,促使教育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下面 ,我…  相似文献   

16.
童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绿色童谣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但是小学生中也会流传一些消极的"灰色童谣",这些"灰色童谣"会影响小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为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小学教育要提高对小学生唱响绿色童谣的重视。本文就唱响绿色童谣丰富小学生活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学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微博短评     
正19首主要由学生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自9月新学期以来,已全面进入全市小学生课堂。唱响新儿歌新童谣,成为北京市在学生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举措之一。这些优秀儿歌童谣,在“进入课堂,人人参与,校校传唱”中,已成为各学校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亡则国亡。由此可见,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从基础开始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而且,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当前形势下,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德育为首,育  相似文献   

19.
正提及童谣教育,国内的许多教育专家、教育同行都会想到大连,想到兴工小学,想到一位善于率领教师不断创编童谣、潜心研究童谣文化、情系儿童健康的校长——于华强。伴随着十年来对童谣文化的研究,学校已形成极具特色的"童谣文化,根的教育"品牌。童谣——天籁之音,文化之根。它以韵律节奏的独特美感吸引着儿童,对儿童思想品德及人格塑造都起到  相似文献   

20.
培育青少年健康的人格,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结合工作实际,对学校青少年学生人格特征进行了客观分析,介绍了现阶段加强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