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纵观古今,深谙历史的人都明白日本文化之本源,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演变而来。自秦时徐福出海至琉球国,再到三国时王经于日本传教,后至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工匠东渡重洋,远赴日本劳务,使之日本文化在绳文时代进步迅速。这一时期在日本兴起的汉礼,至今仍可在日本文化传统中得以体现。时至唐朝末年,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吸纳中国文化与传统,日本发明了自有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即由汉字草书及部首组成的日本早期文字。在这一时期进入日语的汉字词,多追随古代汉语的原意沿用至今。由此,可以说日语中的汉字词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古代汉语中借鉴而去,日语与汉语虽各自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国语言中的汉字词如上所述,根本就是同宗且同源的。然而,随着中国部分汉字的古释义于现代汉语领域中逐渐被弱化或淘汰,日语初学者若用现代汉语的释义去学习、或是猜测,武断地望文生义,恐将造成误用之果。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文字的诞生与变迁史,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日古文字的演变情况,分析了日本对传入中国汉字的吸收与再创造,并基于此展开了对日语汉字与中国汉字词义关联互译的探讨,以期对日语语言学习与文字领域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张宝红 《内江科技》2007,28(8):63-64
在日语学习中,常常会碰到很多不会读的日语汉字词,除了常规的借助字典来查阅之外,笔者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摸索到了利用网络以及电脑软件来查汉字读音的具体查闼方法及技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娟利 《科教文汇》2009,(31):267-267
现代日语中的汉字字形与我国现在通用的汉字字形,虽然多数是相同的,但是词义上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义,有的或是日语汉字意义广或是汉语汉字意义广,还有的是需将前后一掉个才能得到相同意义。因此我们在学习、使用日语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切不可望文生义。误解词义。这里笔者想就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经验与同行们做一些交流,也希望对日语初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日语与汉语之间,不是"亲属"关系而是"假借"关系.但是,自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却在日本语言文字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日本吸取中国文化,更为民族文化发展增加了新鲜血液.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5.
刘凯 《科教文汇》2012,(31):132-132,168
日语和汉语之间尽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日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属于孤立语,两者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在真正接触日语之前,许多人往往误以为日语是简单易学的.诚然,日语当用汉字词汇确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汉语词汇,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存在不少同形异义词.语法方面则呈现出多元的复杂性,如用言的变形、敬简体的对应、助词的运用等,都是汉语中不曾涵盖的现象.因此,作为日语教师,如何在基础教学阶段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占整个韩国语词汇量的70%以上,所以,对于汉字词的学习就成了韩国语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要把握了汉字词的规律所在,不管是对于中国人学习韩国语,还是对于韩国人学习中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文章对韩国语中汉字词的四种构成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韩国语和汉语的语言学习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李海菊 《科教文汇》2013,(25):133-134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占整个韩国语词汇量的70%以上,所以,对于汉字词的学习就成了韩国语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要把握了汉字词的规律所在,不管是对于中国人学习韩国语,还是对于韩国人学习中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文章对韩国语中汉字词的四种构成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韩国语和汉语的语言学习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汉语与日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汉字,汉语词有很多相同或相近。我们的学生(大学生)的年龄大多数为18,19岁的成年人,有着一定的母语语文基础和其他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分析判断能力。以这样的人为对象教授日语,显然有别于同样条件下的汉字文化圈以外的人学日语,当然更要区别于日本本国人从小学习国语。换言之,中国人学日语有优势,也有劣势。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成年人学习外语的优势,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浦丽 《科教文汇》2009,(15):248-248
日语与汉语之间,不是“亲属”关系而是“假借”关系。但是,自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却在日本语言文字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日本吸取中国文化,更为民族文化发展增加了新鲜血液。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与汉语之间,不是"亲属"关系而是"假借"关系。但是,自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却在日本语言文字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日本吸取中国文化,更为民族文化发展增加了新鲜血液。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非汉字圈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的一大"拦路虎"便是汉字学习。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针对汉字学习成为非汉字圈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进行分析;其次,就非汉字圈学生汉字学习特点进行总结;再次,就现国内比较通行的几种汉字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汉字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友好合作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也逐年增多。试图通过韩国语里大量的汉字词的存在,浅谈一下汉字词给中国学生学习韩国语的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日益加深,两国的文化也不断互相渗透,迅速传播。而语言作为文化最直接的载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和学习汉语的日本人也在逐年增加。本文通过分析汉语拼音与日语假名在发音方面的差异,发音的特点和难点,给初学者提供借鉴,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国,其文化尤其是文字方面,蕴意十分丰富.在最小的《新华字典》版本中,收录的汉语单字一般都有一万多,这其中就含有大量的多音字.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识记汉字三千左右,而要接触掌握的多音字首当其冲.毋庸置疑,这给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中增加了许多难度和负担.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实际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张国娟 《科教文汇》2009,(11):249-249
学习任何外语,母语都起一定的负面作用,其负作用的表现有语音方面的,有语法结构方面的,还有语言习惯方面的。中国人学日语,我们的母语——汉语也对学习日语有负面作用,但是与学习其他语种不同,汉语对学日语的负面作用,不仅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即语音方面、语法结构方面、语言习惯方面之外,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中日同形词的误用上,我们中国人在理解日语汉字字义方面比较容易,但在使用方面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辨析日语中的汉字同形、异音、异义词,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避免误用,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7.
言是人类进行相互交流的工具,是国家或民族社会交流的符号.寒暄语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人际交流润滑剂的功能.初次见面打招呼、婚丧嫁娶的致辞等,寒暄语充斥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它就像一面明镜,反射出国家独有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相比于汉语,日语中的寒暄语用法要复杂许多.笔者长期从事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工作,熟知学生学习寒暄语时所产生的困惑.本文将以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分析日语中最常见的见面问候和道别场景所使用的寒暄语表达,找出其与汉语异同点和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应该注意的地方,以期对日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邹小平 《大众科技》2011,(6):240-242
中日两国通用汉字字体有较大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文字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语言中新词的不断产生,新字不断出现;随着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的改变,文字的形体和字体也有很大变化.文章主要探讨中日汉字在字体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相似文献   

19.
魏嘉 《科教文汇》2008,(28):112-112
摘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普遍认为汉字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好汉字的教学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用认知教学法来解决汉字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冯君亚 《内江科技》2009,30(5):16-17
识记汉字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是日语学习的难关,本文从形符、结构、构形等方面就汉字学习做一些有趣的探究,并提出一些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