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赵中娣 《考试周刊》2013,(54):39-40
<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七年级的语文学困生,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是他们战胜懈怠、坚持初中语文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有力保障。在一年多的七年级语文"学困生"转化研究中,我站稳课内课外两大阵地,在改善学困生"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上双管齐下,开展了心理情感教育活动、结对帮扶、知识补漏、课堂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目前我国由三家单位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段的三套语文实验教材,一套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一套是由语文出版社第一编辑室编写,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还有一套是由洪宗礼先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分别称为"人教版语文"、"语社版语文"和"苏教版语文".因为实验教材都没有出齐,我们目前见到的也只有七年级的上册和下册,因此,比较时,我们只能以七年级上册为依据,试图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最后一课>.对课文的作者"都德",任志鸿主编的"志鸿优化系列丛书"之<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学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8版),在<最后一课>"基础梳理"之三"文学常识"之"1 作者介绍"中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生活积淀,是感悟的基础"、"情感释放,是感悟的催化"、"揣摩语言,是感悟的生发"、"运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引导广大教师让学生自己去飞,在语文的天地撑起一片七色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摆在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缩影,作文水平提高了,相对学生的语文水平也随之提高了。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农村学生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三步走"农村七年级学生作文教学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简称《诗意语文》),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关于语文教育的讲演录。捧着《诗意语文》一书,仿佛看到王老师牵着马儿意气风发的笑容,脑海里无端地现出"扶我上马的人"的字眼来。流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改革影响下,学习素材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开展综合性学习上入手,突出语文教育的综合性与先进性。七年级是开展初中三年的"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期,尤其是第一学期起着承接小学阶段、开启初中阶段的作用。如何让刚踏入七年级的学生顺利进入初中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遵从新课程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读为主线组织教学,是这个设计的突出特点。《夏》是梁衡散文精品之一,含有语文层面诸多可供挖掘的教学资源。但作为苏教版七年级上"多彩四季"单元中的课文,它就不仅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更是教材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语文层次,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轨道"和凭借。王志春老师的这篇设计,尊重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望月》是苏教版教材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写的是"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  相似文献   

10.
活动课"一年消费知多少--农村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笔者按照以下内容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1.
崔峦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小学语文教学来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兰西崇文实验学校踏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路已有七年时间。这七年行走的日子里,我们回到常识,遵循"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朴素的学习理念和方法,不断观察思考,感悟实践,收获提升,砥砺前行,继往开来,把这些宝贵的、符合语文学习和教学规律的思考和实践记录下来,这对"语文主题学习"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很有价值。一、问题与探索现象一:老师这样讲还不如学生读几遍有收获听过很多语文老师的课,听完以后,总是感觉有些语文课还不如组织学生多读两遍课文。如果能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要"治一治"1999年,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第一件事,就是召开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会议。2004年,北京大学成立语文教育研究所,带动了全国七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心)成立,关注语文基础教育。北大中文系关注语文教育是有原因的。当时师范大学重点学科的设置和论文发表都向综合大学看齐,认为师范是小儿科,都希望升格,不太愿意在师范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向蓉 《职教通讯》2012,(30):50-52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授课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浓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职学生培养两大目标,立足高职学生实际特点,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团队协作"三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出了"一读、二议、三编、四评、五演、六谈、七写"的"七步法"课本剧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黔东南自治州七年级期终语文检测基础知识23题--"通过《马的世界》的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检测题出得十分新颖巧妙,富有创意,是今年七年级语文拖测中的一大亮点,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推究和思考.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2017年秋季入学开始,全国很多一年级和七年级的中小学生迎来了崭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教材,正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起到示范作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很多亮点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学习和反思。掌握"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了解和学习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次片区"语文高效课堂"主题研讨活动中,笔者观摩了一堂研讨课,是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七年级语文《童趣》一课,从中发现教学中的部分"零碎"时间没有很好地利用,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下面撷取其中两个片断:【片断一】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多读几遍,并将不懂之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项全方位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它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其引导作用,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我的课堂中,我时刻注意尽力引导,在引导中让学生放飞心灵,走入美妙的语文世界。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7组课文有两封书信,一封是张国强同学给柯岩的信,另一封是柯岩的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正是这不断的对话使教材更趋完善。笔者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过程中,对课本中的两处注解产生了疑问,现胪出拙见,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荷叶·母亲》中"菡萏"一词该如何理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遴选了冰心的著名散文诗《荷叶·母亲》,其中有这样一句:"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对"菡萏"一词课本这样注解:菡萏,荷花[1]。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本语文教材相对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动,它集众多专家、学者、教师的智慧,体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改革语文现状的某些动向。许多优点都是不言而喻的,在这就不细述了,我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细微之处,发表一些拙见。一、"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是"随君直到夜郎西"2018年中考的这一届学生,语文教材仍然用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