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肖蕊芳 《学周刊C版》2014,(8):130-131
实施新课程以来。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近几年来.在课堂上我不断地尝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生趣盎然。本文我主要就英语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与大家分享四种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活动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创设对话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创设表演情境.激扬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加强教学实践与生活实践的关联。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创设出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人性化教学情境,构建更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是每一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本文就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走进社会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探讨,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社会,走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情境教学走进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  相似文献   

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生动的生活场景,选取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这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贴近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参与实践,让学生感悟生活;教学评价生活化,让学生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数学老师都有体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少能体验快乐.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追溯问题的根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以生活情境为背景.以生命的全程发展为背景,教给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生活数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知识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拓宽学习内容,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是创设教学情境.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 一、创设氛围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7.
管光华 《考试周刊》2012,(68):146-147
作者结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认真对如何让高中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意义及遵循的原则,并提出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教学,增加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应用物理能力和把生活实例纳入教学中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江 《考试周刊》2013,(71):56-56
职业中专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为写作奠定基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挖掘身边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走进社会.到大自然中体验生活,搜集相关资料;要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写作训练:要综合评价.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数学,应当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呢?一、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估算"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你们逛过  相似文献   

10.
毛凤梅 《宁夏教育》2014,(10):57-59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事、景、物。让习作教学走进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让习作教学走进想象,给足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习作教学走进模仿,使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作文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情境作文——发书。二、教学目的: 1.通过发书中几位同学对脏书的不同态度,教育学生要发扬先人后己和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事情讲清楚、完整、具体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对一事物多角度去表达的能力。三、教学时间:一教时。四、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教室发给每位同学一本书。一位同学发现自己的那本书  相似文献   

12.
赖飞跃 《考试周刊》2012,(84):64-64
创设教学情境,能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而精心创设情境进行应用题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增强学习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唐海燕 《福建教育》2011,(10):23-25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理念的外在表现。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支配甚至决定了幼儿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创设何种教学情境等。众所周知.每一个幼儿教师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她们都是带着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走进班级、走进课堂的.她们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见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对于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科学课程(以下简称《科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探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究:课后布置生活中的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创设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通过情境创设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融合,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语文,走进生活,品味其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动起来。一、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伟华 《考试周刊》2013,(77):137-137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权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增添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与化学、社会发展与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犹如一夜春风,吹醒了校园,吹活了课堂,吹进了每一位教师的心扉。新教材摒弃了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陈述知识,而倡导起情境教学,将每一个知识植入生活情境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们真正地爱上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19.
王晶 《考试周刊》2015,(30):59-60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文从"利用生活中的原型教学;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获取间接知识;用生活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王飞成 《湖南教育》2009,(12):26-27
晚近以来,“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向生活回归”“数学教学要情境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构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情境”等理念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于是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占据了数学课堂.然而,这样一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却被忽视了.君不见,每堂数学课学生热热闹闹,教师心满意足,貌似十分和谐.但是,热闹过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