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的书斋里存有一套我国著名史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何光岳著述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计十余册,近千万言。这套学术著作中的大多数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最近又有几本书要面世,一座巨型的史学“摩天大楼”将要“封顶”。这一浩大工程的竣工,确实可喜可贺。何光岳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大量资料基础上,对2006-2010年中国出版史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重点概述出版史料、出版通史、断代出版史、出版专题史、革命出版史、地区出版史六个方面的成绩与进展:并就进一步加强出版学和出版史的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刊行,加强政府对出版史研究的扶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学科史的开拓性和辞书产业的应用价值,新、稳、准的研究视角和点线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辞书理论的创新和推进作用等三个方面,对《汉语辞书理论史热点研究》一书进行了简明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全面考察《山海经》中的基本词汇、语法特点,根据有断代价值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史中所属的历时点,探讨《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即以汉语史的多重证据考证:《山海经》内部《山经》、《海经》(含海内外经)、《荒经》(含《大荒经》和《海内经》)三部分语言面貌及其年代特征有何不同。《山经》成书年代最早,在战国中晚期,处于《墨子》至《吕氏春秋》成书之间。《海经》成书在战国末秦汉初,在《荀子》成书之后,《淮南子》成书之前。《荒经》成书也在战国末秦汉初,与《韩非子》成书时间接近。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古籍校点、注释中都存在因不曾留意汉语历史语言问题而形成的误释或者误点的例子,本文通过一些误释或者误点例的分析,说明从汉语史研究角度对类似问题还可以进行怎样的观察,表明注意汉语史的问题对古籍整理及相关研究可能具有的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汉字形体流变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字谱系疏证黄德宽著,商务印书馆,2007国内对汉字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大的学术团队有二:其一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统领的团队,以王宁先生汉字构成模式理论为指导,完成了近20本断代汉字构形系统研究学位论文。如已经出版的"汉字构形史丛书"之《甲古文字构形系统研究》、《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魏  相似文献   

8.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单位的十余位中国新闻史、近代史专家近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新加坡学者卓南生所著的《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贡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中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古代档案史丛书史料展开具体研究,有利于展现丛书史料价值的独特性。整体概述、择要介绍丛书史料,归纳得出中国古代丛书保存档案史史料的优势与局限性。谈及丛书史料应用情况,主要对丛书史料的双重属性问题和丛书史料的应用量、应用书籍以及误引书名问题做具体分析。总体来说,丛书中的档案史史料内容较丰富,价值较高,仍有较大发掘空间。  相似文献   

10.
涵容古今汉语的修辞学史──读《汉语修辞学史》介子平1932年是我国修辞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陈望道写了十几年的力作《修辞学发凡》终于由上海大江书铺付梓。它的出版标志着汉语修辞学体系的正式形成。而在此之前,汉语修辞学的丰富资源是同文学、文章学、训诂...  相似文献   

11.
凡丁 《出版科学》2004,(5):74-74
周宝荣著《宋代出版史研究》2003年8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刊行。此为断代出版文化研究中,继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叶再  相似文献   

12.
早在晚唐五代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版权观念的萌芽.而在近代,我国的版权思想开始形成并获得发展,然而,究竟达到了何种层次?其演变轨迹如何?本世纪以前,虽有人致力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但成果寥寥,专门著作阙如.2003年5月,我国版权史研究的第一部断代系统史著<中国近代版权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一专著在版权史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学海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丛书》,共收录15种著作,对20世纪的中国语言研究进行了总结。参与该丛书写作的学者,都是该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因此这套丛书质量很高,颇受读者欢迎。笔者最近读了这套丛书中的  相似文献   

14.
重现历史真实讴歌伟大胜利──喜读《抗日战争史》丛书王昶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过去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作为第一批读者,喜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史》丛书第一批图书10种,深深感到这套列入国家“八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的大型学术丛书,是一套重现...  相似文献   

15.
一、作为新史学的口述史采编研究方法的兴起 口述史的英文表述是“Oral Histories”。意思是“口述史学”、“口述史”、“口碑史学”、“口头史学”等等。口述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口述史是包括口碑故事、口头传说、回忆录在内的一种史学形态;狭义的口述史是指对口述过程采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或使用录像设备进行摄像、并对口述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实际上,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口述史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被运用于事实的传承和史实的书写当中了。  相似文献   

16.
“史”的研究对于每一个学科而言都意义非凡。 它既要求呈现本学科的客观历史,又要求发挥著述主体的独立 个性。通过严肃的求证、系统化的梳理、有特色的分析,著述者在 整理知识的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宽阔的视野, 为相关领域的纵深研究提供了多种可能。故而,“史”的研究无 论是在方法论意义,还是在学科价值上的地位都无可替代,也一 直为众多学者所孜孜以求。本期选取了近些年来出版的7部有一 定分量的“史”著一一评论,以期为读者描绘一幅丰富多彩的 “史”的研究的现状图景。其中涉及中国历史、学科史、文学史, 有大部头的论丛、丛编,也有小领域的专著和学人史论自选。它 们有的注重细节,彰显了“史”的严谨;有的生动有趣,跳跃着 “史”的睿智。  相似文献   

17.
由徐雁、谭华军两同志翻译、整理、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续补藏书纪事诗传》一书终于同我们见面了。关于此书的特点及价值等,徐雁同志已在序言中作了很精辟的阐述。其中《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系近代图书馆事业家谭卓垣先生40年代写的一部关于中国藏书史的专著。它从明清学术发展的角度叙述并探讨了清一代藏书的历史发展轨迹,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一部断代藏书史”,具有发几起例的功绩。特别是这部专著以  相似文献   

18.
一、撰写“出版史”的任务在“文化热”激荡下提出近年来,在文化学术领域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史”和“学”研究的普遍提出。如出版界提出修“出版史”、写“出版学”;编辑们倡议搞“编辑史”、出“编辑学”;做秘书工作的立志编“秘书史”、“秘书学”;写作学会呼吁建立“写作史”、“写作学”;新闻工作者因资料齐备,则先走一步,目前已出多部“史”“学”著作了。这种倡撰“史”“学”之风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近期我国出现的“文化热”之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浪潮澎湃的回声。和它种学术一样,“出版史”研究课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中文系殷寄明先生的《语源学概论》,今年3月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作为其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之六正式出版。全书共27万言,是迄今为止汉语语源学史上的第二部通论性著作。该书第一章着重阐述了语源、语源学、语源的主要特点、语源学的主要任务等语源学学科中最基本的问题。第二、三章以“线”的形式系统地回顾了古今中外的汉语语源学研究成果,勾画出了汉语语源学发展史的脉络,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汉语语源学史总结性文字。第四章则对该学科中的中心问题———文字、语词的同源关系问题作了纵深的开掘。作者结合自己多…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这次编辑出版史座谈会,是最近十多年来的头一次。这十多年来,出版史研究的成绩很大,出版了一批有关书籍和发表了更多的论文,可以说超过了以往的几十年。年轻的出版史研究者也成长起来了,而且在研究中有不同意见的学术争鸣和互相讨论。这都是十分好的。 我国古代的编辑工作是编、著、校合一,是分散的个体劳动。有的编辑家也是教育家,或别的学科专门家。但他们在编辑学方面也都是有贡献的,不能忽视或抹煞。至于是不是就称编辑家,还得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