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主管是干什么的?主管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是管人、管事的。管人就是做人的工作,教育、培养、训练部属如何做一名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乃至对个人有用的人;管事就是做事的工作,教育、培养、训练部属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增长才干,使工作不断改进。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代表一名主管的基本心态、素质、条件与能力。育人先育己,要做好别人的工作,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返求诸已,由内而外,由个人最基本的部分——观念、品德  相似文献   

2.
个人表现出的人文素养所代表的是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社会所表现出的人文素养是社会经历的漫长历史所积累的文明程度,这也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评价参照。就教育而言,不仅知识重要,学校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与素质教育也非常重要。在现在这个人文教育较为不足的年代,护理教育也应该紧随社会的步伐,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才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淼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153-153
人文素质,是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是指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念、审美、修养等品性,是人文科学的重要元素。人文素质素养对个人成长,对国家民族的兴旺,对学生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强化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举措是:创建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教育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伦理价值等方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其基本方针;教育公平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是习近平教育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教育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满足和教育对个人存在与发展的满足是习近平教育伦理思想价值所在。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对我们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艺术设计类高职可以在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引领下,通过培养职业设计师,为实现教育公平和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人为本的教育伦理原则则提示我们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人文素养课程教育,提升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漏人文素养教育是构建新常态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职"双创"教育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漏人文素养教育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此推动高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课程改革将对人精神和人格的培养定位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英语学科,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也是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以高中英语教学为基础,对人文素养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做法进行探索,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推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反,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教育更加凸显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也不例外,它更加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为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一项举措。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意志,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以及对于社会的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陈丽敬 《知识窗》2014,(8):33-33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专业课是中职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黎芳 《科教文汇》2013,(25):35-35,39
20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出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而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培养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和优势,确保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长期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6):12-13
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密不可分。大学生人文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素养的价值导向。本文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人文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做好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前提;推进数字化教育管理和新媒体等手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策;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作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大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当下,中职教育大多是以职业教育的角色立于社会,其内部的教学体系相对而言是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社会技能的培训,而其内部的文化课程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因而学生在一些基本的文化素养上是欠缺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如何做好这一项工作又是一件大的事情。我的论文主要是对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要性上做一个简单的论述。当然所叙之处也仅是自己的些愚见浅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出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而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培养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和优势,确保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长期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何小燕 《科教文汇》2012,(21):1-2,5
本文作者基于亲身参与对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具有明白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本文从信息时代教育的特征、信息素养的产生出发,分析提出了信息素养产生的理论依据,并从对信息素养的基本认识、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个人素质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培养。社会已进入到信息网络化时代,面对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人们犹如逆水行舟,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弃儿。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必备能力,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学生接受整个教育过程是不断地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在信息素养提高的同时个人素质也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李丽锋 《科教文汇》2011,(23):196-196,202
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选修课中至关重要。而分析当前新办高职院校所开设的选修课程和实际教学,却难以让人满意。"职业道德第一,职业技能第二"的高职办学理念要得到体现和落实,必须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李玉琴 《内江科技》2009,30(5):172-173
职业中专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职业中专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构建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本文就如何开发和编写文学校本教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一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教育传统的任务分配还是新课改的特别提倡,总之,人文教育的重担是实实在在落在了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育上了,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的推动,而随着文明的继续前进,人文情怀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呼唤。如何使现代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笔者以自己的观察学习感悟思考所得,提出了自己的拙见,以期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而地域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高职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构建地域文化特色课程、提高教师地域文化素养、开展校园地域文化教育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是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愿科学与人文比翼齐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认为,高校教师和青年学子一定要成为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人。大学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工具”。高校不仅应是传授科学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是人文社会教育、人文精神熏陶的园地;要使学生们懂得做人是立身之本,而掌握知识是服务祖国、人民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校教师和青年学子来说,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做学问,第一步,就要应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所思考、所发现、所研究的事物简单、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且在表达的同时理清自己头脑中的概…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本文论述了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我国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等院校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