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胜坨11块为高孔、高渗断块油藏,投入开发后,断块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针对开发矛盾,分析研究断块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分别采取了注水试验、注氮调剖、热采吞吐、大泵提液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地扭转了开发趋势.  相似文献   

2.
樊29块是大芦湖油田的主力区块,动用含油面积2.9km2,地质储量426×104t。油藏类型属特低渗透构造的岩性油藏,自1992年投入开发以来,区块在注采调配上先后实施了从常规注水、不稳定注水到常规注水的注水方式,该块4砂组的采出程度已经达到21.18%,实现了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王场油田王广区下第三系潜43油组属低孔、低渗储层,由于井深、低渗透,1997年以前一直没有投入整体开发。近几年来,通过加强油藏研究和采油工艺技术配套措施,对王广区实施了整体部署和完善,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同时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进行了井网方式的优选,提出了该油藏剩余油挖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温和注水开发暴露出的地层压力水平低、油田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平台有效期内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手段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采比、采油速度的优化研究,确定了适合埕岛馆陶组油藏下步开发的注水技术政策,为海上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孤南131断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低渗透断块油藏,渗透率8~96×10~(-3)μm~2。自1989年1月投入注水开发以来,由于注水水质不合格,注水井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严重,造成该断块注水困难,停注井多,平面、层间矛盾突出,整个断块开发效果变差。2000年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试验,对注水水质进行精细过滤;对注水井采用复合解堵、水力割缝等新工艺技术进行解堵,使该断块6口停注井全部恢复注水;油藏开发形势得到了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的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中高含水期复杂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治理难度大。纯化油田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针对剩余油分布的特点,结合目前先进的监测及井下工艺技术,部署了以实施侧钻、堵水、大修为主的剩余油挖潜措施,油藏含水上升率下降,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岩性油藏由于其储层分布广、变化大、隐蔽性强、埋藏深,开发难度大,因此,油藏的前期描述工作成为开发该类油藏的关键。通过运用区域地质综合分析技术、地震识别技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现河地区共发现沙三中亚段大小岩性砂体59个,并对其中Ⅰ类砂体进行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隐蔽岩性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8.
T74沙三中油藏构造位置处于胜坨油田一区,构造北低南高,油藏内部没有断层,为构造比较简单的浊积砂岩岩性油藏。通过对T74断块的综合油藏研究,进一步搞清了该断块的地质情况和开发状况,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综合论证了深层稠油罗9断块压裂后常规注水开发的经济可行性。常规注水开发已在罗家深层稠油区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得到推广应用,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临盘油田大芦家馆二段、馆三段为块状底水油藏,在用直井井网开采了20多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由于直井底水锥进严重,导致油井含水高,开发状况恶化,最终采收率低,大量的剩余油滞留地下无法采出。针对该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在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优选水平井技术进行开发调整,共钻了15口水平井。调整后不但明显提高了采油速度,改善了开发状况,而且采收率由46.7%提高到55.0%,提高8.3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49×104t,平均单井增加量是直井的三倍。该油藏利用水平井技术成功的提高了砂岩底水油藏的采收率,为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89块为薄互层低渗透油藏,采用大井距、弹性压裂投入开发,初期日产15t以上,但由于天然能量不足年递减在25%以上,为探索能量补充方式,结合敏感性实验结果,根据启动压力和理论注入压力以及矿场试验对注水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渗透率低于5×10-3 μm2的区域注水条件苛刻,不宜注水,而渗透率大于5×0-1 μm2的区域,在一定注入压力下,可以实现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2.
周期注水油藏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周期注水的机理入手,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层非均质性、润湿性以及毛管力等油藏因素对周期注水的影响,为油田实施周期注水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已开发青山口组油藏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在开展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理论机理和应用矿场资料求取启动压力梯度方法及建立有效驱动模型等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理论探索性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以提高有效动用为核心的裂缝性油层原井网正方形井网反九点注水方式转线状注水调整、井网加密调整技术。应用这些技术指导了注水开发调整,为提高和改善开发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胜坨油田二区东二段为胶结疏松的边水稠油油藏,平面上原油物性差异大、原油性质差、油层容易出砂、开发难度大,经过10年开发.采出程度仅为6.8%,含水66.9%.针对该块存在的自然产能低、产量初期递减快、动用储量较差、井网控制程度差.边部井含水上升快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挖潜开发方式的优化研究,改善该块的开发效果,提出蒸汽吞吐方式是开发该类稠油油蒇的最佳开发方式[1][2],已在该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并得到推广应用,为同类难动用油藏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义和庄潜山油藏开采过程中,由于采油强度过高,产量逐年下滑,油井含水高、采出水矿化度高,造成污水处理产生巨大能耗等问题。为减少产水量,稳定油田产油量,通过深入研究其生产规律,找出油田生产的主要矛盾,运用油藏数值模拟等技术,对降压开采、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堵水效果、间隙采油等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降压开采、不稳定注水、间隙采油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对投产的水平井开发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水平井开发的主要沉积因素分类,同时借鉴其他类似油藏的先进经验,指出了胜坨油田水平井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后期暴露出的各种矛盾,如纵向上的层间矛盾,横向上的平面矛盾,小层洗水差异大,油层动用不均衡,注采对应率低,动态井网不完善等问题,关键是精细油藏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实现老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钟时注水开发油田油层夹层小、油层机械防砂、套管变形等因素,常规分层注水管拄无法实现分层注水现状,引进投球调剖技术调整注水剖面.该技术是利用调堵球在压差下选择性封堵炮眼,从而控制高渗层吸水、提高低渗层吸水,实现改善注水剖面的目的.在尚南油田的两口水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成功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馆1 2层系油藏埋藏浅、厚度薄、出砂严重,其地质条件及油资源品位较差。本文分析了馆1 2低品位油藏开采特征,总结了提高采油速率的做法。结果表明,低品位油藏注水开发是可行的,该油藏开采技术的研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滨南油田滨一区沙二段油藏的开发现状,通过地层精细对比、断层精细解释、沉积微相研究等落实构造和储层特征,建立了精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细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研究,补充和发展了基于正演模型的分层剩余油评价技术和数值模拟的饱和度拟和技术,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了新认识,提出了今后挖潜方向和具体的开发方案,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