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以其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符合职业的需求、适合岗位的需求,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与认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以其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符合职业的需求、适合岗位的需求,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与认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就业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办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着重阐述了就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导向作用及对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应准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明 《职教论坛》2002,(24):27-27
一、观念定位1.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总量很大,就业压力也很大,要实现我国社会充分合理就业,使大部分人在就业前就具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和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把我国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2.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3.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树立以下观点。①普通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为导向办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尤其是对近几年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解决好这一问题是一项重要课题。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以就业为导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办学机制、质量评估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相似文献   

6.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使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省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方向相一致,与我省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适应、相匹配。  相似文献   

7.
就业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办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着重阐述了就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导向及对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改革中,深入市场调研,以就业为导向,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就业岗位群需求状况的分析,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并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矿山机电类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职教论坛》2008,(3):36
沈裴敏、金秋蓉在《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6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突破以往层次教育的局限性.在努力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找准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个观点已为高等职业教育界普遍接受和认可。但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虽质疑但却思考甚少,不自觉地呈现“重就业轻服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最早出现在法国,目前在欧洲非常流行,在我国常被译为“自我谋职能力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谋职或就业能力的教育。本文拟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谈几点看法。一、毕业生就业问题制约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这就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所的良好发展机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科学,结构较为合理,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配套、  相似文献   

12.
赵新华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21-27
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梳理其培养目标的变迁历程,对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前行,始终坚持与职业教育本质相一致,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坚持高层次发展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此基础上,全面思考未来培养目标的内在特征,具体包括:从教育类型来看,应继续突出技术技能特征;从发展层次看,应全方位体现高水平、高层次特征;从建设技能型社会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指向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要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一、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职业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基础(普通)教育的显著区别和特定的指向性:承载提高人们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广泛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职责。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系,要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找到正确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便是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姚合环 《教育探索》2008,(7):136-137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设置专业与制定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不同的使命。在过去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短期内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受传统文化观念和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方面一直游离在高等教育的边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使命认识不清,这成为制约其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研究,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摆在从事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和专业为主体,以职业教育为办学类型,以高中后的高等教育为办学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具有文科院校的专业和学科特征,同时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多个特征,其中培养目标是具有决定性的特征,是决定其他特征的基础。1.培养目标特征。文科高等职业教…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面向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办学及毕业生自身就业准备存在一些问题,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才能有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