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颖 《新闻知识》2001,(3):46-47
当前,地市党报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应积极参与竞争,研究新的情况,制定新的对策,要放下地方党委机关报的架子,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做好新闻策划这篇大文章,增强可读性、可信性、可亲性。   中宣部原副部长徐光春同志在阐述新闻导向的重要性时强调:“要把重大主题的宣传作为报纸宣传的一项重大工程来看待,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设计,使重大主题的宣传成为整个新闻报道工作的‘精品工程’。”这一论述是地市党报开展新闻策划的重要思想依据。可以说,新闻策划越来越为我国新闻界所重视。新闻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报纸在…  相似文献   

2.
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不久前在谈到新闻单位的经济宣传时说,提高经济宣传的总体水平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使我们的经济宣传既能让中央满意,又深受群众欢迎;既坚持正确导向,又生动活泼;既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又符合经济工作的规律。 为此,经济宣传需做到“十少十多”,即少一  相似文献   

3.
5月7日,中宣部召开“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座谈会,交流各地区、各单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遏制“有偿新闻”的经验,总结成绩,针对当前“有偿新闻”有所回潮的现象,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中央和首都25家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8个省、市党委宣传部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详细摘要另发),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许中田、新华社副社长夏赞忠、中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摘     
徐光春谈20年来我国新闻工作的经验1998年11月26日.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中国记协举办的“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发展20年座谈会”上,回顾总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新闻工作者艰辛创业的战斗历程和做好新闻工作.发展新闻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时指出.20年来新闻工作的经验是:高举旗帜,保持一致,这是新闻宣传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正确导向,服务大局,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是近年来新闻工作的显著特点。新闻工作要深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要求,…  相似文献   

5.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提高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水平徐光春10月28日至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大精神,提高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新闻     
全国记协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全国记协1999年工作会议1月30日至31日在天津召开。 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讲话中提出,今年新闻工作要搞好四大战役:一是宣传好改革开放20年来的巨大成就和实践经验;二是搞好“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三是搞好建国50周年纪念活动的各项报道;四是大力搞好迎接澳门回归的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7.
中宣部于1995年10月18日一19日在北京召开了新闻院系教师座谈会。会议根据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着重座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培养合格人才。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武汉大学新闻系、兰州大学新闻系等14个新闻院、系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共28人。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1月徐光春谈有关新闻事业的重大原则问题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座谈会上说 ,新闻事业产业化、企业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法问题 ,而是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根本属性和党对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等一系列原则能否有效坚持的重大政治问题。新闻事业的经营部分具有一些产业属性 ,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产业。不能盲目主张新闻事业的“产业化” ,不能把新闻事业全面推向市场 ,搞所谓的“市场化”。对于外部资金的注入、合作合资办报、办台 ,有的虽然尚未形成明确的规定 ,但从有关规定的精神和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原则来看 ,除国家…  相似文献   

9.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10.
学艺札記     
不要迷信“新聞老前辈”在談到新聞工作者的学习問題的时候,一位做过新聞工作的前輩提出:“你們把我們这些人都当做‘新聞老前輩’,我却要向你們提議,千万不要迷信‘新聞老前輩’。”他说:“前輩的意見,要尊重,但是不要迷信。因为我們这些人的意見,有的正确,有的不一定对,有的則可能是荒唐的。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的需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需要。最近,中宣部专门召开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讲话中强调,对这一项重要工作要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2.
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5月7日举行的“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座谈会上提出,我国新闻界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新闻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治理“有偿新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坚决刹住这股不正之风。 中央和首都25家主要新闻单位及部分省市党委宣传部的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大家交流了三年来新闻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遏止“有  相似文献   

13.
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一次新闻院系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的新闻工作、新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样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它是社会主义的,不是其它什么主义的,更不是资本主义的,所以必须做到十二个不能变和十二个转变。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报道     
《蛇口消息报》刊登徐光春论新闻改革本刊讯 1996年6月18日创刊的《蛇口消息报》已经八岁了。在6月21日该报 F 版刊登了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论新闻改革的五点内容:改进领导人活动和会议的报道。今年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改进典型宣传。使典型更加可亲、可敬、可学、可信;进一步加强热点问题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中宣部等四部门最近召开“全国新闻系统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在讲话中严肃指出新闻界中少数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搞有偿新闻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在此之刨,中宣部等部委都曾先后两次针对新闻界存在的搞有偿新闻不正之风问题发出通知,三令五申,坚决制止。从近两年新闻界的情况看,新闻单位公开向企业索取“宣传费”,搞“有偿新闻”的现象已大为减少,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正逐步成为广大新闻L作者的一致要求和共识。然而,少数新闻单位搞“有偿新闻”的现…  相似文献   

16.
赵凯 《新闻记者》2005,(12):26-29
正面宣传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十分重要的内容。记得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说过,正面宣传不过关,宣传工作就不到位。假如是报纸,那就是一堆废纸。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学科、大事业。我们不要只在抽象概念和新名词上打圈圈,要面对新闻工作的现实,大胆提出和总结新闻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心的题目是新闻改革,而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要突破新闻学概论的提法,研究中国新闻实际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这是安岗对新闻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一个看法。今年10月间,安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开设了系列  相似文献   

18.
(一) 在十年改革过程中,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必须首先加以肯定的。然而,当前地方报纸的理论宣传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一些同志对地方报纸办的理论专版或理论文章,产生了许多看法。其中之一便是:报纸就是报纸,应以发表新闻为主,理论文章要尽量少发,或者干脆不发。有的同志把地方报纸的理论文章概括为九个字——读者少,作者稀,编者愁”。九个字中,关键是前三个字——“读者少。”地方报纸理论文章“读者少”的原因何在呢?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理论冷淡”,读者没有理论的需要和兴趣。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根据。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确实存在着忽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闻学’是一门大学问,是一门大学科、大事业。我们不要只在抽象概念和新名词上打圈圈,要面对新闻工作的现实,大胆提出和总结新闻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心的题目是新闻改革,而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要突破新闻学概论的提法,研究中国新闻实际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总编辑的作用。我觉得总编辑这个题目应该是‘新闻学’应有的一章,枯燥的报纸是由枯燥的总编辑决定的。”这是安岗对新闻研究生讲课时提出的一个看法。今年10月间,安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开设了系列专题讲座。安岗结合自己五十年新闻实践提出:“新闻学”的一个内容是要研究编辑。他认为,新闻改革也是人事改革。由谁担任总编辑,是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报纸的方向;报纸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有多大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20.
去年,在我国舆论界、理论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公开争论的时间,从这年的4月到9月达半年之久。这场争论该怎样概括?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改革要不要问姓‘社’姓‘资’”的争论。我觉得这一概括不妥。因为被批评的报刊并没有提出“改革不要问姓‘社’姓‘资’”这样的主张;批评者硬说有的报刊有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虚设论敌。有的同志把它概括为“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问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