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都市类报纸的时评方兴未艾,在这“热”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时评“讲时效性选题缺乏判断”、“追求眼球效应忽视理性思考”、“一味夸夸奇谈而不讲专业深度”。本文主要从常识的生成与公共性的角度,对当今的都市类报纸的时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湘  李丹 《声屏世界》2007,(9):24-25
2007年5月下旬,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推出了一个极富号召力的宣传片;"DV,手机,数码相机,网络视频,只要您拥有其中之一,就来加盟都市频道‘新闻特工’队!","没有采访经验——没关系;不具专业水准——无所谓!"宣传口号中所包含的低门槛与当前火爆荧屏的各种娱乐  相似文献   

3.
25年间,林忆莲以歌揭示都市爱恋的各种灰暗地带,定格浪漫爱情故事下一道道并不完美的伤痕;25年后,林忆莲把唱歌变成了歌唱,也帮我们积攒了一套浓淡不等、主题为都市伤情的人生明信片  相似文献   

4.
李玉以超群的勇气反思了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洪流中,都市人群的人性迷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令那被受恨情仇垄断已久的银幕有了别样的现实风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张顒 《今传媒》2013,(2):42-44
本文通过透析田子坊中的构成元素、形成特性,看田子坊在上海都市文化消费中所构成的独特消费环境与文化优势。田子坊作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其本身成为一种城市传播的媒介,聚合上海都市文化因子,打通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文化沟通路径,多角度、多层次的塑造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消费路径与文化感观,成为了上海都市的一种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6.
李磊  高展 《青年记者》2016,(15):47-48
将当代都市作为观照对象写入艺术文本中起源于1980年代,都市剧、都市电影、都市文学,在审美发现中都将都市生活、都市变迁作为创作素材。一方面,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加快了都市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市民文化随着社会风尚的变迁而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心理与行为规范,中国都市人群迫切需要一种反映他们日常生活与价值追求的艺术作品,于是以都市作为题材的影像作品在众多艺术文本中崭露头角。当都市文化裹挟着现代工业文明向我们冲击而来时,艺术也在以审美方式反思与回应着时代变化,这也为审美现代性提供了分析都市影像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曹歆 《新闻前哨》2010,(9):81-83
都市类报纸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正确地选择与分析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市民大众,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服务城市生活的办报方针,而报纸购物这一形式,无论从传统纸媒自身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都有产生和壮大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李扬  张建军 《文化遗产》2016,(3):120-127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都市传说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我国民俗学者尚未建立起本土的都市传说类型索引体系。西方学者围绕着真实性、主题、类型、结构等诸多方面对都市传说的分类系统展开了讨论。布鲁范德《都市传说类型索引》的面世,成为了西方都市传说分类和索引研究的里程碑式著述。同时,它对于中国都市传说的分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面向都市,贴近市民,走进家庭”,曾是一些都市晚报的发行口号和办报取向,应当说,作为都市晚报,确定这种取向,是由其“都市”的“晚报”性质决定的,可以理解。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传媒的不断“改版”,许多传媒普遍出现了一种越来越“都市化”的倾向。不管是不是都市办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也不管在都市办的报刊、电台、电视台是不是只肩负面向都市宣传的任务和只有面向都市的辐射范围与覆盖面,都纷纷把取向定在了“面向都市”上。“展示都市风景、反映都市生活、体现都市情调”,成了诸多传媒的重头戏。不但直接标明“××  相似文献   

10.
徐虹 《传媒》2003,(1):34-35
在报纸市场化进程中,文化类新闻越来越成为报纸竞争的一个相当关键的部分。随着报纸的普遍的扩版,有关文化和时尚的版面获得了大规模的扩充。一些报纸以都市时尚或文化新闻作为报纸的重要特色。如《北京娱乐信报》是一张都市类的日报,但其标榜娱乐新闻特色的企图,无疑是它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1.
谢珺 《东南传播》2016,(5):83-85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都市影像作为都市形象的重要建构方式之一,逐渐呈现出对历史、现实进行完美想象加工的趋势,在都市影像的生成过程中,奇观化与怀旧化成为两种主要表现手法,形成了两种鲜明的都市影像风格,然而,这两种风格未必是对当下都市影像的最佳反映。笔者将以魔都上海为例,对都市影像在都市媒体形象建构中的影响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燕  黄维 《新闻天地》2005,(4):52-53
王燕,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和湖南都市频道《寻情记》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论的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而区别于以各级党政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机关报。在成都市,都市报纸就有七家,它们在同一发展空间中较量,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也因而全国闻名。 都市报纸以反映都市变动,服务市民生活见长,都市新闻、服务性和娱乐性是它的强项;在市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影响力是它的弱项。新闻史上有条规律,一张综合性报纸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站稳脚跟后,它总要追求更大的影响力。它甚至不得不这样做,为了竞争,为了发展,为了适应阅读品位日渐提…  相似文献   

14.
张泉 《网络传播》2006,(10):55-55
博客之后,又一把互联网之火在我们面前点燃,电子杂志如雨后春笋般炫出,它肆意闯进网民(尤其是都市时尚青年)的视野,显示出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的自信。可以说,2005年是博客年,2006年则是电子杂志年。  相似文献   

15.
"广州杂志"与都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宁 《当代传播》2004,(5):75-78
都市媒体在引导与推动都市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杂志"是<南方都市报>运作得相当成功的城市文化专刊.它在报纸业务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不仅满足了城市读者对于文化的多元需求,而且倡导了积极、健康的都市文化生活,在提升传媒自身文化含量的同时,也推动了都市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年轮,一圈一圈的,看上去像个封闭的链,却在不断地往外扩张,那是她生命延续的方式……时间,一天一天的.忙起来似乎不记得有她的存在,但她却照样流淌……雁过留声,古人用这四个字概括了生命存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一周简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办)不就是都市频道这只大雁留下的声吗?!这个声,有啼声,有笑声,有心声……但我想.只要有声.它都是宝贵的,哪怕它是哭声.甚至是嘘声……  相似文献   

17.
网络剧:广电系统网站发展之利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骏 《东南传播》2010,(2):48-50
本文介绍了网络剧的出现,特点和影响,分析了广电系统网站发展网络剧的优势,参考广电系统如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等摄制电视短剧的经验,探讨了湘湖网发展网络剧的情况,最后展望了网络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都市零距离》栏目作为集哈尔滨电视台全台之力推出的都市资讯频道的核心栏目之一,于2003年岁末开始每晚18:30准时与观众“约会”。它主要由现场、关注、零距离调查、新闻招手停、秋声读报等版块构成,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这一档以介入式调查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新闻栏目,集监督、服务、互动功能于一体,倡导“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节目推出的初步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版块编排设计的一些突破。  相似文献   

19.
《甜蜜蜜》的编剧岸西再写都市爱情故事——一段被拥挤的空间“逼”出来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钱琛宇 《新闻世界》2014,(10):146-148
在都市类报纸发展日渐式微的今天,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曙光。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都市类报纸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起数据库以便于更好的分析受众阅读习惯。笔者经过对30家典型都市类报纸一个月的数据统计,发现现阶段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特点,并针对都市类报纸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