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他们的全面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矢志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赏识激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来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人本管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树伶 《成人教育》2005,(11):20-21
高职院校的人本管理由组织中的人、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要素组成。新世纪的高职院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学校中的每一个人,从学生、教职工到学校管理者都应具有个人尊严与价值的独立个体,都享有尊重、受尊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也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情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政通人和的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4.
张登波 《教师》2014,(5):104-105
正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理念的核心思想。课堂教学中,要将这一理念渗透和运用其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身心、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让每个学生在尝试成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激活他们的思维,释放他们的潜能,从而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做好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突出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成长成才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而新课程改革开发的主体是学生,强调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为学生发展服务。为了使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念,尊重学生个体思想差异,赋予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和权利的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教育领域也融入了和谐的音符,如开展和谐的课堂教学就是社会发展埘教师提出的新任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创建和谐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1.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倡导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防止“师源性”的心理障碍。2.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心理尚在发育过程中的中学生,长期生活在紧张、竞争的氛围中,必然导致其孤僻、冷漠,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愉快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尽可能为学生创设…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教育者所施行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个儿童在身体、智慧、审美、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得到锻炼提高与和谐发展.教育只有回归到教育的自然属性,教育与生命韵律和谐统一时才可能展示美丽的生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儿童."因此教育只有归属到遵循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点燃内在的发展热情,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品质,才能有效发挥一切教育的外在影响,才可能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就是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把学生当作课堂的小主人,为学生的好学来设计教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以生为本,注重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蔡茂凤 《小学生》2013,(11):120-12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上的追求。作为一名聋校教师,要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问题生心理,准确向学生传递信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尊重、关爱、激励他们,使其克服障碍,树立信心,不断进步。要转化问题生,需要分析问题生成因,反思我们的教学,坚持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教育艺术》2011,(10):1+81-82
一、实施和谐教育,点燃每个人的发展激情,全面服务师生1.明确办学目标,实施和谐教育。几年来,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出名师、创特色、办名校"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樊行斌 《教师》2013,(10):103-103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习为本;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教师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能真实地感受到生为"导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职业学校的特点、师本教育及日语课程教学目标都为生本教育在日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提供了平台。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教育资源,充分依靠学生,创设"日语学习讨论小组",通过感悟开发学生的潜能,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行鼓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周琴 《文教资料》2013,(23):156-157
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生本”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理想,它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实际上就是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必然要求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从而使学生全面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陶庆林 《文教资料》2006,(7):173-174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教育能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那如何才能构建和谐教育,怎样实施和谐教育呢?笔者认为:和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融。一、和谐教育应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1.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离不开人,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学校必须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校内所有人得相互尊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互相尊重、宽容、理解、团结、协作。学校领导班子做到相互尊重才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尊重、信任每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17.
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近年来,我校以“和谐办校”为工作方针,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生工作理念,合理配置各类教育因素,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了解学生个性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有种服务意识,即"一切为了学生",树立学生第一的服务意识,要求教师在学习、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是从确信智力正常的学生具有完成学业任务的潜力出发,从创设和谐的情境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如何在学困生相对集中的职业学校实施和谐教育?笔者认为要做到: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1.尊重和爱护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造成了教师理论课教学的困难,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信心,爱不起来。没有期望、没有爱的教学,只能造就出自暴自弃的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智能一般、成绩平平的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另…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取得成功,教师需要创设一种活泼向上、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氛围,用爱的目光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协调好教育主体和各客体之间、教育场中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本,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