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际奥委会与时俱进,开创了青奥会,它的办赛新理念是"实现竞技、文化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平衡",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新的生命力。青奥会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创新的表现,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对青奥会教育理念的研究旨在让人们更加全面了解青奥会教育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潜在价值,为青年人更好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论青奥会的创新、使命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奥委会与时俱进,创立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青奥会基于青年,面向未来,以比赛的形式召集全世界优秀青少年,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价值观宣传和普及工作.青奥会肩负着教育青少年的历史使命,通过特色鲜明的文化与教育计划,着眼于青少年的健康与身、心、精神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奥林匹克精神本质的回归.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创新产品",青奥会与奥运会互为补充和发展,在传媒关注、商业开发、文化差异以及项目设置上有其独特之处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青奥会应处理好四个关系:商业开发与社会公益的关系;精英比赛与青少年教育的关系;青奥会与其他各项奥运赛事的关系以及面向世界青年与少数国家垄断金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青奥会的价值、举办意义及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国际奥委会与时俱进,积极创立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的创立丰富了奥林匹克教育体系,健全了奥林匹克教育制度.作为其存在的基础,青奥会必须体现出其教育价值.2010年青奥会的首次举办将充分体现出它的巨大意义及其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及其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当今体育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际奥委会在全球大力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并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方式,以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为手段,以奥林匹克博物馆为载体,以各国奥委会为基础,以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为课题。对在我国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议: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建设新的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奥林匹克博物馆);成立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利用南京青奥会契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体育(中国体育)与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际奥委会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主持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2003年度国际奥委会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了化教育对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6.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后把奥林匹克教育继续坚持下去,是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对每个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来说,都是一项《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任务。从广义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来看,都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在我国已经开展。1993年我国出版第一本奥林匹克教材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课堂教育和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受到资料来源、外语水平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欠缺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创立的一项新的全球性综合体育赛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一项新事物,其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青奥会把焦点对准全球青年,旨在对全世界的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它与奥运会同属于奥林匹克运动体系,但两者却有着多方面的差异.南京作为第二届青奥会的主办城市,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是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青奥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奥林匹克宪章》的研究发现: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以国际奥委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奥林匹克组织,是实现奥林匹克目标的组织保证;以夏、冬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杠杆。  相似文献   

9.
2010将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届青奥会,2010年2月10国际奥委会把第二届青奥会的主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在同一大洲连续举办青奥会,显然是国际奥委会对中国人的信任,南京模式的青奥会是对南京人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国际奥委会的期盼,国际奥委会举办青奥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在全世界青年中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举办青年奥运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一个类似奥运会的小型奥运会.它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它不是全部意义的体育比赛,而是通过体育教育青年,青奥会要为青年提供了一次感受奥运精神的机会."借鉴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体现南京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特色是本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3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领导3.1 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 《宪章》第1章第1条明确规定;“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的最高权力”,并阐明“不论以何种身份与奥林匹克运动建立关系的人员或组织,都受奥林匹克宪章条款的约束,并应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这一条款说明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青奥会和人文教育进行了分析。青奥会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青奥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突出文化和教育的主题。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知识与深厚人文情怀的和谐发展的人,对青少年实施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青奥会是青少年展示自我的平台,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推进青少年人文教育。南京申办青奥会理念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南京青奥会契机下,应加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学校体育要践行奥林匹克思想,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人文奥运”理念与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及其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01-103,110
伴随着我国积极准备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进程,以弘扬奥林匹克理想为核心和以"人文奥运"为主要理念的奥运热潮正在中国各地掀起。青年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此,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应以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在继承古代奥林匹克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当代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宗旨“和平、友谊、团结、进步”,是奥林匹克运动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目的。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回答记者“哪一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Through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代表及雅典、都灵、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专家出席了会议。作为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代表,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刻体会到教育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的价值。一、会议简况会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主持。何主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阐述了教育和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体育与教育、教育与文化、文化与体育、,这…  相似文献   

15.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0C),简称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1894年成立时,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洛桑。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它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者、捍卫者和仲裁人。国际奥委会具有法人地位,按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它根据《奥林匹克宪章》作出的决定是最终决定。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机构包括: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和专门委员会。国际奥委会成员由国际奥委会委员、执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百余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历经创始、发展、困惑到今天的繁荣,是国际奥委会始料不及的,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是空前的。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可能会更有利润可图,但是,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哲学与思想将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是本世纪奥林匹克运动所努力的方向。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意味着更深刻的含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的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促进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方式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以维利·塔穆为代表的一部分国际奥委会委员一直致力于倡导…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此,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应以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欢 《体育教学》2007,(4):27-28
有人说: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将引起中国教育思想的变革与冲击。而奥林匹克宪章中提到: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正是这样,奥林匹克教育天然地可以和学校教育与办学理念结合,并且可以产生新的教育效果。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就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奥林匹克教育载体——"奥林匹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小学的奥林匹克教育已陆续开展起来。本文在分析奥林匹克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年奥运会申办城市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将在新加坡举办第1届青奥会,国际奥委会举办青奥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在全世界青年中推广奥林匹克教育.但从国际奥委会青奥会申办指导原则看,国际奥委会仍然延续了它一贯的对奥运主办城市的要求,即在保证商业利益的同时,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从对三个申办城市(德布勒森、雅典、莫斯科)的案例分析可见,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在第1届青奥会中仍然处于附属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