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图书馆界现行的书次号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种次号,著者号,年代号,书名号等.在我国,西文编目所采用的书次号大多是卡特著者号。卡特著者号码表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卡特(Charles Ammi Cutter)于1880年编制的。1896年桑伯恩(Kate Emery Sanborn)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重新编制了“卡特氏三位著者号码表-桑伯恩改编本”(C.A.Cutters alphabetic order table--  相似文献   

2.
一、简介 本软件是依据国内图书情报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著者号码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结合《汉字属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作为标引工具开发研制的"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自动配号系统".于1996年底通过了河南省科委成果鉴定,荣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7年6月在"全国图书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演示,赢得了众代表的赞许.  相似文献   

3.
书次号码的三次研究热潮及其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出现我书次号码的三次研究热潮。第一次研究热潮:研究与编制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第二次研究热潮:同类书排列采用著者号码还是种次号;第三次研究热潮:书次号码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还对书次号码的发展提出了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书次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要求 ;评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 ,并对今后标准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5.
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两种书次号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一种实用的期刊次序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的次序号与图书的书次号都是旨在进行同类书(刊)的排列,虽然,国家已经推出《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但用这种书次号代替期刊的次序号有些牵强,因为图书有著者,简期刊则大都没有统一的作者或作者不明显、不固定,如果硬性照搬著者号码表的书次号,效果一定不理想。笔者经过研究和测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期刊次序号。  相似文献   

7.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周雪梅书次号标准化问题,是图书馆界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有表但又可不查表的汉语拼音著者号作为书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供同行们在工作中参考。对于西文和俄文图书的书次号,在我国的各个图书馆可以说已...  相似文献   

8.
项吉明同志在《图书馆杂志》1988年第4期《包兆龙图书馆中文图书的书次号》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书次号:“种次——著者号”,即在同类书中,根据分编的先后次序,依图书著者分别给予“1”,“2”……不同的顺序号,此号是这类书某一著者的专用号码(即著者号);同一著  相似文献   

9.
ZSY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次号标准化是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之后,图书馆界又一急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界的同志一致希望能有一种较为理想的书次号作“标准”。为此很多人都在认真研究、探索,以求得一种较为满意、切合实用的书次号。笔者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以著者、书名、页码组  相似文献   

10.
同类图书排列次序的编号,有以著者为依据的,即著者号;有以图书分编先后给号的即种次号。后者简单易行,为解决书次号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编制著者号码表是一项相当精细的劳动。长期以来,为了编制一份合用的著者号码表,许多专家和图书馆工作者想出各种各样的办  相似文献   

11.
书次号统一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次号,也即同类区分号,是实现同类书个别化的特定号码.书次号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等.不过,目前在我国图书馆界较受欢迎的还属前两种.  相似文献   

12.
陈琳  方小苏 《图书馆杂志》1999,18(6):9-10,3
本文分析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五点改进意见,同时也对书次号码表的编制方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91年4月16日—22日在广州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召开。会议由六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馆长阎立中同志主持,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馆长黄俊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部主任纪昭民、机电部情报所副所长傅兰生和六分会委员及有关标准稿起草人共1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文献著录总则》修订稿、《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修订稿、《缩微平片标头》报批稿,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会议听取了《乐谱著录规则》及《中国著者姓  相似文献   

14.
论书次号     
关于书次号的问题,我国图书馆界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自《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出版后,不少图书馆在改用新法的同时采用了种次号。由于种次号本身存在一些缺点,因此采用的馆进行了若干改革,我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即是如此。有些问题我在《论书次号的改革》一文中己有论及这里不再赘述。为了使同类中同著者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试论《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与文献著录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出版和使用,给著者号码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保障,也为著者号码表自动配号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与之相关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揭示著者号的选取必须以统一的著者号码表为依据,才能实现其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概况克特号是代表文献主要款目标目的顺序号。它取自克特号码表。克特号是一种书次号,却不是一种单一的著者号。可是,现在有不少人把克特号称为著者号,把克特号码表称为克特著者号  相似文献   

17.
书次号四角号码取角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书次号的使用各地各馆不一,有使用著者号或书名号查表法、四角号码法、首字母取号法、图书登记号和种次号等等。上海的公共图书馆绝大多数使用著者号采用四角号码法,个别区图书馆采用种次号。使用四角号码法的取号,亦不统一。有的采用1、3、1、1角,著者姓名第一字采1、3两角,第二字和第三字各采第一角,构成四个号码作为书次  相似文献   

18.
<正> "克特著者号码表"即C.A.Cutter-Alphabetic Order TabIe(以下简称"克特表"),在很多国家的图书馆普遍采用,我国大多数图书馆西文编目中也采用此表编制书次号.克特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较强的区分能力,使用方法也并不复杂,只要了解了它的编制体系,严格按照表前的使用说明,合理地、正确地掌握运用它是并不困难的.但是,笔者在馆际业务交流中却发现了不少实际使用中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们西文编目员对"克特表"的正确应用没有完全掌握,对著者号的正确取舍还不十分清楚.因而,有必要分析一下"克特表"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相似文献   

19.
书次号—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又是一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925年,杜定友先生发表《著者号码编制法》,时隔两年余,杜定友先生在评价钱亚新先生编制的《拼音著者号码编制法》时曾说:“著者号码法,为图书馆学之一小部分,但于书籍之排列极关重要”。历史的  相似文献   

20.
书次号是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是各馆进行同类书排列的依据。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存在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登录号、页码号等多种书次号。但是在图书馆界用得最多的还是种次号和著者号,尤其是种次号。当前80%左右的大、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种次号.10%左右的老馆、大馆使用著者号,还有10%左右的小型图书馆使用登录号、出版年代号、ISBN号等为书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